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试验选取四川丘陵区已连续10年进行水稻-油菜轮作的定位试验田,于2013年油菜成熟期,研究3种耕作栽培方式下(传统耕作栽培:水稻季油菜季均翻耕+水稻季不覆膜处理;免耕不覆膜:水稻季油菜季均免耕+水稻季不覆膜处理;免耕覆膜:水稻季油菜季均免耕+水稻季覆膜处理),3个施氮水平[0 kg/hm~2(CK)、150 kg/hm~2(N150)、225 kg/hm~2(N225)]对稻-油轮作制油菜田杂草与油菜的生长和N吸收的影响,为稻-油轮作油菜田杂草的生物防除和养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验田共记录到杂草14科16种,以豆科植物大巢菜(Vicia sativa L.)的N含量最高,菊科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的N含量最低,不同处理氮吸收量最大的杂草同时也是田间优势杂草。在不施用氮肥条件(CK)下,杂草地上部重量和氮吸收量高于油菜地上部重量和氮吸收量,以免耕不覆膜处理杂草生物量和氮吸收量最低。N150和N225水平油菜地上部重量和氮吸收量显著高于杂草地上部重量和氮吸收量,以免耕覆膜处理油菜生物量和氮吸收量最高。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油菜地上部的氮吸收量增加,而杂草地上部的氮吸收量却下降,试验表明,适宜耕作栽培措施和施用氮肥均能起到杂草防除的效果。试验发现在稻-油轮作生产体系采用免耕结合水稻季覆膜栽培和氮肥施用有利于后茬油菜的生长与氮素吸收利用,也有利于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2.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是传统精耕细作,集约栽培的主要种植模式,近年,这一传统模式逐步被改变,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休闲观光农业兴起,油菜发展带来新机遇,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实现农旅融合,油菜种植实现看、用两结合,本文针对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以满足油菜绿色高效轻简生产和生态环境新要求为目标,提出了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免耕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于2006-2008年对免耕油菜田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2008-2009年免耕油菜田田间杂草不同时期出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稻茬免耕油菜移栽时,田间杂草已开始发生,发生初期以阔叶杂草为主,以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量状态.禾本科杂草在当年12月初发生数量开始显著增加,至翌年2月底或3月初数量达到最高峰,形成免耕油菜田田间主要优势种杂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田间均有2次出苗高峰:禾本科杂草第1次在当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第2次在翌年2月上旬至中旬,10-12月出苗量占总出苗量的66.58%;阔叶杂草第1次在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第2次在12月中旬,10-12月出苗量占总出苗量的74.49%.10-12月杂草群体出苗量占总出苗量的70.59%.稻茬免耕油菜田田间杂草出苗期期主要集中在当年10-12月.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贵州省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对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杂草的发生种类有16科50种,其中,油菜田内发生杂草26种,田埂及田边侵入性杂草24种.利用相对频率、相对均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稻茬免耕油菜主产区油菜移栽期和开花期杂草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油菜移栽期田间以棒头草、蘩缕、毛茛等杂草为优势种群杂草,同时在部分油菜田还残存有水稻田遗留部分杂草,如久雨花、节节菜等.在调查区域内,油菜开花期不同区域田间主要优势种群杂草有一定差异.棒头草、蘩缕、毛茛、小飞蓬、稻搓草等为调查区域稻茬免耕油菜田田间共性杂草.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1年)研究施用磷肥对稻-油轮作土壤磷组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置NK(-P)和NPK(+P)2个处理,按0~10、10~20、20~30和30~40 cm土层进行采样和分析.各土层有效磷、全磷和有机磷含量按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无机磷组分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测定,并利用Illumina-Mi...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控制稻茬免耕移栽油菜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采用小区试验与大区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0%乙草胺乳油100mL+200g/L百草枯水剂150mL/667m2、50%乙草胺乳油100mL+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mL/667m2、200g/L百草枯水剂150mL/667m2、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mL/667m2等不同药剂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小区试验,药后60d,以上不同药剂处理对棒头草、碎米荠菜、毛茛、稻搓草等杂草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大区试验示范,在免耕油菜移栽3d前,用20%百草枯水剂150mL/667m2+50%乙草胺乳油100mL/667m2对免耕移栽油菜田杂草进行处理,以及在油菜生长阶段,根据田间杂草的草相组成,选择喷施50%草除灵悬浮剂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除,防效均在80%以上。采用以上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免耕油菜田杂草对油菜的危害,油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耕作方法对稻茬油菜田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的发生与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本地稻茬油菜腾茬晚 ,播种偏迟的问题 ,近两年 ,我们推广了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技术 ,并获得了较好收成。