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流烟气氨含量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流烟气氨含量与烟叶6种主要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将23种单料烟叶卷制成卷烟,并采用离子色谱和连续流动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主流烟气氨含量及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和主流烟气中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烟叶中总氮、烟碱、氯含量和主流烟气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吴清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46-1247,1256
[目的]研究烟叶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和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含量。[结果]试验表明,烟叶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量与其总氮、烟碱和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研究可为卷烟工业企业低危害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贮丝工序对烟气危害性影响,设置了3个贮丝时间,通过2个牌号香烟探讨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烟碱、7项有害成分(CO,HCN,NNK,NH3,B[α]P,苯酚和巴豆醛)及危害性指数的影响,并对烟气成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丝时间对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影响不大;随着贮丝时间延长,NH3、巴豆醛显著减少,危害性指数逐渐降低;NH3与焦油及卷烟危害性指数相关性较强。因此,增加贮丝时间,能够协调烟丝成分,使卷烟危害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真空回潮工序中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两参数进行不同组合,检测卷烟烟气中焦油、7项有害成分、叶片常规化学成分等,以探明不同条件对卷烟常规化学成分及危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烟碱和总粒相物含量;CO、氨、B[α]P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有升高趋势,巴豆醛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则显著减小;烟碱、钾、氯含量受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影响较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高真空度和长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总氮含量在低真空度和短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抽真空度与卷烟烟气危害性呈正比关系,对其影响较大,保压时间与烟气危害性则呈反比关系,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真空回潮工序中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两参数进行不同组合,检测卷烟烟气中焦油、7项有害成分、叶片常规化学成分等,以探明不同条件对卷烟常规化学成分及危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烟碱和总粒相物含量;CO、氨、B[α]P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有升高趋势,巴豆醛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则显著减小;烟碱、钾、氯含量受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影响较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高真空度和长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总氮含量在低真空度和短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抽真空度与卷烟烟气危害性呈正比关系,对其影响较大,保压时间与烟气危害性则呈反比关系,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初烤烟叶颜色与化学成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17份烤烟样品的颜色指标与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不同颜色指标与烟叶化学成分有显著相关性:a*(红度)与烟碱、总氮、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糖蛋比等呈显著负相关;L*(明度)、b*(黄度)、C(饱和度)和H(色调角)与烟碱、总氮、蛋白质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糖蛋比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氯、淀粉等相关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氮对烟叶明度的负作用最大,烟碱对红度的影响最大,蛋白质对黄度和饱和度的负作用最大,影响最明显,氮碱比和蛋白质对色调角的影响最大。因此,烟叶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烟叶内在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提高烟叶烟碱含量的同时控制总氮、蛋白质含量,通过在现蕾前足叶打顶并采用低施氮(45 kg/hm~2、67.5 kg/hm~2和90 kg/hm~2)、少留叶(12片/株、14片/株、16片/株)的措施来探索其对K326烟叶烟碱、总氮等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低施氮少留叶处理的烟叶其烟碱含量和烟碱氮/总氮均有所提高,同时蛋白质含量下降,总氮和糖含量较为适宜。(2)施氮量对烟叶的烟碱、总氮、蛋白质、氯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留叶数对烟叶的烟碱、总糖、总氮含量和烟碱氮/总氮有极显著影响,施氮量×留叶数交互作用对各个部位化学成分的影响均不显著。(3)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低施氮少留叶措施可提高烟叶烟碱含量和烟碱氮/总氮,降低蛋白质含量;施氮量主要影响了烟叶的烟碱、总氮、蛋白质和氯含量,留叶数主要影响了烟叶的烟碱、总氮、总糖含量和烟碱氮/总氮,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提高烟叶烟碱含量的同时控制总氮、蛋白质含量,通过在现蕾前足叶打顶并采用低施氮(45 kg/hm2、67.5 kg/hm2、67.5 kg/hm2和90 kg/hm2和90 kg/hm2)、少留叶(12片/株、14片/株、16片/株)的措施来探索其对K326烟叶烟碱、总氮等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低施氮少留叶处理的烟叶其烟碱含量和烟碱氮/总氮均有所提高,同时蛋白质含量下降,总氮和糖含量较为适宜。(2)施氮量对烟叶的烟碱、总氮、蛋白质、氯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留叶数对烟叶的烟碱、总糖、总氮含量和烟碱氮/总氮有极显著影响,施氮量×留叶数交互作用对各个部位化学成分的影响均不显著。(3)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低施氮少留叶措施可提高烟叶烟碱含量和烟碱氮/总氮,降低蛋白质含量;施氮量主要影响了烟叶的烟碱、总氮、蛋白质和氯含量,留叶数主要影响了烟叶的烟碱、总氮、总糖含量和烟碱氮/总氮,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烟气成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烟气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烟气成分的形成与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烟气中总粒相物、烟气烟碱和焦油量与烟叶烟碱、总钾和总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烟气一氧化碳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偏相关分析表明,烟气中总粒相物、烟气烟碱和焦油量仅与烟叶烟碱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一氧化碳和抽吸口数主要与总钾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通径分析表明,对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量的生成起到主要作用的是烟叶烟碱含量,其次是钾含量,总氮则主要是通过烟碱的间接作用产生影响;烟气一氧化碳主要是受总钾含量的影响,而烟碱本身主要是通过钾的间接作用对一氧化碳起到一定的影响;抽吸口数受总糖和总钾的影响较大,还原糖主要是通过总糖的间接作用对抽吸口数造成影响。因此,对烟气成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烟碱、总钾,其中抽吸口数受总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贵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在贵州省主产烟区采集了73个烤烟烟叶样品,对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适宜;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显著,氯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显著,烟碱、氯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区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烤烟新品种选育、适宜种植区域规划和卷烟降焦减害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以全国6个不同产烟区的57个单料烟样品为材料,在ISO抽吸模式下,研究同一等级模块卷烟烟气中11种烟气成分(4种常规化学成分,7种有害成分)的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等级配方模块卷烟中,同省份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小,而不同省份则差异较大。2)在卷烟主流烟气的11种成分中,水分含量除与巴豆醛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40,P0.01)、与苯酚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70,P0.01)外,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小;而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含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大。3)卷烟危害性指数与烟气中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90;与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CO、HCN、NNK、苯并[a]芘、苯酚含量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08~0.752;与烟气中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为0.441。  相似文献   

12.
