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黄瓜材料芽期耐热性的差异,筛选出耐热性鉴定的形态指标,提高耐热性黄瓜的育种效率。以6种不同耐热性黄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芽苗形态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8℃高温发芽条件下,全鲜质量(X_1)、去子叶鲜质量(X_2)、下胚轴长(X_3)、根长(X_4)、侧根数(X_5)、发芽指数(X_6)、活力指数(X_7)与黄瓜耐热性相关,可作为黄瓜耐热性材料的筛选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三主成分对耐热性评价贡献率分别为83.75%、10.68%和4.16%,累计贡献率达到98.59%;通过逐步回归建立黄瓜芽期耐热性预测方程Y=-0.6245-0.4828X_5+1.2072X_7,将该方程用于黄瓜耐热性评价的结果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可作为黄瓜耐热性评价和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黄瓜材料芽期耐热性的差异,筛选出耐热性鉴定的形态指标,提高耐热性黄瓜的育种效率。以6种不同耐热性黄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芽苗形态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8℃高温发芽条件下,全鲜质量(X_1)、去子叶鲜质量(X_2)、下胚轴长(X_3)、根长(X_4)、侧根数(X_5)、发芽指数(X_6)、活力指数(X_7)与黄瓜耐热性相关,可作为黄瓜耐热性材料的筛选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三主成分对耐热性评价贡献率分别为83.75%、10.68%和4.16%,累计贡献率达到98.59%;通过逐步回归建立黄瓜芽期耐热性预测方程Y=-0.6245-0.4828X_5+1.2072X_7,将该方程用于黄瓜耐热性评价的结果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可作为黄瓜耐热性评价和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油麦菜萌发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初步构建耐热性评价体系,为生产上快速筛选耐热的油麦菜品种及提高耐热油麦菜育种效率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5个油麦菜品种为试材,以筛选出的35℃高温胁迫条件为基础,通过设置正常和35℃高温2个处理,测定不同油麦菜品种萌发期的7个形态指标,并计算耐热系数;以各指标的耐热系数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参试油麦菜品种萌发期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耐热指标进行筛选,并结合各参试油麦菜品种田间耐热性对萌发期的耐热性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5℃高温处理后,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根比、芽粗及鲜质量等均显著下降。对这7个单项指标进行多元统计综合评价及相关性分析发现,除芽根比外,其余单项指标耐热性系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从这7个指标提取出2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可概括参试油麦菜品种萌发期耐热性原始信息量的90.70%。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值),并进行排序得出‘脆香油麦菜’耐热性最强、‘圣美紫油麦菜’耐热性最差。通过聚类分析将15个参试品种分为耐热型、中等耐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统计31份苦瓜种质资源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农艺性状表现并进行耐热性分析评价,旨在建立田间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及筛选鉴定指标和优良耐热的苦瓜种质资源.[方法]连续两年在福建夏季高温环境下对31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大田栽培比较试验,通过调查统计苦瓜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供试苦瓜种质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在高温环境下不同苦瓜供试材料产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35.48%,第一雌花节位、瓜长、瓜形和瓜瘤形状等果实性状变异系数在9.05%~41.27%,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有利于耐热苦瓜种质资源的筛选.苦瓜产量与单瓜重、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单瓜重与瓜肉厚、瓜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节位与植株分枝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主蔓节长呈显著负相关,各农艺性状指标之间反映的存在信息重叠,需要综合分析评价苦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主成分分析将22个农艺性状指标归纳为7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76.654%),前5个主成分可概括为产量因子、瓜形因子、瓜瘤因子、早熟性因子和叶形因子,第六和第七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性状指标为种子性状,可概括为种子因子.主成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表明,表现优于CK的有7份苦瓜种质资源,具有植株分枝性强、主蔓粗壮、叶片大、单瓜重、瓜肉厚等特性.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F=-5.802+0.004X14+0.113X7+0.169X18+0.095X1+0.039X4+0.025X3+0.059X5+0.073X10-0.115X20+0.103X21+0.045X15,筛选出单瓜重、叶柄长、瓜瘤密度、植株分枝性、叶长、主蔓直径、叶宽、瓜色、种子颜色、种子花纹和瓜肉厚等11个耐热性鉴定指标.[结论]供试的K9、K10、K11、K20、K26、K28和K29等7份苦瓜材料可作为优异的耐热种质资源进行耐热苦瓜品种的选育.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筛选出的11个鉴定指标可用于田间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的快速鉴定筛选,提高耐热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黄瓜耐热性芽苗期鉴定指标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黄瓜芽苗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筛选芽苗期黄瓜耐热鉴定的形态指标。【方法】以25℃为对照(CK)温度,以4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系种子为试材,在不同高温(35,38,42℃)下发芽6d后,测定芽苗形态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38℃高温发芽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全鲜质量(X1)、去子叶鲜质量(X2)、根鲜质量(X3)、下胚轴长(X4)、活力指数(X5)与黄瓜品系耐热性的相关性比35和42℃下更密切,可作为耐热种质筛选的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对耐热性评价的贡献率分别为89.03%和9.86%;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黄瓜耐热性预测方程。【结论】在38℃高温条件下发芽后6d测定的X2和X5,可作为黄瓜耐热性芽苗期鉴定的简易指标,利用回归方程Y=-0.347 3+0.245 0 X2+0.073 5 X5,可以预测黄瓜品种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快菜萌发期耐热评价指标,筛选萌发期耐热种质,为快菜大规模鉴定和耐热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及优质资源。【方法】以耐热性不同的6份快菜品系(编号分别为B18、B33、B11、B15、B2、B36)为材料,在25(对照),35,37和42 ℃下进行萌发试验,分析不同快菜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确定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模拟高温胁迫下,以38份快菜品系(编号为B1-B38)为材料,测定12个与萌发期耐热性相关的指标,以各指标的耐热系数(γ)作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指标进行筛选,对耐热性进行评价。并对38份快菜品系苗期和成株期的田间热害指数及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胁迫温度升高,6份快菜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下降,37 ℃是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37 ℃模拟高温胁迫下,12个快菜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5个综合指标可代表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性原始信息量的92.64%。根据隶属函数中不同品系萌发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值)可知,B3品系耐热性最强,B17品系耐热性最差。与快菜耐热性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38份快菜材料按萌发期耐高温能力可分为3大类,其中20个品系对高温不敏感,8个品系对高温敏感,10个品系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苗期和成株期耐热性田间鉴定结果与萌发期室内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快菜萌发期模拟高温胁迫最适温度为37 ℃,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可作为快菜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首选指标,获取了38份快菜材料萌发期耐热性数据。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43-48
