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探讨湿度对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两种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湿度下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的饲养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45%~85%区间内,烟蚜茧蜂的羽化率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最高达96.67%;而菜蚜茧蜂的羽化率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最高羽化率达92.33%。烟蚜茧蜂在相对湿度85%时,寿命最长,约9.6 d;菜蚜茧蜂在湿度为75%时寿命最长,约6 d。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分别在相对湿度75%~85%和45%~55%时羽化率最高,分别为92%~95%和89%~92%。相对湿度为65%~85%时,烟蚜茧蜂寿命最长,可存活9 d。菜蚜茧蜂在湿度为75%时存活时间最长,约6 d。两种蚜茧蜂在同一湿度下,雌雄寿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是为了弄清不同温度、不同僵化天数以及冷藏时间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目的在于找出烟蚜茧蜂最适冷藏条件.实验在不同温度(2,3,4,5,6℃)下冷藏不同僵化程度(僵化1,2,3,4,5d)的烟蚜茧蜂僵蚜5,15,25d.结果显示:随冷藏时间的延长烟蚜茧蜂的羽化率逐渐降低.僵化3d的僵蚜更耐冷藏,5℃较适合烟蚜茧蜂低温冷藏.6℃时有部分虫体在冷藏过程中羽化.冷藏期为5,15,25d时,最长可分别存活9.43~9.92,7.97~8.45和5.08~5.85d.结果表明:烟蚜茧蜂最适宜在僵化3d时,于5℃冷藏.  相似文献   

3.
湿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及成蜂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模化繁殖和利用烟蚜茧蜂,研究了湿度对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及成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均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湿度过高反而下降。相对湿度为45%~65%时,羽化率显著升高;湿度为75%和85%时,羽化率最高;而湿度为95%时,羽化率反而下降。湿度为45%和55%时,成蜂存活时间较短;湿度为75%和85%时,成蜂寿命最长;而湿度为95%时,寿命反而缩短。雌雄成蜂的平均寿命均遵循以上规律。同一湿度下雌雄成蜂的寿命无明显差异。不同湿度下,未羽化烟蚜茧蜂的死亡虫态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本地温室内2种优势寄生蜂烟蚜茧蜂和菜少脉蚜茧蜂对桃蚜的控害潜能,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研究了2种蚜茧蜂和桃蚜的繁殖、寿命和子代性比等生物学特性,并编制了寄主和寄生蜂的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蚜茧蜂的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烟蚜茧蜂雌蜂寿命长于菜少脉蚜茧蜂; 2种蚜茧蜂的逐日产卵量在羽化第2日达到高峰(烟蚜茧蜂:67.70粒;菜少脉蚜茧蜂:52.95粒),随后逐日下降;烟蚜茧蜂和菜少脉蚜茧蜂单雌平均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烟蚜茧蜂:332.2粒/雌;菜少脉蚜茧蜂:218.9粒/雌),产卵历期也存在显著差异(烟蚜茧蜂:8.0 d;菜少脉蚜茧蜂:6.4 d);母蜂日龄对子代雌性比有显著影响,且在相同日龄条件下,菜少脉蚜茧蜂的子代雌性比高于烟蚜茧蜂;通过比较2种蚜茧蜂与桃蚜的生命表参数发现,蚜茧蜂r_m和R_0值均明显大于害虫。综上表明, 2种蚜茧蜂对桃蚜的寄生能力强,繁殖速率高,种群增长速率均优于桃蚜,对桃蚜表现出较好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僵蚜最适冷藏发育期、冷藏温度及僵蚜产品长效冷藏方法,为提高烟蚜茧蜂产品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僵化1~4d僵蚜分别置于1、3和5℃下进行低温冷藏,比较低温对不同发育期僵蚜羽化率的影响;收集僵化2~3d僵蚜,分别制成僵蚜盒和僵蚜叶片盒,并进行不同外包装处理,比较僵蚜盒和僵蚜叶片盒冷藏后僵蚜的羽化率;测定低温冷藏7、12、17、22、27和32 d僵蚜羽化的雌蜂平均寿命及对烟蚜的寄生量,比较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成蜂寿命和产卵能力的影响.[结果]在1℃下冷藏,僵蚜羽化率最低;5℃下冷藏期间僵蚜大量羽化;3℃下冷藏,僵化2 d僵蚜的羽化率均高于其他发育阶段僵蚜,至冷藏30 d时僵蚜羽化率仍达57.34%,其次为僵化3 d僵蚜.僵蚜盒密封保湿和僵蚜叶片盒有效冷藏期分别为17和27 d;冷藏后雌蜂寿命为4.33~4.83 d,对烟蚜茧蜂的寄生量为81.36~87.78头/株,与未冷藏雌蜂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僵化2~3 d僵蚜在3℃下进行冷藏为宜;僵蚜叶片盒有效冷藏期比僵蚜盒长,但冷藏僵蚜盒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雌蜂的寿命及产卵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变温对烟蚜茧蜂低温贮藏存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明确变温对烟蚜茧蜂低温存活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僵蚜经低温贮藏后羽化率的差异,寻找烟蚜茧蜂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最适条件及寄主。