但是稻茬免耕油菜杂草发生早 ,密度大 ,与油菜争肥、争光、争水、争空间 ,严重影响油菜生长。 1999~2 0 0 0年 ,我们对本地区稻茬免耕油菜田的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示范 ,结果如下。1 杂草发生情况经调查 ,固始县稻茬免耕油菜田主要杂草有 11科 2 5种 ,其中禾本科杂草有 8种 ,阔叶杂草 17种。其主要优势种为 :看麦娘、猪殃殃、碎米荠 ,3种杂草的田间均度分别为 :5 0 .5 % ,5 6 .0 % ,4 3.5 % ;田间频率…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对稻茬免耕麦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8和2003年对四川省稻茬免耕麦田播前杂草调查,比较5a前后调查结果,同时连续5a定点进行单用百草枯、单用草甘膦及2者轮换使用与杂草种群变化的典型试验,结果表明:2次调查的杂草发生种类没有变化,但种群演替明显;主要杂草看麦娘、水稻苗、棒头草、通泉草、碎米荠依然保持着优势,次要杂草大巢菜、白花水八角、半边莲等阔叶杂草的数量有所增加。分析认为除草剂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是播前杂草种群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旱轮作免耕栽培制度是稻茬免耕麦田播前主要杂草依然保持优势种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8和2003年对四川省稻茬免耕麦田播前杂草调查,比较5 a前后调查结果,同时连续5 a定点进行单用百草枯、单用草甘膦及2者轮换使用与杂草种群变化的典型试验,结果表明:2次调查的杂草发生种类没有变化,但种群演替明显;主要杂草看麦娘、水稻苗、棒头草、通泉草、碎米荠依然保持着优势,次要杂草大巢菜、白花水八角、半边莲等阔叶杂草的数量有所增加.分析认为除草剂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是播前杂草种群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旱轮作免耕栽培制度是稻茬免耕麦田播前主要杂草依然保持优势种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长期冷水胁迫对杂草稻和栽培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草稻WR03-45、WR03-26和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秀子糯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将参试材料放置于冷水池中至成熟,分析杂草稻和栽培稻的农艺性状对长期冷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冷水胁迫使4个参试材料的株高、倒一节间长、穗颈节间长、穗长、千粒重、结实率、花药长、花药宽和花药体积显著降低,其中杂草稻WR03-45的这些参数分别降低了5.95%,22.90%,34.66%,11.52%,8.61%,3.87%,2.13%,3.27%和7.93%,降低比例最小。长期冷水胁迫对WR03-45的剑叶长、剑叶宽、倒二叶长和倒二节间长影响不显著,WR03-26和秀子糯则显著降低;参试材料的倒三节间长无显著变化,倒四节间长显著升高。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杂草稻WR03-45具有极强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南方丘陵地区稻-稻-油菜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以安仁县长期稻-稻-油菜轮作(DDY)和稻-稻连作(DD)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长期(30 a)DDY和DD处理后3个时期(早稻成熟期、晚稻成熟期、油菜成熟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DDY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pH值均低于DD处理,其中,全氮含量在3个时期均差异显著,全钾含量增加但与DD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动态变化。轮作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3个时期DDY处理全氮含量分别较DD处理降低50.76%、46.67%、49.62%。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结果表明,与DD处理相比,DDY处理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显著提高,3个时期分别提高19.69%、20.20%、49.12%,其中,DDY处理土壤细菌PLFA量显著增加,真菌PLFA量显著降低,真菌与细菌PLFA量比值显著降低。对土壤微生物PLFA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轮作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影响,2种种植方式主要影响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总之,长期稻-稻-油菜轮作促进了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分解,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尤其是细菌生物量,显著降低真菌生物量,提高两者的比值。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制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以黄泥田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3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不同施肥对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土壤细菌的主要类群为Acidobacteria、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而真菌主要由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Zygomycota构成。长期施肥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相对丰度产生显著差异。与CK相比,NPK和NPKS处理黄泥田土壤的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Zyg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增加26.58%和45.84%、30.36%和55.45%、86.17%和68.08%。细菌的α多样性方面,不同处理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NPK处理的Chao1和ACE指数均显著低于CK和NPKS处理。真菌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NPK处理显著低于CK和NPKS处理。