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礼彬 《猪业科学》2023,40(10):65-67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特征主要为引起仔猪全身性不同程度水肿,为一种肠毒血症。仔猪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其病死率极高,且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严重损害了仔猪的健康发育。为此,本文分析了断奶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病理变化等,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猪场防控仔猪水肿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是仔猪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急性败血症或慢性坏死性肠炎,顽固性下痢为特征,常引起断奶仔猪大批发病,还常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则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日益普遍熏是当今影响国内外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本文详细综述了当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及控制该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肠毒血症,是养猪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损害了养殖者的经济利益,给养猪业的健康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通常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断奶前后的仔猪更容易感染发病,发病后一般只在个别猪群内流行。本文总结了一例典型的因应激导致的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并对如何避免断奶仔猪的发病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养殖过程中预防仔猪水肿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因此也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一)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该病在猪群中一般呈散发性,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该病主要通  相似文献   

6.
仔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而引起的仔猪突发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夏秋换季时节多发,多见于断奶仔猪饲养阶段,其病程短,常整窝发病,病死率较高。断奶、换料、转群等饲养管理不当均会导致病情恶化,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散户养殖实际案例,阐述仔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以期帮助散养户对该病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有时4月龄猪也偶有发生),尤以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常见。该病发病急,死亡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多发,在猪群中感染率均为10%~15%,致死率可达90%。是目前养猪业中对断奶仔猪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我地区常有发生,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造成久治不愈,导致病猪生长迟缓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而死亡。1发病症状一般多发于3~15日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背部、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导致仔猪在断奶前死亡。仔猪发病后,很快就会将疫病传染给全窝,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仔猪白痢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简述了仔猪白痢的发病特点及其分类,着重介绍了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特别是本地土方治疗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和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5%~35%,致死率达50%~80%,常常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以断奶后1~3周内发病率最高,低营养水平少发。发病规律一般是中等以上体况、仔猪生长发育良好的同窝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仔猪断奶后的腹泻或突发性死亡,已屡见不鲜,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作者根据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将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1.1 断奶仔猪应激反应 仔猪断奶时间一般为40~60日龄,此时外界环境,饲料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合群时的打架,咬伤,使仔猪抗病力下降易受感染而发生腹泻。 1.2 母源抗体消失 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仔猪疾病甚是常见,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导致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病原性导致的死亡,仔猪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而且一只仔猪发病后,很快就会将疫病传染给全窝,这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加强饲养管理,杜绝疫病传入,是保证养猪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简述了仔猪白痢的发病特点及其分类,着重介绍了该病的预防及中药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肠毒血症,是养猪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损害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给养猪业的健康生产带了严重威胁。通常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断奶前后的仔猪更容易感染发病,发病后一般只在个别猪群内流行。现总结了因应激导致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并对如何避免断奶仔猪发病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养殖过程中预防仔猪水肿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感染6~8周龄仔猪,病猪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生长迟缓、全身衰竭。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免疫抑制,容易并发或继发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因此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浦东新区某猪场仔猪断奶10多天后发病,病猪病程比较长,棚舍内约有20多头发病,发病率10%左右。临床症状以仔猪消瘦和关节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散发性疾病。自1932年在爱尔兰首次发现仔猪水肿病以来,该病广泛出现于世界各地,我国1956年发现第一例仔猪水肿病,此后在全国陆续出现。该病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1~2周、发病率10%~30%、致死率90%以上。死亡数量相当于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气喘病、猪丹毒等疾病死亡数量的总和,成为目前我国危害仔猪的主要疾病。1发病原因1.1致病微生物该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为o。。、O;。。、o;。。、o…  相似文献   

16.
《猪业科学》2018,(10):29-29
正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PWD)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肠道疾病,其影响仔猪在断奶后的头两周的生长。该病的特点是仔猪腹泻、脱水和表现不佳,死亡率可高达30%,是一种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疾病。PWD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疾病,这些因素可分为3大类:诱发因素、促成因素和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仔猪肠毒血症又称为仔猪红痢、猪梭菌性肠炎等,主要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毒素引发的断奶后仔猪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呈散发性,致死率极高。本文主要介绍了仔猪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及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疾病,多呈季节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该病在现代化规模养殖场或中小养殖专业户均有发生。仔猪腹泻及仔猪断奶应激腹泻几乎是每个养猪场的主要问题。作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俗称红眼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往往以生长发育好、体格大的仔猪最容易发病, 死亡快。临床上多表现以局部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集中发生于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感,是对养猪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根据该病的发病情况,详细介绍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