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绵羊尿素中毒的治疗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王敏尿素用于代替反刍动物日粮中的蛋白质,已在养羊业中得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饲喂不当,常发生尿素中毒事故。如饲喂过多。混拌不均,或同时喂给富含脲酶的大豆、蚕豆及其豆饼、幼嫩的豆科牧草等,尤其当瘤胃内的酸碱度失去...  相似文献   

2.
<正>尿素可在牛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当瘤胃p H达8左右时,脲酶的活力特别旺盛,可使多量的尿素在短时间内被分解成氨,当氨量超出瘤胃微生物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的限度时,被瘤胃壁迅速吸收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氨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则氨进入外周血液,当血氨浓度达到2%时即出现中毒症状,而当血氨浓度达5%以上时则病畜死亡。在饲喂牛过程中,由于农户在秸秆氨化处理中尿素添加过多或尿素  相似文献   

3.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尿素中毒是因反刍动物误食尿素化肥或采食过量尿素添加剂,尿素在动物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产生大量氨,氨通过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肝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急性氨中毒,血氨浓度的增高导致眼球、肌肉震颤,痉挛,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
牛瘤胃碱性腐败症又称瘤胃碱中毒或氨中毒。多因食人大量的高蛋白精料、富含氮素的青绿多汁饲料、尿素、氨化料和鸡粪等引起的瘤胃积滞。消化障碍。氨及碱性产物中毒的病症。临床上以瘤胃机能紊乱,积滞臌胀,惊悸抽搐,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瘤胃慢性弛缓、粪便稀软下痢为特征。1发病原因1.1突然饲喂多量豆粕、鱼粉、料精等高蛋白精料,导致瘤胃功能紊乱、积食臌胀、腐败发酵而引起自体中毒。1.2饲喂大量富含氮素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豆科植物),以及尿素饲料、氨化饲料,引起瘤胃菌系失调,碱性产物增多。1.3采食或饲喂了,多量混有肉仔鸡饲料的垫草及粪便,而引起前胃机能紊乱,积滞腐败发酵,氨产物增多而致中毒。  相似文献   

6.
尿素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化肥,是一种非蛋白质含氮物,1公斤含氮量为42%~46%的尿素,其含氮量相当于7~8公斤豆饼,或相当于26~28公斤谷物饲料中的蛋白质,所以尿素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饲料的补充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果饲喂过多,或喂法不当,或被大量误食,尿素可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尿酶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氨和氦甲酰铵被迅速吸入血液而引起中毒.由于本病病情急剧,常因救治不及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尿素含氮量为42%~47%,如果这些氮全部能被牛前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则1千克尿素相当于2.8千克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或者说相当于7千克豆饼中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牛属于反刍动物,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出氨被瘤胃中的微生物用于合成菌体蛋白.利用牛可以消化利用非蛋白氮(NPN)特点,充分发挥尿素在牛育肥中的作用,用尿素喂牛可以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若使用不当,比如:饲喂尿素时含量不适当(超过日粮干物质2%),饲料拌料不匀,或牛偷吃过量尿素,或饮用含有尿素的水,均可引起尿素中毒.2006年5月10日,小江镇某村发生一起因尿素使用不当引起牛尿素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尿素及非蛋白氮是由于饲喂的饲料中混加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牛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在临床上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为主征。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1病因尿素0.5kg相当于粗蛋白质1.3~1.4kg,多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若饲喂量过大(如每天每头牛超过100g)、饲喂方法不当(如尿素溶解于水中,以及未经过适应阶段便突然大量饲喂)。或在喷洒尿素等化肥的草场上放牧等,都有可能引发氨中毒。非蛋白氮化合物,特别是铵盐,如硝酸铵、硫酸铵、氢氧化铵等含量较高的中性速效化肥,由于保管不善,被牛误食,也可发生氨中毒。此外,…  相似文献   

9.
<正> 农村养殖户对牛羊加喂尿素的好处有相当多的农户都比较了解,但对于牛养饲喂尿素期间应禁饲的某些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某些药物等则了解的比较少,因而经常出现饲喂效果不佳或发生中毒事故。现将这方面的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供饲养户在生产中作参考。1 应禁喂含尿素酶及高蛋白的饲料牛羊在喂尿素期间,应注意禁用或少用以下几种饲料、即黄豆、黑豆、豆饼、南瓜、刺槐叶、苜蓿草、紫穗槐叶等。禁用的原因是:1.1 这种含尿素酶的饲料,在牛羊采食尿素之后,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尿素慢慢水解过程中徐徐放氨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营养,并迅速繁殖形成大量菌体蛋白。上列饲料都含有尿素酶,在瘤胃  相似文献   