【方法】以烟蚜和麦二叉蚜僵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变温(4℃ 22 h/20℃ 2 h,4℃ 46 h/20℃ 2 h,4℃ 70 h/20℃ 2 h)处理后,比较烟蚜茧蜂羽化率、雄虫比和后足胫节长度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变温处理的僵蚜与恒定低温(4℃)处理相比,烟蚜茧蜂的羽化率有所提高,寄主为烟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 22 h/20℃ 2 h(T1)处理2周后最高,为78.33%;寄主为麦二叉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 46 h/20℃ 2 h(T2)处理1周后最高,为68.33%。雄虫比变化不显著,均在0.3—0.5。低温贮藏后,寄主为烟蚜的僵蚜羽化率略高于麦二叉蚜,且雄虫比和后代蜂雌雄蜂后足胫节长度差异不显著。【结论】变温处理后的烟蚜茧蜂羽化率高于恒定低温,且变温与恒低温贮藏后雄虫比例均比雌虫比例低。变温贮藏技术更适于烟蚜茧蜂的繁殖与释放。  相似文献   

7.
烟蚜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蚜虫宽缘金小蜂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需10~12d.雌雄性比为1.9∶1.0.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可进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产卵量为162~335粒,平均223.7粒,其产卵量随雌蜂寿命的延长而增加.成蜂取食寄主体液的寿命可达24d.在烟田重寄生率最高达37.86%,其种群数量的高峰期仅晚烟蚜茧蜂5d,是制约烟蚜茧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度、营养对寄生金纹细蛾的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发育和寿命的影响。【方法】于相对湿度(70±5)%、光照14/10(L/D)条件的人工气候箱中,在10,15,20,25℃的温度条件和混合糖液(V(300 g/L葡萄糖)∶V(300 g/L果糖)∶V(300 g/L蔗糖)=1∶1∶1)、10%蜂蜜水、5%蜂蜜水、清水的营养条件下,研究温度对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发育、羽化以及温度、营养对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丝角姬小蜂蛹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温度在15℃以上时,茶细蛾绒茧蜂蛹历期在30 d以下;温度低于15℃时,其对茶细蛾绒茧蜂蛹的发育有抑制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的羽化率均表现为25℃>20℃>15℃>10℃,在25℃时丝角姬小蜂的羽化率达到(93.33±3.33)%,温度低于15℃时其羽化率低于50%;低温能延缓茧的发育,但不会导致茶细蛾绒茧蜂在蛹期死亡。不同温度条件下,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成虫寿命长短均依次表现为10℃>15℃>20℃>25℃;不同营养条件下,2种蜂成虫寿命均表现为混合糖液>10%蜂蜜水>5%蜂蜜水>清水;温度和营养对丝角姬小蜂寿命的影响未表现出交互作用,而对茶细蛾绒茧蜂寿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金纹细蛾天敌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的发育、羽化随温度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其寿命与温度、营养关系密切,在10℃下饲喂葡萄糖、果糖、蔗糖混合糖液有利于延长2种蜂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贵州开阳烟区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阳烟区,对烟蚜茧蜂繁殖技术及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技术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繁蚜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时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 d后,数量可达到初始接蚜量的872倍;固定蜂蚜比条件下,单株蚜量对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有影响,单株蚜量较低时,初期烟蚜被寄生率较高;田间释放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且放蜂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烟蚜茧蜂僵蚜球出蜂孔直径和孔数与烟蚜茧蜂羽化、成活等的关系,为烟蚜茧蜂僵蚜机械化、规模化释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僵蚜球出蜂孔直径大小、孔数等参数对僵蚜羽化率、死亡率及散落率的影响。【结果】僵蚜球出蜂孔直径对僵蚜的有效羽化率、死亡率和散落率有显著影响,僵蚜球直径为2.6mm,出蜂孔直径为1.5mm时,有效羽化率最高,为63.17%;随着孔数增加,有效羽化率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而对散落率的影响不显著;孔数为15个和20个的处理有效羽化率最高,分别为67.33%和70.00%;死亡率最低,分别为5.04%和4.19%。【结论】僵蚜球直径为2.6cm,僵蚜装填量为200头,僵蚜球出蜂孔直径为1.5mm,出蜂孔孔数为15~20个时,僵蚜球烟蚜茧蜂羽化率可达67.33%~70.00%,适合田间投放。  相似文献   

11.
