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14年锡林浩特草原返青期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3):63-67
草原返青期是指在温度和水分条件达到适宜状态时,牧草开始萌发、变绿、生长的时间。通过监测草原返青期不仅可以预测年度草原植被长势及产量,还可为草原管理部门合理安排季节畜牧业生产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区作为典型的研究区,采用非对称高斯函数对2007—2014年该区NDVI时间序列滤波,采用动态阈值法对该地区返青期的变化和3—4月份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的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4年锡林浩特草原区各返青期总体为提前趋势,但受到地理区位的影响,东南部区域表现为提前,而西部返青期延后;相对于3—4月份累计降水量,返青期的变化更易受到该时间段平均气温的影响,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返青期的提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以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在8月中旬牧草生长盛期,共布设261个样地,从草原植被长势、生产力状况、退牧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等方面,通过地面监测获取草原植被与生态状况信息,定点拍摄反映草原植被生长情况的景观和样方照片,经测算分析,2020年呼伦贝尔草原植被长势总体偏好,草原生产能力提高,退牧还草工程区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蒙古植被返青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方法】基于1982—2013 年GIMMS NDVI 3g 数据,使用累积NDVI 的Logistic 曲线曲率极值法,线性趋势分析方 法,对内蒙古地区(除去荒漠植被稀少区)32 年间植被返青期进行识别和提取,分析内 蒙古植被返青期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的返青期对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 【结果】(1)内蒙古植被返青期开始在4 月26 日至5 月23 日之间。(2)在1982—2013 年间 内蒙古植被返青期总体呈现推迟趋势,以2010 年为转折点,转折点之前返青期没有明显的 提前或推迟的现象;转折点之后,返青期呈现逐年推迟趋势。(3)内蒙古植被返青期与气象 因子的关系:4 月植被返青期与温度呈现负相关的面积占72.5%,4 月植被返青期和降水呈 现负相关的面积占55.9%,由此得出4 月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都会促进返青期提前。与降水 相比,返青期与温度的相关程度更高。(4)不同植被类型的返青期与温度、降水的相关关系: 森林区的返青期与4 月温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通过了0.01 显著性检验水平。草地区的返 青期与4 月降水增加的相关性通过0.01 显著性检验水平。【结论】通过研究内蒙古植被返青 期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植被返青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指 导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吉粳809     
为准确掌握呼伦贝尔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呼伦贝尔市组织开 展了2014 年全市草原监测工作,重点监测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生产力、利用状况、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成效等。  相似文献   

5.
<正>草地植被是自然界重要的天然植物之一,是地球人类生存环境中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因畜牧业的发展导致许多草原都出现了超载过牧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草原退化严重。新疆阿勒泰地区就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也是新疆的重点牧区之一,对此,本文将针对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阿勒泰在新疆地区具有分布广泛的天然生态屏障,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全地区草原总面积为1.48亿亩,占全地区土  相似文献   

6.
汪治桂  王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70-2872,2875
[目的]探讨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垂穗披碱草返青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方法]通过利用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内合作和玛曲农气观测站的牧草观测资料及同期的降水、气温、积温等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分析该区垂穗披碱草返青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该区内,合作站垂穗披碱草返青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其提前趋势为15.5 d/10a,但玛曲站返青期的年际变化不大。垂穗披碱草的返青与温度的关系随地理位置的不同有明显差别,位于高原边坡地带合作站的该草返青期与热量条件之间有密切联系,初春气温上升导致返青期提前;秋季降水量多可致使垂穗披碱草返青期提前,反之则偏迟。[结论]该研究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被物候信号能够反映温度和降水等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对理解植物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植物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应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区为辽宁朝阳、阜新,内蒙古赤峰、通辽,采用非对称高斯函数对2000—2015年研究区MODIS MOD13Q1 NDVI数据重建,提取辽蒙交界地区植被的物候信息——返青期和枯黄期。结果表明,辽蒙农牧交错带植被返青期在16年间表现为明显提前的趋势,赤峰市和朝阳市植被返青期整体呈显著提前,通辽市和阜新市植被返青期呈微弱提前;研究区内植被枯黄期发生变化区域较少,仅赤峰市和通辽市呈微弱延后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兴海县及类似地区牧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9-2020年三江源地区兴海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天然牧草返青期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构建返青期预测模型。【结果】1999-2020年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返青期随年代延长呈不显著的推迟趋势;西北针茅牧草平均返青期为4月12日,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达33 d;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日期与3月中旬和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1-4月各旬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与3月中旬平均气温关系模型为y=97.53-1.916T3中,模型预测牧草返青期与实际值误差6~8 d。【结论】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原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以3.2d/10a的气候倾向率呈不显著推迟趋势,建立的返青日期预测模型可为及时、准确地开展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以喀纳斯景区为龙头的旅游业在短短几年中成为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一、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以喀纳斯为龙头,以乌伦古湖和白哈巴开发为重点,以阿勒泰市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以其他各县特色景点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举全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章论述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马铃薯甲虫防治原则、特征和生活史、寄主范围、危害情况、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技术。1防治原则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控原则。2马铃薯在阿勒泰地区种植情况阿勒泰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比较适易种植马铃薯,所以,马铃薯在阿勒泰种植历史较长,近几年地区与马铃薯甲虫为害有加重的趋势,使马铃薯的种植情况呈下降趋势,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对气候响应的滞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植被驱动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以1982-2015年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及气象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滞后系数探讨内蒙古地区荒漠草原NDVI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性。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NDVI、降水、气温和太阳总辐射年内变化都是单峰型。8月草原NDVI值达到最大,NDVI值年内变化不明显;降水也是8月达到最大;气温和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2)从草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来看,气候因子对草原NDVI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降水>太阳辐射>气温。3)荒漠草原生长季植被的 NDVI与气候的滞后性分析表明,5-9月NDVI与降水相关关系显著,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4月NDVI与1-4月的降水不显著,降水不是草地返青的主导气候因子;6-9月草原NDVI与气温成负相关,滞后时间为0~1个月。4-5月草原NDVI与气温成正相关,该季气温的回升是植被返青的关键因子;6-9月草原NDVI与太阳辐射成负相关,滞后时间为1个月。5月草原NDVI与太阳辐射成正相关,滞后时间为1个月;4月NDVI与1-4月的太阳辐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希永 《农村科技》2012,(11):54-55
草原监测是掌握草原资源状况,测算工程效益,分析草原灾害损失,评定草原生态状况的系统工程。加强草原监测工作,做到底数准、情况明、趋势清,是保护建设和利用草原的前提条件。一、前期准备1.明确责任机构开展草原监测工作要落实专门的组织机构及其担负的责任,开展草原监测工作的部门,要具体落实责任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草地狼毒的发生、危害情况,结合当前青海草地草畜矛盾、地劳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在狼毒返青期,采用螺丝钻破坏狼毒根系的生长点,进行人工防治而不破坏草场植被;狼毒初花期使用48%盖灌能乳油3000ml.hm-2进行化学防治,对植被牧草安全,防除狼毒效果达90%以上,翌年灭除狼毒返青率为零。  相似文献   