10.
耕牛尿素中毒是由于耕牛采食尿素量过多、搅拌不均匀、饲喂方法不当等引起。其发病机理主要为尿素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氨,瘤胃中的微生物不能够完全利用多余的游离氨,而被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当血液的氨超过一定量时,引起耕牛尿素急性中毒,如不及时医治,会导致耕牛死亡。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1.
前言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已有多年历史。尿素喂牛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但尿素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迅速分解,氨量急剧增加,严重时由于氨大量进入血液而引起中毒。为获得一种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的物质,国内外提出很多方法。我们将以物理化学处理方式及用特殊几种粘合剂,以先进工艺包埋成安全尿素,内含有铜、硒、硫、钴、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另外还添加了经过覆盖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而制成奶牛用豆饼素。按营养标准及典型日粮确定了其配比,  相似文献   

12.
养牛生产中,在饲料中科学添加尿素,可使尿素被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氨、再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从而有效弥补某些饲料蛋白质的不足,获得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牛的日粮中科学添加尿素(60~100g/d、分成2~3次饲喂),不但对牛的健康无影响,而且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能力,并能节省相当多的蛋白质饲料。但若牛日粮中添加的尿素过多或混拌不匀、饲喂方法不科学等,都可因尿素被瘤胃中微生物脲酶分解产生过量氨和氨甲酰胺而致牛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3.
以装有瘘管的绵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绵羊对脲酶抑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给绵羊饲喂脲酶抑制剂硼砂、氢醌或乙酰氧肟酸7~9d,瘤胃氨浓度明显升高,表现出适应性;此时再给绵羊加倍饲喂脲酶抑制剂,瘤胃氨浓度又下降;给绵羊饲喂硼砂第13天与第3天相比,瘤胃氨浓度增高了17.3%,瘤胃尿素浓度降低20.3%,血浆氮浓度降低24.4%,血浆尿素降低15.5%。  相似文献   

14.
牛尿素中毒是其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症。通常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尿素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补充饲料,提高低蛋白质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增重和增加氮的保留量。因其尿素氮可以在瘤胃中转化成氨基酸和真蛋白,最后在肠道被利用,形成组织蛋白和奶蛋白。牛饲喂过量或误食过量尿素可引起尿素中毒,这是由于过量尿素在胃肠道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高氨血症而中毒。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有相当多的养殖户对牛羊饲喂尿素的好处都比较了解和认识,但对牛羊在饲喂尿素期间应注意禁止饲用的某些饲料、饲料添加剂及某些药物等则了解的较少,因而经常发生饲喂效果不佳或出现中毒事故。现将这方面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1、禁喂含尿素酶和高蛋白的饲料 牛羊在喂尿素时,应禁用或少用以下几种饲料:即黄豆、黑豆、豆饼、南瓜、刺槐叶、紫花苜蓿草、紫穗槐叶等。主要原因是:(1)牛羊采食含有尿素酶的饲料,它在瘤胃中可加速尿素分解、并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氨,使有益菌不能大量繁殖,因而不能获得大量菌体蛋白,饲喂尿素也就…  相似文献   

16.
尿素是一种优质含氮肥料,往往作为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牛业中应用。但如果饲喂方法不合理、误食过多尿素,或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水,都能够导致尿素中毒。当牛食入过多的尿素,会在瘤胃发生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导致瘤胃微生物无法及时利用,多余的氨就会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出现发病。如果病牛及时被发现并尽快采取治疗,通常愈后良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就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殖户有相当多的农户对牛羊饲喂尿素的好处都比较了解和认识,但对牛羊在饲喂尿素期间应注意禁止饲用的某些饲料、饲料添加剂及某些药物等则了解的较少,因而经常发生饲喂效果不佳、或出现中毒事故。现将这方面有关的问题简介如下:1.禁喂含尿素酶和高蛋白的饲料牛羊在喂尿素时,应禁用或少用以下几种饲料:即黄豆、黑豆、豆饼、南瓜、刺槐叶、紫花苜蓿草、紫穗槐叶等。主要原因是:(1)上述几种饲料均属含尿素酶的饲料。牛羊在采食尿素之后,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尿素慢慢分解并放出氨的过程中获得营养并迅速繁殖,才能形成大量菌…  相似文献   

18.
尿素的氮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是豆饼的6~7倍,用尿素作为非蛋白氮饲料来替代部分蛋白质,饲喂反刍兽在畜牧业生产中早已进行,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尿素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氨,过量的氨被机体直接吸收,引起体液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9.
尿素含氮量达46%,是所有固体化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分解所产生的氨转化成氨基酸而合成体蛋白,所以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来源,但如果饲喂过量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6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20.
尿素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在养牛业中已广泛使用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饲喂过多或饲喂方法不当,使尿素在牛瘤胃微生物中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和氨甲酰铵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尿素毒.2001年至2003年先后收治尿素中毒病牛26例,采用食醋加白糖水灌服的方法进行治疗,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