花期高温是影响夏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和推广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是减少高温热害损失的有效途径。以10个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继而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筛选确定夏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并以此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强弱分类。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下,10个玉米品种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27.19%、9.31%和7.31%。主成分分析表明,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耐高温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10个夏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为耐高温型品种,农大108为中度耐高温型品种,登海605和农华101等6个品种为高温敏感型品种。本研究得出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可用于易发生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菜心品种间的耐热性强弱,构建菜心品种耐热评价体系。以20个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正常和人工模拟37℃高温2个处理,对不同菜心品种萌发期和幼苗期的21个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γ)作为衡量耐热性依据,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对不同菜心品种进行耐热性鉴定及耐热指标筛选。结果表明,与正常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后各菜心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热害指数、O~-_2质量分数、H_2O_2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Pro质量分数和CAT活性均升高,发芽势、根冠比、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和POD活性既有下降又有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评价指标间存在信息重叠与交叉现象,主成分分析将21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隶属函数法计算获得了各品种综合耐热能力D值并排序,聚类分析将20个菜心品种划分为耐热型(6个)、中等耐热型(10个)和不耐热型(4个)3种类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菜心耐热性评价方程,同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热害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发芽势和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等6个指标,可作为菜心耐热性综合鉴定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菜心耐热性评价、耐热品种选育、耐热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5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在灌浆期高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与水稻灌浆期耐热性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MDA含量和SOD活性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MDA含量与灌浆期耐热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灌浆期耐热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组合进行了耐热性预测,结果与其在田间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2个指标对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黄瓜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耐热性强的黄瓜种质资源用于耐热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以来源不同的38份黄瓜种质为材料,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和苗期进行40℃以上的高温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耐热指数,并用隶属函数法对38份材料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瓜的耐热性在种子萌发期与苗期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获得了强耐热黄瓜材料3份,热敏黄瓜材料11份。以上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均可用作黄瓜耐热性的鉴定,所得耐热材料将为黄瓜耐热育种打下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平均气温逐年的升高,高温发生时间前移,持续时间延长,南瓜定植之后极易遭受高温胁迫。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品种进行耐热性评价筛选,是缓解高温热害胁迫经济有效的措施。本试验以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高温环境下,通过比较植株两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单株叶片萎蔫程度,计算株系热害指数,经过多重比较,确定南瓜热胁迫的敏感时期,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鉴定方法。利用供试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检验田间评价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南瓜团棵期的热害指数变异系数最大,是南瓜植株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时期。利用田间热害指数和单瓜种子数目2个指标可综合判断中印南瓜自交系的耐热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学模型的辣椒芽期耐高温多湿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辣椒不同品种芽期耐高温多湿特性,筛选耐高温多湿指标,建立可靠的辣椒耐高温多湿数学评价模型,以10个辣椒材料为试验材料,对其在高温多湿胁迫等13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高温多湿系数和种子干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等指标作为衡量耐高温多湿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0个辣椒材料按耐高温多湿性强弱划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辣椒芽期耐高温多湿性评价数学模型,D=(-141.548-0.071X2+5.580X7+4.195X13-1.363X14-3.432X15)×10-3 (R2=0.999 36),估计精度大于97.39%,并筛选到5个耐高温多湿性芽期鉴定指标,分别是电解质外渗率、苗干重、平均发芽天数、发芽值和日平均发芽率,在相同逆境下可用这5个指标进行芽期辣椒材料快速鉴定和预测。该结果为辣椒种质资源大规模耐高温多湿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麦区小麦耐热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耐热性,筛选耐热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热评价模型,为耐热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的2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高温(花后第14—20天,连续7 d高温处理)和自然条件2种处理,在灌浆后期测定小麦穗部冠层温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收获晾干后测定单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根据高温处理和自然条件生长下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小麦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温处理下各性状变异幅度为-14.89%—15.09%。