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中的喹乙醇残留量,通过对饲料中喹乙醇添加量和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饲料中喹乙醇的添加量在75~125μg/g的范围内,饲料添加量与猪组织(肌肉、肾脏、肝脏)的残留数学模型分别为:y=0.0496 x+0.544;y=2.9338 e 0.0106x;y=2.9959 e 0.0112x。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违禁药物喹乙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涛 《饲料博览》2009,(10):3-8
由于喹乙醇在饲料中的不正当使用,致使喹乙醇残留在动物的内脏及肌肉组织中,从而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的违禁药物喹乙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r值≥0.99949,变异系数(CV值)≤0.82%,检测回收率≥91.75%,回收率标准偏差≤1.55%。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和肉碱对鹦鹉鱼的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肉碱和0.5%喹乙醇,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鹦鹉鱼养殖30 d后,测定各组增重率、饵料系数、成活率、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含量(MDA).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饲料中添加0.5%肉碱显著降...  相似文献   

4.
江萍 《农技服务》1996,(3):43-44
<正> 1、添加喹乙醇。喹乙醇是一种精制的黄色粉末,广泛用于促进畜禽的生长。据试验,在日粮中添加25~30ppm喹乙醇,饲养15周的结果。产蛋率提高16.2%,饲料消耗少2.31%。 2、添加石膏。有专业户为防止啄  相似文献   

5.
用添加不同剂量的喹乙醇(0、50、100、200、400、800、1600、3200mg/kg)饲料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进行了84d的饲养试验。分别测定了第50d和第70d镜鲤的耗氧率,并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测定了镜鲤的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添加低剂量喹乙醇的饲料饲养的镜鲤其耗氧率较高,用中高剂量喹乙醇的饲料饲养的镜鲤其耗率则下降,耗氧率的高低与喹 醇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的快慢关系密切。随着饲料中喹乙醇含量的增加,镜鲤红细胞数及红细胞比积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其核异常率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镜鲤红细胞微核率受喹乙醇的影响较小。提示喹乙醇在较高剂量下可对镜鲤的呼吸代谢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本试验剂量下,喹乙醇对镜鲤的致突变作用较低,这可能与其对喹乙醇的敏感性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1喹乙醇中毒喹乙醇中毒是指鹅因采食含有高剂量喹乙醇的饲料或喹乙醇混合不均匀的饲料或长期添加喹乙醇的饲料等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病无特征性症状,停药2~3 d才开始大批死亡。中毒的鹅精神极度沉郁、缩头呆立、动作迟缓、流涎、采食减少或停止、饮水量增加、拉黄白色稀粪、走路摇摆、甩头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脚软瘫痪、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慢性中毒鹅消瘦,上喙有水疱,破裂脱皮,一侧或双侧失明,或脚蹼变形,角质层坏死。  相似文献   

7.
鸡喹乙醇中毒系因食入过量的喹乙醇而引起的一种群发性疾病,以鸡体全身性衰竭、排黄绿色稀粪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喹乙醇是近年来在养鸡业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化学药物,同时也以饲料添加剂形式出现于养禽业中。它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和抗菌防(治)病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17.使用喹乙醇应当注意什么? 答:喹乙醇具有抗菌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抗菌谱广,对致病性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螺旋体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喹乙醇很容易引起动物中毒,长期饲喂喹乙醇易在动物体内蓄积,食用其残留的畜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2001年农业部第168号公告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的猪,每1000克饲料中含喹乙醇50克.禁止用于家禽.  相似文献   