 为对丽江滇西高原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作出评价和适合当地提供基础,采用蜂蚜同接技术,在18个简易温室塑料小棚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并进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1)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d后与20d后,数量分别达到接蚜时的10倍与20倍,寄生率为7.83%与9.15%。在烟蚜繁殖的同时,寄生蚜数量也在增加,且寄生率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为单株饲养烟蚜茧蜂创造条件。(2)接蚜15d,烟蚜数量达到994头/株,是接蚜时的8倍,僵蚜数量61头/株;接蚜20d,烟蚜达到1344头/株,是接蚜时的11倍,僵蚜数量284头/株。烟蚜的快速繁殖为烟蚜茧蜂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同时,烟蚜茧蜂的繁殖能力也相当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求。(3)放蜂烟田比对照烟田少使用农药3次,生物防治效果显著,达82%,农药施用金额平均减少4.12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6种寄主植物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的能力,筛选出更多适宜繁殖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为烟蚜茧蜂低成本规模化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茄科龙葵、云烟203、野生烟G80,十字花科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以及旋花科空心菜作为烟蚜繁殖寄主植物,分别设10次重复,接蚜后每5 d调查1次单株蚜量,共调查4次;于接蜂30 d后调查僵蚜量、寄生蚜量和正常蚜虫量,并对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烟蚜茧蜂羽化率、雌性比、寿命和后足胫节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从繁蚜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均可作为繁育烟蚜的理想寄主植物,其中以云烟203和龙葵的繁蚜效果最好,接蚜后第20 d的蚜量分别为3153.90和3369.80头/株,野生烟G80、空心菜、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繁蚜效果次之;以空心菜的繁蚜速度最快,接蚜后15 d繁蚜量即超过2000.00头/株.从繁蜂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上僵蚜量最高的是云烟203,达2081.90头/株,野生烟G80次之,僵蚜量为1805.60头/株,空心菜的僵蚜量最少,为1261.40头/株.各寄主植物上繁育的僵蚜羽化率以龙葵最高,为92.00%,显著高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云烟203、野生烟G80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次之,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小白菜和空心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4.00%和69.00%;6种寄主植物中除空心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较低外,其他5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均较高,在65.00%左右,5者间无显著差异;各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寿命存在一定差异,且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其中以龙葵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峰寿命最长,显著长于其他4种寄主植物;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均显著长于雄蜂,不同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雄蜂后足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以小白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最短,为0.75 mm,显著短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结论]龙葵和樱桃萝卜可替代烟草类寄主植物用于繁蚜繁蜂.  相似文献   

13.
