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小反刍兽疫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也被人们称之为羊瘟,主要是由羊小反刍兽疫病毒传播引起的,表现为发热和腹泻。目前,河南地区多发羊小反刍兽疫,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对此必须对羊小反刍兽疫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防治方案,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疫病。羊小反刍兽疫分为最急性、急性与慢性型,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烧、流涕、烂嘴、腹泻等,还会伴有一些呼吸系统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羊死亡。通过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发病症状、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病死率,提升羊养殖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羊小反刍兽疫也被称之为羊瘟疫,主要是由于小反刍兽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发病速度快、传染性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羊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壮大,羊疫病发生率明显提升,其中以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程度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羊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是羊感染病毒所致,其在大范围传播与蔓延的同时,严重威胁羊的生命安全.为从根本上缩小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范围,促进羊养殖业发展,要明确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特点,并对该疾病采取综合性防控技术.基于此,对羊小...  相似文献   

5.
羊小反刍兽疫在养殖业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人们通常称之为羊瘟。羊小反刍具有发病快、发热、腹泻、口鼻排分泌物的特征,而且是一种发病率、致死率极高的兽疫病,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我国动物产品对外贸易,因此,羊小反刍兽疫病在我国被归为一类动物疫病。在羊养殖业过程中,加强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十分必要,所以,如何加强和推广防控技术成为养殖人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9)
正羊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诱发的山羊与绵羊等小反刍兽的高致病性传染病,高热、口炎、腹泻与肺炎等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随养羊产业规模扩大,羊小反刍兽疫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养殖户经济利润造成严重损失。加强羊小反刍兽疫防治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正小反刍兽医是一种急性病毒病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患上此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肺炎、发热等基本特征,此病能够通过空气进行直接传播,是危害较大的疫病,对羊等小反刍动物感染性较大,对畜牧养殖经济造成了较大威胁。本文以下主要对羊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治措施进行探析,对促进养殖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羊小反刍兽疫疫病的基本发病原理分析1.1病原分析羊小反刍兽疫主要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之后导致的传  相似文献   

8.
纪楠 《新农业》2024,(2):57-58
<正>羊小反刍兽疫是由于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疾病,又称为羊瘟,在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羊小反刍兽疫若发病,短时间内即可导致整个羊群发生高热、腹泻和肺炎等症状,会严重危害羊的身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应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群体主要多为一些小反刍动物,如绵羊、山羊等,当羊发生小反刍兽疫没有及时才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则会对羊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威胁羊的生命。基于此,本文从病理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分析了羊小反刍兽疫,对其发病症状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技术。以期为羊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造成的,严重危害小反刍动物的健康与生产。该病会造成羊只发热、腹泻、肺炎及口炎等症状,也被称作为羊瘟。该病的预防主要以免疫接种为主,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检疫,采取综合性防控技术。为了给养殖场疫病防控提供帮助,本文详细描述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并论述了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的意义,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羊是现在常见的牲畜种类之一,也是现在农民养殖的牲畜之一,但是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为农民的养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本文提出了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希望对农民养殖羊具有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扎实做好南通市羊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科学评估小反刍兽疫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按照《关于印发2019年南通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南通市7个县(市)区的435份血清样品和125份拭子样品用阻断ELISA和荧光RT-PCR试验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率为98.16%,所有县(市)区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阳性率均高于95%,且平均阻断率也达到89.32%,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样品,说明南通市的羊小反刍兽疫在动物疫病防控系统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逐步消灭羊小反刍兽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羊小反刍兽疫又称为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如果其爆发流行将对肉羊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小反刍兽疫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将造成重大损失,在生产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现将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4.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4,(11):40-41
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羊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增多、口腔糜烂、腹泻、肺炎为特征。山羊和绵羊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5.
<正>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症状和传播小反刍兽疫主要发生于绵羊、山羊等小型反刍动物,一般山羊发病比较严重。发病羊只出现41℃以上高温,并持续3~4天。病羊口和鼻中流出黏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先是出现充血,之后坏死糜烂。发病后期,羊只排出带血较稀粪便,并严重脱水,继而逐渐消瘦。该病通过患病羊只的呼  相似文献   

16.
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或假性牛瘟,是小反刍动物的传染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划定为A类传染病。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属于一类动物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广泛流行,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同程度的管理困难和经济损失,因此,要做好羊小反刍兽疫的鉴别、诊治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羊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羊患病后出现体温升高、腹泻不止、口鼻干燥等症状,山羊为该病的易感群体,绵羊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致死率高达6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了解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特点和主要症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利于降低养殖损失。  相似文献   

18.
羊小反刍兽疫作为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山羊和绵羊均可感染,但山羊易感性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0%和50%,因此,对羊只健康存在较大威胁,一旦发病后容易出现地方性流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羊小反刍兽疫病原特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检测、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以期更好的鉴别和防控羊小反刍兽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羊病频发,给养羊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危害羊群较重的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剖检变化及综合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介绍,供广大养羊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假性牛瘟,是由副黏膜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羊感染后表现为发热、腹泻、口炎、肺炎,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养羊生产威胁很大。一、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潜伏期4~5天,最长也可以达到21天。在雨季和寒冷季节容易爆发,并且传播速度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