RDA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盐度、孔隙度、总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含水量的影响,而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含水量、孔隙度和盐度,其次为总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p H对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小。因此,不同施肥影响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改变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为改良土壤质量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稻田中丁香蓼、水苋菜、千金子、陌上菜、稗草、通泉草、异型莎草、鲤肠、牛毛毡和铁苋菜频度均有所降低,而水莎草的频度则增加。当稻虾共作2~3年时,稻田杂草总密度、双子叶阔叶和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密度分别比常规模式降低了52.92%、73.53%和63.26%,当共作年限达到7~8年时,又较共作2~3年回升了67.39%、120.52%和290.66%,但仍比常规模式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2~8年)模式下稻田杂草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减少了32.71%~55.78%,而生态优势度则增加了48.37%~60.87%。随着稻虾共作时间的延长,稻田杂草发生和多样性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新的杂草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在稻麦轮作条件下,肥料管理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特征和方式。【方法】在水稻收获后,对长期不同肥料处理小区,具体包括不施肥(CK),仅施氮肥(N),施氮钾肥(NK),施磷钾肥(PK),施氮磷肥(NP)和均衡施肥(NPK),进行杂草群落调查。分析杂草密度、多样性指数Shannon-H’,均匀度指数Pielou-EJ和丰富度指数Margalef-DMG,并进行主成分和回归分析。【结果】杂草总密度的排列次序为NP>CK>N>NK>NPK,稻槎菜,牛繁缕,菵草和大巢菜是主要农田杂草。氮磷养分亏缺提高了杂草多样性,Shannon-H’指数排序为CK>NK>PK>N>NP>NPK。主成分1、2的特征值分别为0.498和0.235,稻槎菜,野老鹳草,异型莎草和菵草与主成分1夹角较小,能更多地解释主成分1。对提取的主成分1、2值与土壤有效态氮磷钾回归分析,其中有效氮、磷与主成分1值回归决定系数分别为0.85、0.86(P<0.05),主成分2值与土壤养分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湖地区稻麦轮作条件下,土壤养分的盈亏决定了田面杂草密度和优势种群,氮磷亏缺导致杂草群落多样性高于氮磷钾均衡施肥,且土壤氮含量对杂草群落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瑞丽市柠檬园的杂草群落进行调查,比较覆膜和露地柠檬园杂草群落的差异。结果显示:柠檬园RG样地(覆膜种植,不使用除草剂)杂草有9目9科18种,柠檬园RH样地(露地种植,每年使用除草剂5次)杂草有8目8科23种,柠檬园RI样地(覆膜种植,每年使用除草剂3次)杂草有9目9科23种。3种类型柠檬园杂草的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杂草密度有显著差异,RH样地的杂草密度显著高于RG和RI样地。覆膜柠檬园中的白茅草(Imperatacylindric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及双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等在露地柠檬园中未发现,覆膜柠檬园的杂草总密度显著降低。RG样地的优势种为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鬼针草(Bidenspilosa)及阔叶丰花草(Borrerialatifolia);RH样地的优势种为铁线草(Cynodondactylon)及水蜈蚣(Kyllingabrevifolia);RI样地的优势种为马唐及藿香蓟。覆膜柠檬园水蜈蚣和铁线草的密度显著低于露地柠檬园。RG样地的指示物种为鬼针草和阔叶丰花草;RH样地的指示物种为铁线草和水蜈蚣;RI样地的指示物种为藿香蓟。覆膜种植对柠檬园杂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使园内杂草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十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旋耕直播作为对照,选用节水抗旱稻杂交品种3号和中熟双低品种沪油17号作为主要材料,展开为期4年的田间免耕直播试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旋耕直播作为对照,选用节水抗旱稻杂交品种3 号和中熟双低品种沪油17 号作为主要材料,展开为期4 年的田间免耕直播试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稻-稻-紫云英稻田土壤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稻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以湖南省8年定位田间试验稻田土壤为对象,试验处理以冬闲水稻田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冬种紫云英还田条件下水稻季三个施氮肥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0 kg N·hm-2,CN0)、施中水平氮肥(100 kg N·hm-2,CN100)、施高水平氮肥(200 kg N·hm-2,CN200)。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稻田土壤的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总细菌数量为1.25×108~8.47×109拷贝数·g-1干土;处理间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和物种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6S rRNA基因在门水平分类下3个主要类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分别占总OTU比例的42.22%~54.54%、8.56%~20.73%、10.98%~15.08%;CN100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CN200、CN0和CK,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CN200、CN0和CK的2.26、1.58倍和1.17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与土壤pH值、铵态氮、硝态氮存在密切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冬种紫云英还田条件下施加氮肥可以显著改变湖南省双季稻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