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受体母牛带犊繁育技术来饲养初生和牛和西门塔尔牛,在整个阶段对母牛进行营养调控,之后为母牛和犊牛提供专业的饲养管理,使母牛快速恢复繁殖性能,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增加犊牛的日增重。结果表明,使用母牛带犊方式可显著提高2种犊牛3月龄的断奶重:和牛(99.1 g vs 77.5 g)、西门塔尔牛(135.39 g vs 97.44 g);围产期的营养调控显著降低了西门塔尔牛的难产率(15.78%vs 25%)与和牛的助产率(40.74%vs 50.00%);母牛带犊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据资料显示:广大农村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一般母牛繁殖率低于40%,空怀率达55%以上,幼畜增殖率低于20%。因此,必须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1 空怀母牛的饲养。要保证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必须合理进行饲养  相似文献   

3.
正母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半个月至产后半个月的时间。围产期的母牛由于产前半个月胎儿生长迅速、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产后母牛体质虚弱,造成母牛消化机能减弱或紊乱,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能繁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或终生失去繁殖性能而被迫淘汰,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因此,饲养管理好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影响母牛繁殖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牛生长的环境、饲料的投喂情况以及繁殖技术和痰病等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在养殖过程中任何一项环节受到影响或者限制都会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因此,加强对母牛的繁殖能力的综合措施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产期的调控以及产后的管理等方面对牛的繁殖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牛的繁殖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繁殖性能影响牛群的生产性能、后备牛数量以及牛群中母牛的寿命。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疾病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牛的精液品质、受精能力、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发育等。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可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有些农村还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一般母牛繁殖率常低于40%,空怀率达55%以上,幼畜增殖率低于20%。因此,必须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是发展养牛生产、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关键。1.空怀母牛的饲养。要保证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必须合理饲养管理。在放牧前给牛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再转入全天放牧。每天每头补喂50克左右的食盐和1-2千克的大麦、玉米、黄豆等水泡粉碎的混合精料。实行先饮水后喂草,待牛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再饮淡盐水,待牛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放牧回舍后给牛备足饮水和夜草,让牛自由饮水和采…  相似文献   

7.
<正>母牛的繁殖力代表了牛的生产力,母牛繁殖能力下降,就可能导致母牛生产力的降低,使得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损,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需要对母牛繁殖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与讨论,才能实现母牛生产力的提高。文章通过对母牛繁殖力的饲养管理措施讨论,提供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技术方法。1种公牛和母牛的选择为了提高母牛繁殖力,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种公牛要求体格结实、块头匀称、四肢健壮且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2期第38页)青年牛指7月龄到初产的奶牛,为方便饲养管理,又习惯按生理阶段划分为育成牛(7月龄~初配)和青年牛(初配~初产)两个群体。该阶段的母牛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母牛的繁育和未来的生产潜力关系极大。因此,对这个阶段的母牛,必须按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和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正确饲养,以实现健康发育、正常繁殖,保证配种和产犊时的合适体重和体型。尽管育成牛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凉州区黄牛养殖现状,从母牛合理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的应用、保证牛的正常繁殖力、促进发情、狠抓复配及治疗繁殖疾病等方面叙述,综合分析了提高黄牛繁殖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养好牛,繁殖犊牛,多产奶,在养牛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奶牛配种是繁殖的基础,提高受胎率则是繁殖的关键。饲养管理要合理为了保证奶牛的正常繁殖,在饲养管理方面,必须满足母牛对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等矿物质的需要。饲料种类多样化,冬春两季青绿多汁的饲料及优质干草必须满足养好牛,繁殖犊牛,  相似文献   

11.
朱德祥 《福建农业》2004,(12):26-27
饲养奶牛,提高奶量,除了加强育种和选育工作外,应提高遗传基础,加强犊牛育成牛的培养,为牛群的高产打下基础;并在加强母牛的繁殖管理,提高牛群的繁殖能力,做好牛群保健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其饲养管理,以取得预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犊后便进入泌乳期开始产乳,在此期间,饲养管理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本泌乳期能否获得高产乳量与正常发情,而且还能影响以后各胎次的产乳量、繁殖性能与使用年限。因此,必须加强产乳母牛的饲养管理。那么如何加强产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繁殖母牛的受胎率直接影响到繁殖母牛的产犊数量和产奶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母牛的受胎率受到身体健康、营养水平、配种技术、养殖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要想提升繁殖母牛的受胎率,就需要从上述几个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提升繁殖母牛的繁殖技能,确保繁殖母牛高产稳产。笔者在西沟乡畜牧兽医站从事牛冷配人工改良20余年,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牛受胎率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提高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由于食草动物养殖效益提高,养牛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奶牛缺钙性产后瘫痪疾病的发生有所增加,特别是小养殖场(户)由于饲养管理不严格更易发生本病。据笔者调查,在当地由于发生母牛产后瘫痪不能及时治疗而淘汰的繁殖母牛占淘汰繁殖母牛总数的30%以上。此病以3~6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多数产程正常,犊牛发育良好,患牛膘情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母牛繁殖性能主要体现在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两方面,受胎率的高低与母牛的品种和发情管理有很大关系;犊牛成活率与孕期母牛的营养、饲养环境、卫生检疫等有关联。因此,养殖场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科学的饲养管理入手,综合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1做好母牛的品种选择以及发情管理养殖场想要提升母牛的繁殖性能,应当合理区分各种母牛的品种差异,做好品种选择工作。  相似文献   

16.
1建立完整制度搞好配种记录 加强育种工作的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配种记录制度,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配种员应与饲养人员密切配合,搞好配种记录,根据记录作出每头牛的繁殖计划,以便及时了解母牛发情情况和繁殖动态.繁殖动态应包括每头牛的预产期,预计发情日期,配种日期、妊娠检查日期和停奶日期等.建立记录制度和主要目的是及时正确地判断某些母牛的隐性发情,以防漏配杜绝配种工作失误.  相似文献   

17.
育成奶牛指的是从7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牛。为了方便饲养管理又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小育成牛是指7~12月龄的母牛,此阶段是母牛性成熟时期,母牛的初情期发生在10~12月龄;大育成牛是指12~18月龄的母牛,此阶段是母牛体成熟时期,16~18月龄是母牛的初配期。育成牛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育成奶牛的生长发育及其性成熟,培育出发育正常、健康体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型养牛厂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型养牛厂母牛、新生犊牛、生长牛的饲养管理、架子牛的快速育肥、奶牛的犊牛及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干奶母牛的精料配方和日粮的调节搭配,以及沁乳期中的分阶段饲养,以期为小型养牛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牛是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要抓好怀孕母牛饲养,现阶段国家有关政策大力发展能繁母牛的扩群增量,努力改善牛产业下滑趋势,本文介绍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让更多的养殖场养好母牛。  相似文献   

20.
产犊前后的母牛是感染疾病的非常时期,这个阶段一定要优先考虑产犊母牛的营养和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犊牛存活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母牛产犊前后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