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宜种植的木薯种茎长度,为我国木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华南205木薯为试材,设5.0、10.0、15.0、20.0和25.0 cm5个种茎长度处理,以相同密度(1.0 m×1.0 m)进行种植,调查各处理的出苗率、株高、茎径、块根的薯长和薯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及单位面积产量,测定块根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因素(种茎环剥、移栽)田间试验,动态观测了华南205木薯地上、地下部的各项指标,分析了移栽和环剥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苗期移栽处理的茎叶重、根重高于不移栽处理,环剥处理的环剥口根有所生长,导致总根数高于不环剥处理;在块根膨大初期,移栽种植的茎叶重依然有优势,移栽和环剥处理的总根数均比正常种植的有所增加。收获时移栽处理的株高、茎粗、种茎顶部和基部的块根数较不移栽处理均增加了,且总块根数增加了1.2条/株,但种茎基部的块根重和单薯重较不移栽处理显著降低。环剥比不环剥处理的种茎基部的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减少,但种茎顶部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增加。各处理间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差异不显著,移栽和环剥对部分指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种茎环剥和移栽对木薯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因素(种茎环剥、移栽)田间试验,动态观测了华南205木薯地上、地下部的各项指标,分析了移栽和环剥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苗期移栽处理的茎叶重、根重高于不移栽处理,环剥处理的环剥口根有所生长,导致总根数高于不环剥处理;在块根膨大初期,移栽种植的茎叶重依然有优势,移栽和环剥处理的总根数均比正常种植的有所增加。收获时移栽处理的株高、茎粗、种茎顶部和基部的块根数较不移栽处理均增加了,且总块根数增加了1.2条/株,但种茎基部的块根重和单薯重较不移栽处理显著降低。环剥比不环剥处理的种茎基部的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减少,但种茎顶部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增加。各处理间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差异不显著,移栽和环剥对部分指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在施氧化钾(K2O)300 kg/hm2的水平下,分别在种植前作基肥、苗期作苗肥和结薯期作结薯肥3个不同时期施用,探讨不同时期施钾对木薯淀粉合成关键活性和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施钾块根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其次是种植前施钾,再次是结薯期施钾。木薯不同时期施钾对块根蔗糖、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苗期施钾更有利于提高块根的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木薯不同时期施钾的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有显著差异,苗期施钾对提高块根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游离态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淀粉分支酶(SBE)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效果最好。可见,木薯苗期施钾不仅能有效促进木薯生长,还能提高木薯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5.
种茎种植方式及芽向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205木薯为材料,开展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植后2个月调查各小区的成活株数,收获时调查各小区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芽向均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种植方式的影响大于芽向;平放比斜插增产鲜薯22.5%、薯干19.9%、淀粉17.6%,鲜薯和薯干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不同芽向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芽眼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向南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34.1%、薯干38.0%、淀粉42.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平放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南向东向北向西,为逆时针趋势,向南处理比向西增产鲜薯40.82%、薯干42.68%、淀粉44.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斜插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东向南向西向北,为顺时针趋势,向东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50.02%、薯干60.94%、淀粉71.80%,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华南205木薯为材料,开展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植后2个月调查各小区的成活株数,收获时调查各小区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芽向均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种植方式的影响大于芽向;平放比斜插增产鲜薯22.5%、薯干19.9%、淀粉17.6%,鲜薯和薯干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不同芽向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芽眼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向南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34.1%、薯干38.0%、淀粉42.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平放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南>向东>向北>向西,为逆时针趋势,向南处理比向西增产鲜薯40.82%、薯干42.68%、淀粉44.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斜插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东>向南>向西>向北,为顺时针趋势,向东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50.02%、薯干60.94%、淀粉71.80%,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木薯又称南洋薯、木番薯、树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疮疡、瘀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肿痛、疥疮、顽癣等症。块根富含淀粉,可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及葡萄糖等。但根、茎、叶内均含氰基甙,不宜生食,必须用水久浸,并煮熟以清除毒性。木薯于19世纪引入中国,在长江以南种植。近几年木薯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福建本地木薯主栽品种的适宜栽培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了木薯品种(A)、扦插方式(B)和追肥方式(C)三因素三水平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平放、斜插、竖插的出苗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株高、茎径、株型等生长趋势一致;不同扦插方式和施肥方式对株高、茎径影响不大,但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差异大,且品种是影响木薯地上部性状的主要因素;不同扦插方式对块根分布影响较大,平放、斜插块根水平分布,竖插块根垂直分布,其薯径表现差异小,而薯长表现差异大;各处理产量表现差异较大,为40.40~50.70t/hm2。综合生产实际,‘GR911’‘NZ199’产量表现较好,‘SC205’产量表现较差,优先选择组合‘GR911’平放种植、追肥条施及‘NZ199’斜插种植、追肥穴施,其次为‘GR911’斜插种植、追肥撒施。  相似文献   

9.
