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耕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入户问询、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重庆市涪陵区28个镇街的耕地撂荒、撂荒地的盘活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铜梁区撂荒地总面积1052.7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70%;耕地撂荒原因主要有种植业效益差、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业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山区耕地细碎化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对保障山区粮食安全、促进山区耕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贵州省剑河县白都村为例,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在提取农户耕地地块空间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综合指标测度法对农户耕地地块细碎程度进行刻画,从地块和农户两个层面分别运用Logistic和Tobit模型分析耕地地块细碎化对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探析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与其撂荒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户平均地块面积为0.044 hm2,平均耕地撂荒占比为29.50%;2)从地块层面看,耕地地块细碎化会加剧耕地撂荒,其中地块耕作距离对农户耕地撂荒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块面积对农户耕地撂荒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地块面积对农户耕地撂荒的作用强度高于地块耕作距离;3)从农户层面看,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耕地撂荒规模愈大,农户耕地细碎化指数每提升10%,其耕地撂荒比例增加4.22%。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山区细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关中平原西部耕地季节性撂荒的农户行为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关中平原地区农户季节性撂荒的行为机理,基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342份数据,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了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撂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经由行为意愿间接影响撂荒行为,感知行为控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产生影响;(2)行为特征因素中,感知行为控制对撂荒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缺乏对撂荒耕地的认知、农田水利设施的缺失和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是造成耕地撂荒的关键因素;(3)行为态度上,农户既面临粮食种植的低效益,又受到粮食自给自足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理性和传统文化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农户耕地季节性撂荒的态度;(4)主观规范上,个人性规范的效应最大,为遏制耕地季节性撂荒可以加强个人感知和道德约束。由此可以得出,农户主要是依据经济利益、个人感知以及水利设施不足来判断是否撂荒耕地,缓解季节性撂荒困境要为农户创造有利的耕种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山区梯田撂荒的影响因素,科学指导山区梯田的建设,该研究以位于山区的林州市、沂水县、寻甸县、华池县为研究区,在每个县选取若干采样区,以遥感解译结合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出山区撂荒梯田,并从山区梯田工程设计的角度对其撂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个研究区内梯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其中华池县、寻甸县、林州市和沂水县的采样区平均撂荒率分别为4.11%、7.68%、24.03%、9.46%;2)梯田的田面宽度是影响山区梯田撂荒的主要因素;3)在以沂水县和林州市为代表的石质山区,地面坡度与土层厚度是制约梯田宽度的主要因素,梯田的宽度随着地面坡度增加而变窄,随着土层厚度的变薄而变窄;在以华池县和寻甸县为代表的土质山区,地面坡度是梯田宽度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研究可为山区梯田的优化提出科学理论指导,并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秀山县耕地撂荒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大量的耕地撂荒,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文章通过对重庆市秀山县不同地理条件和不同生产条件下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抽样调查,在了解农村撂荒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农村出现耕地撂荒的原因,提出解决耕地撂荒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陇南山区花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4~1998年对花菇栽培的技术工艺和气候适应性试验,得出花菇形成的农业气象指标为:环境温度10~20℃,温度日较差≥10℃,空气相对湿度60%~70%,最好伴有0.5~1.0m/s微风.陇南南部最佳接种期应安排在8~10月,次年4~5月集中出花菇,东部、北部气温较南部低,最佳接种期应分别较南部提前10d和15d左右,集中出花菇期分别较南部推迟10d和15d左右.按此模式进行花菇生产,可使香菇中花菇的比例,由过去的10%以下提高到54.1%~56.1%,产量提高25%.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农村出现土地撂荒现象的原因,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种地比较收益"、"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规避土地撂荒"、"开展普法宣传,杜绝弃耕撂荒"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区域撂荒耕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以箱包产业发展迅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为研究区,基于1999-2001年、2007-2009年、2015-2017年间18期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研究区的撂荒耕地范围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对CART决策树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18期影像的分类精度介于87.5%~96.4%之间,可以满足本研究的精度要求。2)高碑店市耕地撂荒类型以季节性(春季)撂荒为主,并且季节性撂荒和常年撂荒的耕地面积均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3)耕地撂荒的主要形式由大规模集中式撂荒向小规模分散式撂荒转变。