凉攀烟区烤烟微量元素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凉攀烟区烤烟微量元素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来自会理及米易两地的云烟85及红花大金元初烤烟叶进行了测定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凉攀烟区烤烟的总氮及烟碱含量分别为25和30 g·kg-1,基本处于适宜水平;水溶性总糖含量在300 g·kg-1以上,总体上偏高;钾的含量大多低于20 g·kg-,总体偏低.烟叶微量元素含量,在地区、品种及部位间变化较大.烟叶微量元素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关系分析表明,Cu,Fe,Zn与Mn与水溶性总糖、总氮、烟碱及钾的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Mn与钾的含量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初烤烟叶颜色与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初烤烟叶颜色数据与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国内各产区初烤把烟,借助色差仪测定烟叶颜色参数,检测相应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颜色参数L~*和h~*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a~*和a~*/b~*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b~*和C~*与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参数L与香气量达到显著正相关,a~*与杂气达到显著负相关,a~*/b~*和h~*与香气质达到显著负相关,b~*和C~*与劲头达到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参数与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均有显著相关性,可为烟叶采购、打叶复烤提供指导作用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烟草赤星病发病危害的叶位主要是烟株下部,使其烟碱与还原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及总氮含量提高;随发病严重度提高,烟碱和还原糖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总氮含量增加;病情严重度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造成主要烟叶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病情严重度为11.3%,提出烤烟叶片若有10%以下赤星病班存在,不显著影响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海拔高度对四川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四川烟区优质烤烟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海拔200~2 400m的6个植烟区,以常规栽培品种云烟85为试验对象,探讨海拔差异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的影响较大;与低海拔(200~600m)烟叶相比,随着海拔增加,高海拔地区(2 100~2 400m)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增幅为42%,总糖含量由27.7%增加到39.4%,还原糖增幅度达22.1%,烟碱降幅为27.0%,糖碱比增幅为67.4%;经相关性分析,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烟碱和总氮与海拔高度呈弱负相关,钾、氯含量和钾氯比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烟草赤星病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赤星病发病危害的叶位主要是烟株下部,使其烟碱与还原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及总氮含量提高;随发病严重度提高,烟碱和还原糖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总氮含量增加;病情严重度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造成主要烟叶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病情严重度为11.3%,提出烤烟叶片若有10%以下赤星病班存在,不显著影响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初烤烟叶颜色数据与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国内各产区初烤把烟,借助色差仪测定烟叶颜色参数,检测相应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颜色参数L*和h*和h*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a*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a*和a*和a*/b*/b*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b*与总烟碱和总氮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b*和C*和C*与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参数L与香气量达到显著正相关,a*与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参数L与香气量达到显著正相关,a*与杂气达到显著负相关,a*与杂气达到显著负相关,a*/b*/b*和h*和h*与香气质达到显著负相关,b*与香气质达到显著负相关,b*和C*和C*与劲头达到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参数与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均有显著相关性,可为烟叶采购、打叶复烤提供指导作用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云南省临沧永德县不同海拔高度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对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产生不同影响;烟碱和总氮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总糖和还原糖随海拔高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钾和氯的含量、以及钾氯比不同海拔高度间差异不显著,各化学成分指标在海拔1 250-1 450 m处表现较佳。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还原糖、总糖随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减少;烟碱随积温、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加;总氮随日均温、积温增加而增加;糖碱比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通径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对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直接影响较小,而间接影响较大;对烟碱、总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湿工序对复烤前后及原烟与复烤烟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烟叶加工过程和成品烟片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回潮加工后,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pH和淀粉的含量分别降低0.05%、0.16%、1.46%、0.43、0.03%、0.07和0.41%。其中,总糖/烟碱、总氮和淀粉的含量在加工前后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和pH差异极显著,烟碱和总糖含量在加工前后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经润叶和烟片复烤工序加工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0.34%和0.59%,加工前后还原糖含量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复烤烟片各成分含量均较原烟下降,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及淀粉含量分别下降0.44%、0.87%、0.10%和0.48%,差异极显著;总糖/烟碱和pH分别下降0.39和0.06,差异显著;烟碱含量下降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