源库关系调控对木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物理摘除木薯叶片和薯块的方式调控其源库关系,研究不同源库条件下木薯的株高、茎粗、茎重、薯重、薯块数、淀粉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摘叶后木薯产量与摘叶数量呈显著负相关;摘叶后株高与摘叶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木薯定植90 d及以前摘叶处理块根数显著减少,而120 d及以后无显著影响;木薯定植150 d及以后摘薯,木薯产量与摘薯数量呈正相关,木薯定植120 d及以前处理无显著影响;木薯定植120 d及以前摘薯处理薯块数显著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准,木薯定植150 d及以后摘薯处理与块根数无显著关系;木薯薯重、薯块数、收获指数与茎重、薯块数、茎粗、薯块数、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种茎种植法及芽向对华南205木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茎不同种植法对华南205木薯的产量及经济性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平放种植法略优于斜插种植法;种茎芽眼方向对木薯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表现为芽眼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当采用平放种植法时,木薯产量表现为种茎芽眼向南>向西>向北>向东;当采用斜插种植法时,产量表现为种茎芽眼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因此,建议采用起垄、平放、种茎芽眼向南的木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茎不同种植法对华南205木薯的产量及经济性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平放种植法略优于斜插种植法;种茎芽眼方向对木薯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表现为芽眼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当采用平放种植法时,木薯产量表现为种茎芽眼向南>向西>向北>向东;当采用斜插种植法时,产量表现为种茎芽眼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因此,建议采用起垄、平放、种茎芽眼向南的木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和花生品种贺油12号为材料,采用木薯宽窄行间作花生法,设置木薯种茎芽眼朝向东、南、西、北共4个处理,其中芽眼朝向东和向西处理属于东西行向,芽眼朝向南和向北处理属于南北行向,研究木薯种茎行向及芽向对木薯花生间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行向处理木薯的鲜薯和淀粉产量比东西行向处理的高10.7%、10.1%,东西行向处理的花生荚果产量比南北行向处理的高8.4%;芽向处理木薯的鲜薯、淀粉产量排序均为种茎向北最高,其次为向南和向东,向西最低,向北处理木薯的鲜薯和淀粉产量比向西处理的高20.5%、19.7%;花生荚果产量排序均为种茎向西处理最高,其次为向南和向东处理,向北处理的最低,向西处理的荚果产量比向北处理的高19.3%。综合分析认为,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更利于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更利于提高花生产量,花生行北侧或西侧的木薯的鲜薯产量和淀粉量比南侧或东侧的高,木薯行南侧或西侧的花生荚果产量比北侧或东侧的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茎粗加大,茎长和节间长度显著变短,生长势旺盛;野生型茎和根系为紫色,突变体茎和根系颜色分别为绿色和白色;突变体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野生型薯皮、薯肉均为紫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666.0、536.7 mg/kg,突变体薯皮和薯肉颜色分别为白色和黄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5.3、11.2 mg/kg,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块根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野生型,块根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块根食味品质评分为8.9分,显著高于野生型,味粉甜,有板栗香味,粗纤维较少。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水平对木薯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木薯源库关系的影响,旨在为木薯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开展田间试验,以辐选01(FX01)和华南124(HN124)为材料,设6个不同施氮水平(0,18,36,72,108,144 kg N·hm-2),分析施氮水平对不同品种木薯总生物量、块根产量、块根形态特征、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及薯茎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总生物量、块根产量、块根根数、根长、块根直径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施氮水平对总生物量、块根产量、块根形态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二元二项式方程对施氮水平与块根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FX01和HN124的最高块根产量(干重)分别为854.6和681.2 g·plant-1,最适施氮水平约为72~75 kg·hm-2。薯茎比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两者关系可用二元三项式方程进行模拟,FX01和HN124的薯茎比分别在29~86 kg·hm-2施氮水平、47~94 kg·hm-2施氮水平达到源库平衡期,此时薯茎比约为3.2。因此,氮肥水平对木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有显著影响。