4)农村工业发展是导致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距离产业中心越近的地区其耕地撂荒率越高;交通条件及耕作半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地撂荒,但其影响程度逐年减弱;作物收益水平差距导致耕地撂荒呈现出季节性差异,而耕地流转能有效抑制当地耕地撂荒现象。该研究结果能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制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模式划分与种植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陇南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15%。坡耕地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山坡地及梯田中进行农林复合栽培,可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根据生产方式和栽培结构将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栽培的模式种类划分为林药复合、林粮间作、田间地埂利用、果菜种植、特种林粮复合、庭院经营、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复合等8种农林复合栽培模式,以便在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中较好地应用复合农林业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选择种植蔬菜、西瓜等集约边际较高的作物,部分农户也会选择粗放利用方式.其耕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北京市1980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先增加后大幅减少,且集约度相对较低.而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呈现阶段性变化,从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到粮食产量和利润最优化的双重目标再到更多地关注耕地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粮食作物的选择意愿先增高后降低,这对耕地实际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很大.引入粮食单产变动指数对1978~2005年北京市各区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变化分析,呈现同样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陇南山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1957-2006年陇南山区小麦条锈病资料分析得出:白龙江流域小麦条锈病在海拔1600m以上自生麦苗上越夏,在海拔1000m以下的川坝河谷地无明显的越冬期,春季流行以当地菌源为主,西汉水流域海拔1600m以上区域是陇南小麦条锈病的主要越夏区。小麦感病品种面积比率,上年条锈病越夏菌量、秋苗病情病田率和上年8月、10月及当年1月、3月平均气温与春季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相关十分显著,10月一次年3月平均气温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呈正相关,4—8月平均气温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呈负相关,逐月降水量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呈正相关,由此建立的预报模型,其历史拟合率可达87.5%,其中偏重到大流行历史拟合率为100%,2006年在业务应用中预报正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究城镇与乡村人类活动强度,以及城镇与乡村地区人类活动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的时空演变,为全面定量评估城乡人类活动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决策指引。[方法]通过构建城镇与乡村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人类活动强度阈值及人类活动效应等模型方法,对贵州省各地市城乡人类活动强度及阈值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2010—2018年,贵州省各地市乡村人类活动强度减弱(降低7.57%~28.57%),城镇人类活动强度增强(增加22.72%~124.83%),城镇人类活动强度大于乡村人类活动强度。各地市乡村人类活动强度最低与最高阈值总体呈降低变化,但多数地市超过最高阈值(1.02~1.62倍),山区土地系统承受较高乡村人类活动强度影响。各地市城镇人类活动强度阈值呈增加变化,2018年城镇人类活动强度趋近最高阈值(0.940~0.997倍),城镇人地系统承受着较大压力。各地市单位城镇人类活动经济效应与单位乡村人类活动生态效应均呈增长变化(年均增长率8.60%~13.53%),单位乡村人类活动生态效应比城镇人类活动经济效应更显著(2.24~14.84倍)。[结论]尽管贵州省... 相似文献
16.
17.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载体,探究不同用地类型石漠化响应情况,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及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期土地利用和石漠化数据,辅以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转移矩阵模型,对黔西南州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及石漠化景观的时空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黔西南州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草地转有林地和耕地,耕地转有林地和草地,灌木林地转草地和耕地,依次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79%,5.82%,4.91%,4.08%,4.75%,3.85%。2000—2010年草地、灌木林地、耕地和有林地石漠化等级明显改善,改善面积依次为2 703.7 km2,1 347.8 km2,2 219.1 km2,2 532.8 km2; 2010—2020年草地、灌木林、耕地、有林地、裸地石漠化改善面积分别为557.14 km2,318.78 km2,819.35 km2,665.60 km2,244.48 km2。过去20年间,黔西南州石漠化状况持续恢复改善,但局部区域仍存在不稳定的恶化风险,此部分地区应作为黔西南州后期石漠化土地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对黔西南州长时间序列的石漠化演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变化,可对研究区生态恢复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可以作为今后防灾减灾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整理统计历史文献资料,对陇南20世纪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灾害序列趋势持续性计算。结果表明:20世纪陇南共发生洪涝灾害33次,平均3.3年1次;中度灾害最多,为11次,特大灾害共发生3次;灾害多发生在1949年到1990年,月份主要集中在6、7月,连年洪涝灾害也有发生;本区内的西和为高发区,礼县、两当、武都次之;徽县、成县最少。R/S分析法计算结果表明陇南市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的特征,未来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农业水土环境问题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提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