通过对9个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55.970%、15.530%和12.171%,代表了全部数据83.670%的信息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热评价值(D),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耐热性强弱将20个小麦品种划分为3类,第一类耐热型8个品种;第二类中等耐热型7个品种;第三类高温敏感型5个品种。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数学模型:D=-4.801+0.834X4+2.913X7+0.303X6+2.937X8- 1.409X1-0.524X3+0.876X9R2=0.986),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VP)与D值基本一致,表明SOD活性(X4)、单穗粒重(X7)、CAT活性(X6)、千粒重(X8)、冠层温度(X1)、MDA含量(X3)和产量(X9)这7个指标可用于小麦耐热性品种的鉴定。【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小麦耐热性评价是可行的;20个小麦品种被分为3类(耐热型、中等耐热型和高温敏感型);高温处理下,SOD活性、单穗粒重、CAT活性、千粒重、冠层温度、MDA含量和产量可以作为小麦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筛选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探索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最佳指标,获得豇豆成株期较强耐冷性种质资源。【方法】以50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低温的方法,测定了冷害指数、嫩荚粗、嫩荚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平均荚长5个形态学性状以及电导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13个生理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对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与嫩荚粗、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豆荚长、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对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酸含量的相对值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与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相关性显著的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利用聚类分析法对D值进行分类,将参试的50个豇豆的耐冷性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可评价不同豇豆类型的成株期耐冷性最优的回归方程:D=-0.481+0.210~*X_1+0.157 X_3+0.494 X_5+0.128X_(10)+0.178X_(11)。筛选到了耐冷指数、相对单株产量、相对豆荚长、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耐冷性极强的豇豆种质1份,耐冷性较强的豇豆种质12份。  相似文献   

15.
以8个欧美观赏海棠品种为材料,在高温胁迫下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利用持续7 d在36~38℃高温胁迫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可有效区分不同观赏海棠品种的耐热性,并能对其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品种B4、B10耐热性强,品种A2、B5耐热性较强,品种B7、B19耐热性中等,品种A4、B9耐热性弱。结果表明,对高温胁迫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可以作为快速鉴定观赏海棠耐热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30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其在田间自然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芍药耐热性的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高温条件下,红绫簪、碧天晴空、紫凤羽、粉兰楼等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而粉荷飘香、鹤望兰、粉玉珑、大富贵等品种的耐热性较弱,并且筛选出来的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光合速率及SPAD值可以作为芍药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干旱是影响酒用糯高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培育抗旱品种,对高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50份酒用糯高粱资源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株高、穗长、茎粗、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产量,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茎粗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产量、穗粒数、分蘖数、单株粒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代表酒用糯高粱抗旱性84.2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产量、分蘖数、穗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穗长、茎粗和株高,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2份、Ⅱ级16份、Ⅲ级28份、Ⅳ级2份、Ⅴ级2份。除茎粗和分蘖数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结论】干旱胁迫对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D值为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筛选出成株期抗旱性强的酒用糯高粱材料分别为粱丰141-3和粱丰247-3,可为酒用糯高粱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可作为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简单、直观的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11份苦瓜种质为材料,于夏季高温下田间种植,在苗期和坐瓜初期分别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丙二醛、VC、POD、SOD等耐热性指标,综合评价其生理效应,并以此筛选出了耐热的苦瓜种质资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苦瓜种质对这8项耐热指标的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时期(苗期和坐瓜初期)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丙二醛、POD、SOD这6项指标的差异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则差异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可提取3个主成分,其中第1主成分为SOD、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第2主成分为可溶性糖和POD;第3主成分为可溶性蛋白和VC;它们对苦瓜耐热的贡献率和因子得分存在差异。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苦瓜在苗期和坐瓜初期的耐热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筛选出综合耐热性最好的种质1份、耐热性较好的种质8份、不耐热的种质2份。这为进一步开展苦瓜耐热种质创新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较好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开展不同类型玉米在花期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评价,并探求高温胁迫防御技术.[方法]以10个淮北地区常用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玉米花期高温为主处理,玉米品种为副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能力强的品种,并研究抗高温调理剂对...  相似文献   

20.
为综合评价陆地棉的耐盐碱性并筛选出关键鉴定指标,以90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不同品种萌发期、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受到胁迫,棉花下胚轴、株高、叶片数及第1片真叶面积降低,出苗率和叶片SPAD值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出苗率显著正相关,与下胚轴长、叶片数和第1片真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对90份品种的综合评价D值排序,军棉1号的D值最高,耐盐碱性最强;中棉所49的D值最小,耐盐碱性最弱。根据D值进行聚类,将90份品种划分为4类:强耐盐碱品种3份、中耐盐碱品种18份、弱耐盐碱品种52份和盐敏感品种17份。依据最佳回归方程筛选出4个关键鉴定指标:出苗率、叶片SPAD值、第1片真叶面积和株高,为棉花进行初步的耐盐碱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