桑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螟绒茧蜂(Apanteles heterusiae Wilkinson)是桑螟幼虫的重要寄生蜂之一.本文报道了该蜂的自然寄生率、羽化、交配、产卵、繁殖、发育等生物学特性.根据2000~2002年的调查研究,该蜂自然寄生率平均为16.8%.在自然条件下,成蜂的寿命为1~3 d,平均2.2 d;羽化后喂饲15%的蜜糖水,寿命则为7~18 d,平均14.2 d.此寄生蜂单寄生于桑螟1~2龄幼虫,在杭州实验室条件下饲养繁殖,1年可发生6代.其发育历期受温度的影响,在24.0 ℃和25.3 ℃时,从卵发育至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15.3 d和13.5 d.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烟株不同叶位接蚜与接蚜量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魏家屯村烤烟育苗基地繁蚜繁蜂四连体大棚内进行试验,探讨在烟株下部、中部、上部分别接蚜20、40、60头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蚜30 d后,接蚜部位在上部叶且接蚜量为20头/株时烟蚜繁殖量最大,接蚜部位在中部叶且接蚜量为60头/株时烟蚜繁殖量次之。接蜂10 d后,接蚜部位在烟株下部叶的烟蚜茧蜂繁育量达到最大值;接蜂25 d后,接蚜部位在烟株中部和上部叶的烟蚜茧蜂繁育量达到最大值;接蜂30 d后,接蚜部位在上部叶且接蚜量为20头的烟蚜茧蜂繁育量最大。接蚜在烟株的下部叶对烟株生长的影响最小,接蚜量越少对烟株的生长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防治烟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烟蚜茧蜂对防治烟蚜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温室小棚培养烟蚜茧蜂,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要;放蜂7、14、28 d后处理Ⅰ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处理Ⅱ和处理Ⅲ的45.5%和42.8%、31.6%和22.0%、39.2%和5.7%;放蜂7 d后平均防效为32.0%,随后防效逐渐上升,放蜂35 d后平均防治效果达83.0%。这说明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一种十分稳定、有效的方法,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不同龄期烟蚜(Myzus persicae)寄生的偏好,观察了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行为和不同龄期烟蚜被寄生后的子代烟蚜茧蜂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烟蚜茧蜂成功寄生4龄烟蚜和成蚜需要的寄生次数分别是1、2、3龄烟蚜的4.15、2.33、1.46倍和3.77、2.12、1.33倍,成功寄生3龄烟蚜需要的寄生次数分别是1、2龄烟蚜的2.83、1.59倍,低龄期烟蚜(1龄和2龄)更容易被寄生,寄生高龄烟蚜(3、4龄烟蚜和成蚜)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烟蚜茧蜂选择给予1、2、3、4龄烟蚜和成蚜的寄生次数占比分别为6.69%、12.21%、26.29%、33.47%和21.21%,其对高龄期烟蚜的寄生次数比例超过80%,说明烟蚜茧蜂更偏好于选择寄生高龄烟蚜。烟蚜龄期不影响子代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寿命和性比,但1龄烟蚜繁育的子代雌蜂体型显著小于3、4龄和成蚜,2、3龄烟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分别为89.17%和91.14%)比1、4龄和成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分别为77.78%、87.56%和81.85%)高,相对而言,中间龄期烟蚜(2、3、4龄)更利于子代烟蚜茧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18.
烟蚜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主要害虫,通过人工繁殖烟蚜培育蚜茧蜂后将蚜茧蜂释放到烟田中防治烟蚜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为提高人工繁育烟蚜技术水平,为繁殖蚜茧蜂创造更好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接蚜量和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试验,以期明确适宜的接蚜量及繁蚜棚温湿度。试验结果表明:30头/株为最佳接蚜量,既能节约种蚜又能达到最好的繁殖效果;繁蚜棚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最有利于烟蚜繁殖。  相似文献   

19.
食物对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糖类对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以葡萄糖、蜂蜜、砂糖等3种食物作为试验材料,对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的砂糖水饲喂利于延长烟蚜茧蜂的寿命,并显著高于25%的葡萄糖水和蜂蜜水;成蜂寿命随着砂糖水浓度的升高而延长,5%和15%的砂糖水差异显著,并显著低于25%、35%和45%的砂糖水,但是后三者无显著差异;5%蔗糖水、5%果糖水与5%砂糖水对成蜂寿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5%麦芽糖水和5%乳糖水显著低于5%砂糖水。45%的砂糖水饲喂成蜂,雌雄寿命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25%的砂糖水可节约繁蜂成本,是较好的补充食物。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切割潜蝇茧蜂发育、生殖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35℃范围内的5个温度下测定了温度对切割潜蝇茧蜂的个体发育和种群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发育历期均有显著影响,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模型与线型日度方程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该蜂发育的进度,但Logistic曲线方程模型优于线型日度方程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估算,求得切割潜蝇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126℃,有效积温为379.12(度.日);同时,寄生率(Y)和温度(x)呈抛物线曲线关系,每雌平均寄生率在25℃左右达最大值21.5%;在适温区内,成蜂种群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结合不同繁蜂温度条件下的性比情况,建议室内繁蜂以25℃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