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牧业》2012,(21):25
<正>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牧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该项工作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牧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此,这篇文章阐述了分群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基于不同日粮的分群方案。首先需要根据各自特定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分出的牛群数和每群的大小。最小的牛群数包括泌乳牛和干奶牛两个群体。干奶牛又分为两个群,即干奶前期牛和围产牛(产前14~21天)。这样既做到饲喂好干奶前期牛,又兼顾围产牛的营养和监护需要。  相似文献   

2.
新产牛,即产犊至产后21 d的泌乳牛,该阶段的牛群最为敏感.牧场新产牛的饲养管理好坏,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奶牛整个胎次产量潜力的发挥,更影响到每头奶牛为牧场带来的收益.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当非常注意对新产牛的常见疾病进行防控,以达到最佳的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3.
奶牛分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分群是人为的把奶牛不同配种日或产犊日的牛群按时间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群,分群管理是牛场一项基本的管理手段,分群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牛群的健康和牧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辽宁地区牛场调研,明确牛场分群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基于不同日粮的分群方案。分群要根据牛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牛群的大小。分群合理能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4.
正1分群饲养,合理投料在分群上有严格的要求,并认真执行。成母牛群分为新产牛群、泌乳牛群、干奶前期和后期牛群。对断奶期犊牛坚持饲喂优质苜蓿和由饲料服务公司加工的犊牛开食料。后备牛分群为育成牛和青年牛,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需要,制作不同的TMR日粮。2标准化的TMR制作与管理牧场每年可进行两次例行生产检查,检查项目涵盖所有TMR制作事宜。牧场要坚持统一的日粮配制原则,使精粗比合理,营养全面,价格合理,适口性强,  相似文献   

5.
<正>母牛产犊后开始进入泌乳周期,一般可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初期、泌乳高峰期和泌乳中后期。泌乳初期为日产奶量逐渐上升的阶段,泌乳高峰期为整个泌乳阶段日产奶量最高的时期,泌乳中后期为日产奶量逐渐下降的阶段。通过记录牧场泌乳牛群的日产乳量,绘制出实际泌乳曲线,然后与标准泌乳曲线相比较,可以反映出泌乳牛群的泌乳性能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分析出牧场存在的饲养、管理、繁殖等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奶牛标准泌乳曲线、奶牛泌乳曲线的绘制以及如何运用泌乳曲线指导生产管理,以期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泌乳奶牛所需干物质采食量产后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应较平缓,其泌乳高峰期一般出现在产后90~100 d,之后再缓慢平稳下降。产奶量从奶牛产犊后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 d,高产牛在产后40~50 d,产奶量达到最高。奶牛体重产后开始下降,产后2个月左右降至最低,以后体重又逐渐增加。为了使奶牛高产稳产,延长利用年限,建议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饲养管理。1分群按产奶量高低进行分群,并采用阶段饲养法,这对提高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都很显著。中小型奶牛场可按不同类别的成年母牛集中饲养。2合理配制日粮奶牛的日粮一般要由3~4种青、粗饲…  相似文献   

7.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泌乳牛饲养是将全群奶牛作为一个饲养单元进行,这种饲养方法虽然比较节省劳力,但对于高产奶牛往往造成营养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而对于低产牛又造成能量和蛋白的过食,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分群饲养技术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矛盾产生的,它是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饲养。目前较大的奶牛场多分为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3个牛群。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现将分群饲养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小规模养殖户和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参考:1分群饲养的优点①可根据不同牛群的生…  相似文献   

