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可造成大量蜜蜂幼虫死亡,导致蜂群断子、飞逃,严重时全场毁灭。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感染2~3日龄小幼虫,典型症状是幼虫封盖后3~4天不能化蛹,封盖前被感染的幼虫失去光泽,贴于巢房下半部,无臭味。患病幼虫体表完整,表皮内充满乳状液体,用镊子将病虫夹起,虫体为一个充满液体的囊袋状。2008年抚顺市发生中蜂囊状  相似文献   

2.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和“囊状蜂子”病,是阻碍中蜂生产的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染力。蜂群一旦感染,不用药物治疗很难自愈,给养蜂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尽快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患病蜂群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发生原因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现将长白山区黄色蜂种发病原因和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比健康的幼虫体表渗出液多,通过镜检可见流动的皮下渗出液。幼虫为5~6日龄,虫体前部边缘和顶部的表皮下…  相似文献   

3.
刘仕敏 《蜜蜂杂志》2010,30(2):30-30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一种令所有中蜂爱好者头痛的蜂病。该病一般不会感染成蜂,主要感染4~6日龄的幼虫。幼虫感染以后,虫体在  相似文献   

4.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5.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自1972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华蜜蜂主产区,成为饲养的中华蜜蜂毁灭性病害。虽然经40多年人工选育和自然进化,中蜂囊状幼虫病已不再具有毁灭性,但仍是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其感染13日龄幼虫,幼虫体内聚集大量的液体和病毒粒  相似文献   

6.
三、常见蜂病防治技术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1.危害特性:囊状幼虫病是蜜蜂的恶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虫,对成年蜂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在成年蜂体内繁殖,如工蜂头部的王浆腺内。西方蜜  相似文献   

7.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一提起中囊病的典型症状,很多养蜂书上都描述为"病死幼虫头尖上翘,用镊子夹出为囊袋状(见图1)。"我们发现,病情严重的蜂群,除此症状外,由于死幼虫多,工蜂清理不及时,死幼虫的身体会瘫软、塌缩在巢房壁的下部(巢脾为竖直方向,图2)。腐烂虫体无臭  相似文献   

8.
本市定地养蜂多数是老式养蜂,用木桶或挖墙洞饲养,以饲养中蜂为主,少数用活框蜂箱饲养。但总的来说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蜂群发生病虫害后,90%以上的蜂农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清楚是什么病,更不知道用什么药物治疗,最终导致蜂群死亡或整群飞逃,造成严重损失。危害中蜂严重的病害,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其次是下痢病,还有敌害。现就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经试验查明,中囊病病毒,可使1~2日龄幼虫感染,潜伏期5~6天,感病幼虫在5~6日龄时大量死亡。有的子脾,挑开刚封盖的巢房,可以看…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囊状幼虫病属于病毒病,初期幼虫表现为前端下垂,头部前端1/3处变得透明,分节明显;后期幼虫头部离开巢房壁,并且头部上翘,形似龙船。目前蜜蜂囊状幼虫病没有特效药物防治,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防控措施在蜂脾两侧放上草把,副盖上方加盖草帘子,达到增温、保温效果;适当撤脾,使蜂多于脾,通常1~3框蜂  相似文献   

10.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目前中蜂发展的最大障碍,湖南常桃一带活框饲养的中蜂越来越少。2009年《中国蜂业》第4期刊登了《补钙治疗中囊病效果好》一文,有些蜂友采用后收到一定效果,不再为养中蜂犯愁。经过几年实践,对患囊状幼虫病蜂群不同症状,单一靠补钙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根据观察和资料介绍,囊状幼虫病病症可分为三个类型,对不同病症的囊状幼虫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一,现介绍如下:一、囊状幼虫病类型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6,26(9):25-26
上世纪70年代首先暴发于我国广东,继而在南方大面积流行,导致上百万群中蜂毁灭的一种传染疾病——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本世纪初又在我国北方流行蔓延,患病蜂场几乎垮场,中囊病直接危害着我国及东南亚广大地区饲养的中蜂。由于没有特效药,中囊病对中蜂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意蜂等外来西方蜂种轻染囊状幼虫病并能自愈,表现出对囊状幼虫病毒的较强抗性。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发病快,易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在幼龄中蜂成蜂体内增殖而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工蜂的泌浆能力降低并携带病毒,诱使6日龄幼虫发病。患病幼虫封盖前呈尖头…  相似文献   

12.
<正>一、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感染中蜂幼虫,使其致病死亡,春夏季流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船形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大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  相似文献   

13.
蜜蜂囊状幼虫病,过滤病毒染发生,病死虫体为病原,具有极强感染性,一只虫体含病毒,能够毒害三千蜂,蜜蜂巢脾和蜂具,均可传染病流行。本病四季可常见,春秋季节发病重,幼虫感染此病毒,多数死亡六日龄,死虫直卧巢房底,头部翘起色黄棕,死虫房盖呈下陷,常被工蜂啮穿孔,发病初期死虫少,多为工蜂清除净。意蜂具有抵抗力,中蜂症状表现重,大片子脾全部死,极易引起群逃生,气温升高蜜源好,病情好转症状轻,有的病群能自愈,群势逐渐变旺盛。怎样防治此蜂病,提出措施供施行,其一经常行检疫,随时观察蜂群情,没有病情要预防,有病治疗莫放松;其二蜂群有病情,迅…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烂子病"等,严重的可致规模化中蜂场的中蜂全部死亡,该病发病快,涉及面广,给蜂农造成极大损失。2014年3-4月,正安县境内安场镇、碧峰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据抽查几个蜂场统计显示,发病蜂群占饲养蜂群总数的81。5%。笔者采取控制中蜂场转移流动,加强饲养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清除传染源,选育抗病蜂王繁育,结合中草药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5,(6):35-36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危害我国中蜂的发展,它传播速度快,一家有病传十家,一地有病传一片。中囊病应早发现,早隔离(5~8 km),早治理。扣王停产和培育抗病蜂种是关键。中囊灭1999年开始研制,下面简单介绍中囊灭制剂使用方法:一、成分介绍商品名:中囊灭,熏蒸剂,成分为酸类及多种复合制剂合成。用途:专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意蜂烂子病。中  相似文献   

18.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中蜂生产危害极大,我站根据广西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在我国南方大流行并造成巨大损失及危害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又重新在我国北方施疟,该病所到之处,许多蜂场许多城镇村落里的中蜂群严重感染,不论大群小群幼虫大量囊状死亡,蜜蜂弃巢飞逃几乎绝灭,许多善良的村民还没有弄清是怎一回事,就已经蜂死箱空一片狼籍。在本世纪初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新变种的适应性增强,传染力增大,破坏性更大。用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治病药物,用一些厂家生产的包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所谓新药,救治患病群无效,无能为力反而贻误了病情,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当今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毒在新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般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只描述过早先从蜜蜂分离出来的16种病毒。只有其中少数几种病毒对养蜂真正有问题,而大多数病毒对蜂群都不是致命的,这更给检测工作造成困难。囊状幼虫病病毒(SBV)和慢性麻痹病病毒(CPV)对西方蜜蜂为害最大。但囊状幼虫病对意蜂不是一种流行病。一般的蜂场,蜂群很少出现带典型外部症状的囊状幼虫病。1963年贝利通过感染试验证实,要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