14.
草原植被驱动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以1982-2015年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及气象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滞后系数探讨内蒙古地区荒漠草原NDVI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性。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NDVI、降水、气温和太阳总辐射年内变化都是单峰型。8月草原NDVI值达到最大,NDVI值年内变化不明显;降水也是8月达到最大;气温和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2)从草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来看,气候因子对草原NDVI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降水太阳辐射气温。3)荒漠草原生长季植被的NDVI与气候的滞后性分析表明,5-9月NDVI与降水相关关系显著,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4月NDVI与1-4月的降水不显著,降水不是草地返青的主导气候因子;6-9月草原NDVI与气温成负相关,滞后时间为0~1个月。4-5月草原NDVI与气温成正相关,该季气温的回升是植被返青的关键因子;6-9月草原NDVI与太阳辐射成负相关,滞后时间为1个月。5月草原NDVI与太阳辐射成正相关,滞后时间为1个月;4月NDVI与1-4月的太阳辐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草原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草原生态状况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实施成效,为指导草原合理利用和科学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呼伦贝尔市草原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做好草原监测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阿勒泰地区硬蜱区系分布和群落结构.[方法]按照地理生态区划和不同生境类型选择阿勒泰地区6县1市7个生境类型32个调查位点进行蜱种类标本的采集和数量调查,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计算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性,研究其群落组成结构.[结果]阿勒泰地区共采获硬蜱4 544枚,隶属4属15种,其中地面游离蜱1 550枚,占总蜱数的34.11;;动物寄生蜱2 994枚,占65.89;.以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 Olenev,占34.64;)和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占26.45;)为优势种群.[结论]阿勒泰地区蜱类物种丰富、分布区域广泛,但不同地理景观和生境类型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聚类法的耕地质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土地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2012年阿勒泰市各乡镇关于耕地质量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造成阿勒泰市各乡镇耕地质量差异性的原因.[方法]运用MATLAB不同聚类方法对阿勒泰市各乡镇的耕地质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选取符合阿勒泰市各乡镇耕地质量情况的分析方法.[结果]根据限制性因素对阿勒泰市各乡镇的耕地质量分类进行分析,得到四种分类结果.[结论]通过耕地质量研究,查清阿勒泰市耕地位置、范围和面积,全面掌握阿勒泰市耕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为提高阿勒泰市各乡镇耕地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阿勒泰市历史气象资料,通过对试种区与原种区罗布麻物候期的表现及阿勒泰市罗布麻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为期3a的对比观测,在归纳分析阿勒泰市种植罗布麻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基础上,指出阿勒泰市适合规模化种植罗布麻,提出了预防、降低损失的气象服务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罗布麻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 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20.
戴应龙  唐伟  王飒  葸杰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18-119,122
依托3S技术,2006—2011年对宁夏南部山区退牧还草后的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植被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6年的定点监测。主要监测内容有草原资源生态状况、植被状况。监测和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分析了监测调查区的天然草原植被发生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