低氮使源叶生长不足,过量施氮又引起生长过旺、块根分化受抑,从而使源库失衡导致减产。适当施氮水平既促进源叶生长又促进块根分化与增粗,有利于源库关系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木薯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畦双行木薯种茎平插种植的最佳配置方式,以‘华南11号’木薯为试验材料,采用2种株位即种茎相对或交错位置,3种茎向即种茎插入方向为正对向(种茎与畦边成90°)、斜顺向(同向45°)、斜反向(一侧45°,另一侧135°),共6个处理组合,研究对木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鲜薯、薯干、淀粉的理论产量作用力,表现为株位株位×茎向茎向;比较2种株位的木薯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交错优于相对;比较3种茎向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表现为斜顺向正对向斜反向,顺向优于反向;比较6个处理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均没有显著差异,以交错斜顺向最高,分别比对照(相对正对向)增产11.9%,10.6%,9.5%,交错正对向次之,分别比对照增产8.3%,7.9%,7.5%。建议在双行平插种植木薯时,采用交错斜顺向和交错正对向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种茎斜切。水薯块根由幼根发育而成,斜切种茎增加了切口和外露皮层的面积,提高了幼根数目和成薯率。斜切方法:在木薯种茎下端,用利刀斜切成马耳形。要选择品种优良、粗壮、节密的种茎作种,每条种茎长20-30厘米,并应有5-6个芽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木薯生物量、产量性状的影响,为优化木薯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采用4种株行距配置方式:等株行距种植(A:0.8 m×0.8 m)、宽行窄株种植(B:1.0 m×0.6 m,)、宽窄行种植[C:(1.0+0.6)m×0.8 m,D:(1.0+0.8)m×0.6 m],于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测定木薯各器官组织的生物量及产量性状,并对各生育期指标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块根的成熟,不同处理对木薯茎叶和块根生物量、产量性状等影响较明显。其中,采用宽窄行[(1.0+0.8)m×0.6m]种植的木薯叶绿素、生物量、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43-3.03 mg/gFW、624.3-6222.0 g/株、49.35 t/ha、30.27%和15.90 t/ha。此外,鲜薯产量与木薯各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块根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的根鲜重及幼苗期、块根膨大期、块根成熟期的茎叶鲜重、块根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的总生物量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宽窄行种植[(1.0+0.8)m×0.6m]是海南木薯栽培最佳的株行距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Cd在木薯中累积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Cd在木薯中累积与分配特性,探讨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设6个土壤Cd浓度水平,测定不同土壤Cd浓度处理下木薯块根、茎叶的Cd含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据GB 2762-2005标准模拟求出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木薯根、茎、叶的Cd含量与土壤Cd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整体分布特征为茎>叶>根。当土壤Cd添加量为25 mg/kg时,木薯块根Cd含量达到0.22 mg/kg,超过国家薯类作物的限量标准0.1 mg/kg。模拟求出种植木薯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28 mg/kg,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结论】木薯对Cd累积规律为茎>叶>根,拟合求出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Cd在木薯中累积与分配特性,探讨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设6个土壤Cd浓度水平,测定不同土壤Cd浓度处理下木薯块根、茎叶的Cd含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据GB 2762-2005标准模拟求出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木薯根、茎、叶的Cd含量与土壤Cd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整体分布特征为茎>叶>根.当土壤Cd添加量为25 mg/kg时,木薯块根Cd含量达到0.22 mg/kg,超过国家薯类作物的限量标准0.1 mg/kg.模拟求出种植木薯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28 mg/kg,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结论]木薯对Cd累积规律为茎>叶>根,拟合求出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  相似文献   

20.
种茎芽眼顺向与反向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华南8号木薯为试验材料,比较在水平种植上,种茎芽眼顺向(同一方向)与反向(相对或相背)的木薯产量性状效应.结果表明,种茎芽眼顺向比反向提高16.0%鲜薯产量、19.3%薯干产量、23.0%淀粉产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因此,在种植木薯时,要统一种茎的芽眼朝向一个方向,切忌种茎芽眼反向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