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其中育雏期死亡率较其它两期高。然而善于经营的管理者一定会注意到,如果产蛋期鸡的死淘率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不亚于雏鸡。因此说,提高产蛋鸡存活率是很重要的。一般产蛋鸡抗应激和抗病力均大于雏鸡,因为上笼前通过育雏和育成阶段的免疫接种,已经获得了抵抗特定疾病的免疫抗体,那么怎样才能把产蛋鸡月死淘率降低在0.5%以下呢?本文通过对死淘原因的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供  相似文献   

2.
正在鸡的饲养过程中不论是雏鸡、青年鸡还是产蛋鸡经常发生啄癖现象,若防控措施不当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啄癖是由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多病因综合症。1啄癖症状及原因分析1.1啄羽癖:雏鸡在初次换羽时易出现,因育雏期密度大或缺乏某种营养物质,造成雏鸡喜欢啄食羽  相似文献   

3.
<正>在雏鸡饲养期,育雏是最关键的一环。雏鸡死亡率高一直困扰养殖户。本人从事临床工作20年,现就雏鸡死亡的原因做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原因1.1母体垂直传播疾病种鸡场存在的鸡白痢、副伤寒、支原体、鸡白血病、产蛋下降综合症、腺胃炎等病原体,病原经垂直传播给雏鸡,出现弱雏,卵黄吸收不完全。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鸡,往往育雏很多,可是到成鸡时所剩无几。因此,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农村养鸡户的一大难题。1农家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1.1育雏期温度不合理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把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2饲养密度不合适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再加之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一般农家饲养鸡只较为合适的密度是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  相似文献   

5.
马玉胜 《山东饲料》2005,(B08):42-42
所谓雏鸡脱水,本文是指小鸡从出壳后,在第一次饮水前,雏鸡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缺水状态。致使育雏期内的前10d,导致雏鸡死亡率高。雏鹏脱水常导致育雏阶段雏鸡生长发育缓慢及死亡率高,脱水原因包括种蛋贮存期间失水过多、孵化过程失水过多、出壳后24h内甚至于48h内尚未得到饮水,但较常见的是雏鸡未及时进行饮水。防制雏鸡脱水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到140天时鸡长得怎样要看前3周的情况,前3周要看第一周,第一周要看前3天,可见育雏阶段的重要性。在育雏阶段应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雏鸡健康,育雏成活率高;二是增重迅速,鸡群整齐。要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到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鸡向痢杆菌病是南鸡门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龄期鸡常发的一种传染病,以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在育雏期死亡率高达30%-50%;在育成期尽管死亡数相对减少,但易造成鸡群均匀度不高;至成年期,导致蛋鸡开产推迟1~2周,产蛋率降低10%~25%;产蛋期每月死淘率高达10%。  相似文献   

8.
正刚出壳的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一般来说在第一周内的死亡比较大,引起雏鸡前期死亡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1疾病因素1.1鸡白痢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也是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鸡白痢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9.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育雏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雏鸡抗逆性差、死亡率高等,在管理上要求比较高,所以育雏又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要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温度适应性差。初生雏鸡的体温较成鸡低,只有39℃,10日龄时才达到成鸡体温,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完善。据此,在育雏期尤其是育雏前期给雏鸡提供外源温度是至关重要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它与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消化吸收、残余蛋黄的吸收等密切相…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问题 1.舍温偏高或偏低:舍温在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育雏期舍温偏低,雏鸡扎堆,生长缓慢,易被压死或诱发其他疾病,正确的方法应看鸡控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毛色光亮,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应及时调控舍温.产蛋鸡夏季舍温偏高,会影响鸡的采食量和蛋的品质,严重的会引起中暑.冬季舍温偏低,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鸡适宜舍温为15~25℃.  相似文献   

11.
<正>育雏期的成活率与鸡群健康是养鸡的关键。通常1~3周内雏鸡正常周死亡率应低于0.5%,但如果种蛋(卵黄囊)带菌、鸡群环境消毒和卫生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可直接影响雏鸡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据统计,育雏期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在3%~8%,农家散养时死亡率可达10%,而大量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菌等侵入雏鸡体内,可使育雏第1周的死亡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12.
出壳一周内的雏鸡死亡率一般较高,除了白痢杆菌病、卵黄囊炎、脐炎及其他胚胎病等原因外,饥饿及脱水往往是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雏鸡饥饿及脱水死亡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一项技术措施.引起雏鸡饥饿及脱水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点:(1)长途运输或其他原因于出雏后超过72小时才给饮食,小鸡拒食而衰竭死亡,群众称之为"硬口"鸡;(2)育雏温度偏低,雏鸡堆集在一起,挤在内层的小鸡饮不到水也食不到料而被压死、闷死或饿死;(3)饲养密度大,饲槽、饮水器少或其边缘较  相似文献   

13.
<正>育雏期的成活率与鸡群健康是养鸡的关键。通常1~3周内雏鸡正常周死亡率应低于0.5%,但如果种蛋(卵黄囊)带菌、鸡群环境消毒和卫生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可直接影响雏鸡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据统计,育雏期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在3%~8%,农家散养时死亡率可达10%,而大量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菌等侵入雏鸡体内,可使育雏第1周的死亡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鸡在6周前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成活率,以至影响成年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的目标是全群生长均匀,成活率高。育雏技术的关键是防疫卫生、温度和空气质量、均衡营养和光照。1育雏期的卫生和消毒1.1雏鸡舍的消毒雏鸡舍在进雏之前要按照清扫冲洗、喷烧、喷雾和熏蒸四步消毒法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5.
光照对育雏、育成鸡和产蛋鸡的影响王玉东(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266032)在养鸡业中,光照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雏鸡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对产蛋鸡的产蛋影响更大。因此在养鸡过程中,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光照程序非常必要,不适宜的光照程序将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殖业在迅猛发展,但鸡的饲养越来越难,往往一批鸡养下来伤亡率很高,其中育雏期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现就雏鸡的饲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1第一星期死亡率高细菌病感染。由于种鸡的垂直感染或者在鸡蛋保管、运输等过程中卫生管理上面的失误而引起的。环境管理因素。第一星期的雏鸡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低,抵抗能力也低。在温度过低的时候,鸡容易产生扎堆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一些雏鸡呼吸困难,窒息致死。当温度过高时,又会引起鸡群的饮水量增高,造成腹泻。因此,要保证育雏环境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的生理代谢、雏鸡的存活率和抗病能力等。养殖场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清扫鸡舍,如果不  相似文献   

18.
<正>鸡的育雏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段时期。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弱,外界抵抗力不强,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低,容易患病等缺点,导致雏鸡死亡率高,直接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和鸡  相似文献   

19.
确保蛋鸡育雏初期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和青年鸡发育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和胫骨长度,五周龄体重和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雏鸡和育成鸡阶段体重差,还会导致免疫效果差,死亡率高,胫骨长度作为衡量鸡骨骼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养鸡业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现就育雏初期如何确保雏鸡发育良好提几点看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在育雏4周龄内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在饲喂技术上也有讲究:少喂勤添,每日至少喂6次,每次喂料后…  相似文献   

20.
雏鸡死亡率过高是指在育雏的前7天死亡率超过1%而言。它首先发生在育雏室。育雏室内不同的诱因存在于整个孵化过程(主要是在前15天),其中有95%的原因是发生在被孵蛋从出售者到孵化者的转送过程中。死亡率过高多由生产过程中人为直接或间接因素造成,包括所有从事技术指导的人员。此外,被孵蛋质量的降级导致弱雏的增加,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