9.
(上接第三期)成母牛群的散栏饲养一般将牛群分成五种,即头胎牛群、泌乳盛期群、泌乳中期群、泌乳末期群和干奶牛群。后备牛的散栏饲养可根据牛群规模分群,对各群牛分别提供相应日粮。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犊后就开始产奶,在泌乳期间的产奶量因饲养管理的不同而不同,如何让产后奶牛不仅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能,而且还能够健康的生长成为困扰奶牛养殖者的一个大问题。做好产后奶牛合理分群,以及合理调配饲料营养对于产后奶牛科学饲养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南京地区荷斯坦牛围产后期日产奶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4年6月—2019年5月产犊的512头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的产奶量记录,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难易等因素对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产奶量分别为7.23、16.8、22.26、25.72、28.30、29.83、31.50 kg;产后第1~2天的日产奶量递增率最高,为132.4%,第6~7天的递增率最低,为5.6%;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对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6胎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最高;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难产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奶牛;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对奶牛自身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建模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规模化牧场利用日产奶量数据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 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贾睿 《北方牧业》2006,(11):20-20
<正> 传统的泌乳牛饲养是将全群奶牛作为一个饲养单元进行,这种饲养方法虽然比较节省劳力,但对于高产奶牛往往造成营养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而对于低产牛又造成能量和蛋白的过食,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分群饲养技术是基于这两方丽的矛盾产生的,它是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饲养。目前较大的奶牛场多分为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3个牛群。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现将分群饲养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小规模养殖户和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牛的生理机能,节约精饲料,不同泌乳期奶牛最好分群饲养。奶牛分群饲养,可根据不同泌乳期分别使精饲料和粗饲料保持适当比例。泌乳一期(产后20~120天,日产奶高于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1~44%,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400~500克;泌乳二期(产后121~210天,日产奶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33%,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底,本场各牛舍泌乳牛先后发生临床乳腺炎。在消耗大量药物的同时,致使牛群质量下降,大量鲜牛奶无法利用(有抗奶),导致牧场经济效益下降。经专家建议,结合本场实际,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对干奶牛采用产前和产后分别注射亚硒酸钠V_E的预防方法,使我场乳腺炎得到有效控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乳房健康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和乳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为深入了解奶牛乳房健康情况,本文通过DHI数据从长期和当月分析了上海某规模化牧场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该牧场牛群乳房年平均感染率为31.3%,月感染率与权重体细胞数呈线性相关(r2=0.9401),随着胎次和泌乳天数的增加,体细胞数和感染率升高;该牧场慢性感染牛是风险最大的牛群,牛群存在传染性病原感染。通过2015年12月份的DHI数据分析发现,体细胞数80万个/m L以上的牛占12.4%,但是对大罐奶体细胞数的贡献值却达到60.3%,同时新产牛乳房感染率偏高(28%)。因此从短期看,该牧场应对体细胞数过高的牛采取适当措施,从长期看首先应该减少慢性感染牛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牛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健康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评估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配种选用公牛精液时考虑母牛难产、围产期时将后备牛与干奶牛分开饲养、新产牛与其他泌乳牛分开饲养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49.2%的牛场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其年均产奶量分别较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高11.0%、11.1%、7.9%、27.3%、21.0%;(2)90.2%的牛场会定期评估牛群体况,其年均产奶量较没有定期评估牛群体况的牛场高15.0%;11.5%的牛场奶牛体况偏瘦或偏胖,其年均产奶量低于奶牛体况正常的牛场;(3)尽管产后瘫痪发生率在0.5%以下、酮病发生率在1%以下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但产后瘫痪、酮病在产奶量高的牛场发生率偏高;夏季高产牛乳房炎发生率高,更应关注。综上所述,牛场应注重分群及其他精细化管理,并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以期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9.
1饲养 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并配置相应牛舍,以满足牛群正常周转需要.舍外设运动场,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犊牛出生后立即母子隔离,5天内喂初乳,15天内喂母乳,15天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1头,单栏饲养.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后备母牛群养,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相似文献   

20.
1提高选种与繁殖技术选择产奶量高、牛奶品质好、体型优秀的母牛是提高奶牛单产的重要基础。而提高牧场奶牛的繁殖性能是一个牧场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一个规模化牧场,奶牛的情期发情率应该保持在90%,牛群月度情期受胎率应该在40%~45%。那么,这个牧场的牛群繁殖率才能达到80%,增值率达到15%~20%,平均泌乳天数达到175~180天,牛群的平均单产才能达到28千克/天。2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奶牛日粮营养体系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计算出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进而确立一个在保证奶牛健康、高产条件下的科学的奶牛日粮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有科学的TMR配方,有不同阶段牛群的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