9.
喹乙醇对鲤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不同喹乙醇剂量的饲料饲喂健康鲤鱼种,研究饲料中不同喹乙醇剂量对鲤体成分含量、血浆生化指标以及鲤鳃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喹乙醇对鲤的生化毒性。试验分成6个喹乙醇处理组(0、200、400、800、1600、3200mg/kg),试验期60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中采血、取全鱼样和鱼鳃样,进行不同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喹乙醇使鱼体脂肪含量轻度上升,使灰分沉积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一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较高喹乙醇剂量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活性降幅较大,血浆中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高密度脂蛋白(HDL)、白蛋白(ALB)、K^ 、Ca^2 、P含量升高,肌酐(CRE)和CO2含量降低,其他测定指标变化不明显。鳃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随喹乙醇剂量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喹乙醇剂量达1600mg/k以上时,Na^ 、K^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1600mg/k以上的喹乙醇剂量可以明显干扰鲤的正常生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的喹乙醇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提取步骤,改变了流动相体系,并对喹乙醇在鲫鱼、鲤鱼和草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和配合饲料中喹乙醇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00mg/kg,平均回收率为77.6%~90.1%,相对标准偏差为0.495%~4.920%。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可靠,适合检测水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喹乙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喹乙醇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乙醇是化学合成的喹噁啉类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率与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但是不规范使用喹乙醇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就喹乙醇对畜禽、鱼类和生态环境等的危害以及目前喹乙醇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的喹乙醇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提取步骤,改变了流动相体系,并对喹乙醇在鲫鱼、鲤鱼和草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和配合饲料中喹乙醇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00mg/kg,平均回收率为77.6%~90.1%,相对标准偏差为0.495%~4.920%。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可靠,适合检测水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喹乙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喹乙醇是喹噁啉类二氧化物,它是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性添加剂,用于饲料中,可通过胃肠系统的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考虑到用药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进而形成对人体的危害,欧盟等国家早在1998年就将喹乙醇列为禁止添加的药品;我国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测定标准,限制其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6,(17)
正喹乙醇(Olaquindox),属喹恶啉类,又名喹酰胺醇,商品名倍育诺、快育灵等,是一种化学合成抗菌促生长剂。1喹乙醇的物理性质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该物质很稳定,对热不敏感,但其纯品对光敏感,光照使其分解为棕色或深棕色。2喹乙醇的作用能够增强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瘦肉率,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促进动物增重,同时具有较强的抑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饲料中喹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及评定方法。求得喹乙醇含量为3.58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32 mg/kg(k=2)。  相似文献   

16.
呋喃唑酮(痢特灵)连续长期使用,可引起出血综合征. 喹乙醇在饲料中添加可促进畜禽生长.但它有致突变、致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通  海波 《新农业》2004,(9):31-31
俗话说:“鸡要买得叫,鱼要买得跳。”而许多养鱼户经过一每年的辛勤劳动,到了成鱼销售的季节却遇到了难题,鱼不耐贮运,全身充血,甚至出现死鱼。这时候绝大多数养殖户都认为饲料有问题。确实有些饲料生产厂家,为了片面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在如喹乙醇等,致使在鱼的贮运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但造成鱼不耐贮运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由喹乙醇中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喹乙醇测定的色谱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乙醇是喹啉类二氧化物,它是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性添加剂,用于饲料中,可通过胃肠系统的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考虑到用药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进而形成对人体的危害,欧盟等国家早在1998年就将喹乙醇列为禁止添加的药品;我国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测定标准,限制其使用。目前,欧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权威机构,都认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喹乙醇的检测方法;然而,同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因测定物质基体的不同,试样中检测物质的提取、色谱条件的确立却是有差异的。本文就测定波长的选择、试样提取剂的选择以及线性范围和回收…  相似文献   

19.
喹乙醇中毒对崇仁麻鸡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00羽30日龄崇仁麻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喹乙醇30,60,120,240 mg/kg饲料,通过人工复制喹乙醇中毒病例,对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进行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中毒组鸡血清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和GSH的含量下降,MDA和活性氧的含量升高,说明自由基与喹乙醇中毒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3.3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 3.3.1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混料法鸡场常用药如痢特灵、喹乙醇等难溶于水,必须在饲料中拌喂,为了让鸡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先把少量饲料与药物混匀,然后将它加到大批量饲料中去,继续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