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烟草品种和打顶时期对烟草赤星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烟草品种和不同打顶时期与烟草赤星病发病程度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以‘云烟87’、‘K326’、‘云烟97’等3个品种主处理,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打顶3种不同的打顶方式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和不同打顶时期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云烟97’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最强,其次是‘K326’,抗性最弱的是‘云烟87’;‘云烟87’和‘K326’打顶时期以盛花期打顶对控制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程度效果最好,‘云烟97’最适宜的打顶时期是初花期,现蕾期打顶效果最差。根据祁东烟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实际中最适宜推广的方式是‘云烟97’、‘云烟87’和‘K326’在初花打顶。  相似文献   

2.
茎叶夹角在判断烤烟成熟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在烟叶成熟的过程中,用茎叶夹角的大小能定量地反映烟叶的成熟程度。对品种K326下部叶片,当烟叶的颜色由绿转黄,茎叶夹角达60~70°,表明烟叶已经成熟,此时采收可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而对K326中、上部叶片,当烟叶的外观颜色达到一定程度,茎叶夹角达80~90°时,可视为适熟的标志,此时采收烟叶易于烘烤,烤后烟叶物理性状适宜,综合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3.
张帅  李明全  曾超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30-1531,1541
[目的]研究烟叶田间成熟度对K326上部叶烘烤的影响。[方法]将K326上部叶成熟度划分为3个层次,尚熟、适熟、充分成熟,分别对3种成熟度采收烟叶的烘烤产量、质量、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K326上部叶适熟采收烘烤效果最好,产量、质量、收益均高于尚熟采收和充分成熟采收的烟叶,建议K326采收标准为叶面变黄面积约70%~80%,色差小,叶表面有少数黄斑,没有泡状突起,主脉约3/4~4/5变白,支脉约3/4变白,叶面有成熟疯。[结论]研究可为提高K326上部叶烘烤质量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K326品种烤后烟叶颜色桔黄,色泽饱满,油分多,烟气浓,香气足深受卷烟工业的喜爱,很能彰显一个烟区烤烟质量风格特色,K326品种感官评吸质量表现佳,但上部叶易挂灰,可以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1] ,该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运用常规烘烤技术难控制烟叶的烘烤质量,如果中部叶在烘烤过程采取措施不当,则易产生夹心、糟片的现象。本文立足百色烟区烟叶生产实际,针对K326品种中部烟叶烘烤过程中,充分运用烤烟精细化技术,分别在凌云、靖西产区的三个烘烤点的中部偏下部位、中部及中部偏上等中部烟叶进行全面的跟踪烘烤,并在每炕次随机选取5夹烟叶挂置在烤房中间棚、中后区进行烘烤数据采集,与附近1座烤房作为对照,由烟农自烤的烤烟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烘烤技术在K326品种中部烟叶的烘烤过程中能明显提高烘烤成功率、提升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上等烟比例,尤其是能够解决夹内烟叶烤不透、易烤糟、蒸片等影响烟叶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叶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叶生长和质量的影响,在云南玉溪选取试验点,对烤烟‘K326’品种进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2因素3水平的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烟叶质量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的影响更大;施肥量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栽培技术和烘烤措施等条件下,对烟叶品种K326和云烟87进行了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云烟87的株高、茎围、节距均大于K326,但有效叶片数少于后者;两个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都表现较好;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且都合符安徽中烟"黄山"香烟对浓香型烟叶质量的指标要求;云烟87的中上等烟的比例比K326高4.4%;K326的平均产量为2 614.95kg/hm2,比云烟87高333.75 kg/hm2;平均产值为43 610.9 kg/hm2,比云烟87高1 024.1元/hm2。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应邵阳烟区生态条件的烤烟新品种,2013 年在邵阳市邵阳县烟区进行不同烤烟品种比较试验,以‘K326’为对照对5 个烤烟新品种‘云烟99’、‘NC297’、‘NC196’、‘粤烟99’、‘毕纳1 号’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纳1 号’、‘粤烟99’、‘云烟99’的烟叶产量和产值表现较好,‘NC297’、‘NC196’烘烤后杂色烟和青烟的出现几率较高。抗病性方面,除‘粤烟99’后期发生较严重的青枯病外,其余示范品种的基本无病害损失。综合分析,‘云烟99’、‘毕纳1 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粤烟99’需要在抗病性方面进一步验证,‘NC297’、‘NC196’需要在田间管理和烘烤方面优化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8.
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和叶片失水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K326和红花大金元(HD)两个烤烟品种,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照)、烟叶专用烘烤烤箱的35℃和38℃两个变黄条件下,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叶片失水特性及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烤后干物质平均比烤前减少7.23%~12.38%,K326减少幅度均比HD的大。顶台干物质损失比中台和底台的多。烘烤过程中,实际失水率(FWLR)变化幅度比其它几个指标大而稳,不同品种在各种烘烤条件下的情况一致。在三种烘烤条件下,K326和HD的FWLR均随着烘烤的进行不断增加,K326的失水速度要比HD慢。在烤箱38℃变黄条件下,K326烤后烟叶质量比35℃的好,而这两个变黄温度对HD烟叶质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烟叶更适合在38℃条件下变黄,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有别,要根据烘烤特性采用相应的温湿度条件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遵义市烤烟生产品种结构,进一步发掘、利用烤烟品种在烟叶质量及风格形成中的作用,满足烟叶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以贵州省自育的13个烤烟新品种为试验材料,K326为对照,对13个品种在贵州黔中地区(遵义)生态及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GY-0802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产量较对...  相似文献   

10.
烤烟新品种云烟87在广东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新品种云烟87在广东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的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粤东烟区种植,烟叶容易烘烤,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高,产量和产值明显高于对照品种K326,烟叶内在品质与K326相当、化学成分协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玉溪峨山生态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烤烟品种,为红塔集团高端烟叶生产基地的烤烟品种布局和后备品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取样检测,综合分析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烟叶致香成分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中,NC297品种的外观质量表现最好,中上部烟叶整体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化学成分方面,NC297品种上部烟叶烟碱稍高于适宜值(4.00%),达到4.26%,呈现糖低碱高的现象,与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K326和云烟116品种烟碱含量适宜,3个品种中部烟叶化学成分较适宜,钾高氯低,K326品种非烟碱氮比总氮适宜,云烟116和NC297品种氮碱协调性较K326品种稍差.K326品种感官质量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感官评吸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为K326、NC297、云烟116.从致香成分含量来看,K326品种烟叶致香成分总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几个关键的致香成分,如巨豆三烯酮、β-大马酮、苯乙醇、苯甲醇、糠醇、糠醛和金合欢基丙酮均较高.在玉溪峨山生态条件下,K326和NC297品种表现较好.K326品种烟叶品质佳,但是外观质量稍差,建议生产过程中以提高烘烤技术,提升烟叶外观质量为主;NC297品种外观质量较好,但是内在品质稍弱于K326品种,在生产上要以提高内在品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遵义市烤烟生产品种结构,进一步发掘、利用烤烟品种在烟叶质量及风格形成中的作用,满足烟叶市场多样性需求,以贵州省自育的9个烤烟新品种为试验材料,K326为对照,对9个品种在本地区生态及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贵烟2号、WA-2、Y5综合性状表现好,其产量较对照K326提高23.14kg/667m233.59kg/667m2、49.9kg/667m2,产值较对照提高960.53元/667m2、1108.23元/667m2、887.66元/667m2、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吸食品质烟气香气与口感特性指标均优于对照,其主要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K326,产质量协调性好。贵烟2号、WA-2、Y5可作为本地烤烟生产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K326、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中部烟叶为材料,分析了相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成熟及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期和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成熟期降解速度均存在很大差异。K326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但是随着叶片衰老变黄,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快速降低。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K326,但红花大金元成熟期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幅度明显小于K326和云烟85。因此,红花大金元适熟和过熟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K326和云烟85。烘烤过程中3个烤烟品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以烘烤温度由25℃升至45℃的变黄期下降幅度最大,并且也呈现K326降解速度最快,红花大金元最慢的变化规律,因此,红花大金元初烤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K326和烟85。  相似文献   

14.
郴州烤烟K326品种烘烤特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的烘烤特性是指烟叶在农艺过程中获得的与烘烤技术和效果紧密相关的固有素质特性,因品种而异。试验以烤烟K326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暗箱和电热式烤箱研究郴州产区烤烟K326品种的烘烤特性,分析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暗箱条件下,下部叶变黄快,易烤性较好,变黄后变褐时间短,耐烤性较差;上部叶则与下部叶表现完全相反,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较好;中部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介于上部叶和下部叶之间。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失水规律表现为"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叶绿素降解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主要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总氮、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不同烘烤阶段不同部位烟叶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和幅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需依据各部位烟叶烘烤特性制定科学的烘烤工艺,充分发挥烟叶潜力,提升K326品种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烟叶烘烤工艺、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3种主流烘烤工艺对原烟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烘烤工艺供烤烟生产使用。[方法]采用K326品种烟叶,进行3种工艺的中部烟叶烘烤试验,分析原烟的关键化学成分、等级质量、评吸质量。[结果]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比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烟叶烘烤工艺优越,可降低原烟淀粉含量、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8%-7.95%、均价增加1.64-3.21元/kg,评吸得分高1.5-4.4分。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能有效改善烟叶香气质,提高烟叶香气量,改善烟叶香吃味和协调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烟叶可用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烟叶烘烤工艺、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3种主流烘烤工艺对原烟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烘烤工艺供烤烟生产使用。[方法]采用K326品种烟叶,进行3种工艺的中部烟叶烘烤试验,分析原烟的关键化学成分、等级质量、评吸质量。[结果]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比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烟叶烘烤工艺优越,可降低原烟淀粉含量、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8%~7.95%、均价增加1.64~3.21元/kg,评吸得分高1.5~4.4分。中国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能有效改善烟叶香气质,提高烟叶香气量,改善烟叶香吃味和协调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烟叶可用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对不同烘烤工艺的品质响应差异。以云烟97、K326、NC71、NC102和NC297品种的中部叶为供试材料,使用皖南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和NC297烘烤工艺分别在2座烤房内进行烘烤,通过分析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判断不同烤烟品种对烘烤条件的响应差异。在T1处理工艺下,云烟97的均价最高(22.47元/kg),NC102和K326的淀粉和叶绿素降解较充分,评吸得分以K326最高(66.33分);T2处理工艺下,K326的均价最高(23.63元/kg),NC297的淀粉和叶绿素降解率均较高,其评吸得分也较高(65.17分)。因此,通过适当调整烘烤工艺可提高云烟97和K326的内在质量,并保持其经济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密集烤房烘烤试验验证烤烟品种K326定色期、干筋期的适宜烘烤工艺参数阈值,为云南烟区K326品种密集烘烤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热泵烤箱试验得出K326品种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最佳温湿度及时间范围,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对不同干球、湿球温度以及时间阈值进行验证,对比K326初烤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滇中地区K326品种中部烟密集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工艺关键阈值:定色前期干球温度45~48℃、湿球温度36~38℃、时间20~24 h,定色后期干球温度53~55℃、湿球温度37-38℃、时间18~20 h;干筋前期干球温度58-60℃、湿球温度39~40℃、时间12~14h,干筋后期干球温度65~68℃湿球温度39~40℃、时间22~26 h。[结论]以上工艺参数配置有利于K326烟叶等级、质量提升以及内含物质充分转化,从而保证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佳,可以应用于云南滇中地区大规模密集烘烤推广示范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对不同烘烤工艺的品质响应差异。以云烟97、K326、NC71、NC102和NC297品种的中部叶为供试材料,使用皖南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和NC297烘烤工艺分别在2座烤房内进行烘烤,通过分析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判断不同烤烟品种对烘烤条件的响应差异。在T1处理工艺下,云烟97的均价最高(22.47元/kg),NC102和K326的淀粉和叶绿素降解较充分,评吸得分以K326最高(66.33分);T2处理工艺下,K326的均价最高(23.63元/kg),NC297的淀粉和叶绿素降解率均较高,其评吸得分也较高(65.17分)。因此,通过适当调整烘烤工艺可提高云烟97和K326的内在质量,并保持其经济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烟叶的霉烂特性,为优质烟叶生产、防止烘烤期间烟叶霉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11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烘烤中烟叶水分含量(自由水和束缚水)、主脉硬度、淀粉、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烟叶霉烂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呈S型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的烟叶水分含量、主脉硬度及化学成分含量各指标在烘烤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且各指标变化幅度也存在一定差异;K326具有较高的霉烂率和病情指数;烘烤过程中烟叶霉烂与烟叶自由水含量、主脉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叶自由水含量、主脉硬度、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可作为研究烟叶霉烂的有效参数,对研究防治烘烤过程中烟叶霉烂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