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天津口岸检疫人员从美国进境饲用苜蓿草中发现一种滑刃属线虫,通过形态学特征、形态测计值以及核糖体28S r RNA-D2/D3区与ITS区核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最终确定为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菊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从进境饲用苜蓿草中截获该线虫为全国口岸首次。  相似文献   

2.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是牧草和草坪上重要的有害生物,被我国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18年,上海口岸从来自美国的细弱剪股颖种子中截获1种粒属线虫,由于该样品中仅分离得到幼虫,无法进行准确鉴定。本文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采用28S通用引物扩增该线虫序列,测序获得741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Anguina agrostis相似性达99.85%~100.00%;对ITS区扩增并测序,获得776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Anguina agrostis的相似性达99.60%~100.00%。基于28S及ITS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该线虫与Anguina agrostis位于同一进化枝上。进一步采用剪股颖粒线虫鉴定国标方法推荐的特异引物对线虫进行PCR扩增,出现目的条带。综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该粒属线虫群体鉴定为剪股颖粒线虫。  相似文献   

3.
深圳口岸从来自泰国真柏苗木中截获一种隐皮孢囊线虫。序列分析显示截获的孢囊线虫28S r DNA-D2/D3区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布林克曼隐皮孢囊线虫(Cryphodera brinkmani)(登录号为JQ965677和DQ328705)的序列相似性为99%。系统进化树中截获的孢囊线虫和布林克曼隐皮孢囊线虫聚为一个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比较和分子特征分析,将截获的孢囊线虫鉴定为布林克曼隐皮孢囊线虫。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报道截获该线虫。  相似文献   

4.
2015年,宁波口岸从美国苜蓿草中分离到一种茎属线虫,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鳞球茎茎线虫,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牧草中截获该线虫。部分茎属线虫的核糖体28S和ITS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28S基因是茎属线虫合适的DNA条形码基因。  相似文献   

5.
上海口岸从旅客携带进境的树苗中分离到1种孢囊线虫属的2龄幼虫,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分析,鉴定为无花果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ci Kirjanova,1954)。该2龄幼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体长409.9~454.4μm;唇环3个;口针发达,长22.6~24.0μm,基部球圆形略向前倾斜;侧线4条;尾长圆锥形,末端细圆,尾部透明区长24.7~30.5μm,约占尾长的1/2。序列分析显示其ITS区序列与GenBank中无花果孢囊线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9.48%~99.90%,序列差异为1~5 b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线虫与无花果孢囊线虫处于一个聚类组内。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报道截获无花果孢囊线虫。  相似文献   

6.
从宁波口岸进境的日本鸡爪槭(Acer palmatum)景观树根际介质中分离到1种胞囊线虫属的2龄幼虫,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特征分析,鉴定其为旱稻胞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 Ohshima,1974)。该日本群体的2龄幼虫体长374~421μm;唇区有3个唇环;口针粗壮,长16.5~19.2μm,基部球圆形或前端略凹陷;侧线3条;尾长圆锥形,末端细圆,透明尾长22.9~30.7μm,约占尾长的50%。基于核糖体DNA的28S-D2/D3区和ITS区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ITS序列酶切分析证实该鉴定结论,这是我国首次截获旱稻胞囊线虫。  相似文献   

7.
日本盆景中截获的短体线虫与根结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天津口岸从日本进境盆景中截获3种短体线虫和1种根结线虫。通过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方法将截获的短体线虫鉴定为朱顶红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hippeastri)、伤残短体线虫(P.vulnus)和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根据形态学并结合特异PCR和DNA条形码方法,将截获的根结线虫2龄幼虫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朱顶红短体线虫是短体线虫属非中国种,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挪威槭和榉树盆景中截获该线虫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2016年11月,深圳口岸从日本进境罗汉松中截获一种剑线虫。采用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结合形态学、28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线虫进行鉴定。该线虫的28SrRNA基因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的移去剑线虫Xiphinema elongatum(登录号分别为EF140790、KF430803、KF430802和KF430801)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其形态特征和测计值与X.elongatum最为吻合;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线虫和X.elongatum聚为一组。通过以上结果判定截获的线虫为移去剑线虫。剑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外寄生线虫,我国口岸曾经多次截获剑线虫,剑线虫入侵我国的风险较高。本文首次对日本罗汉松中的移去剑线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提供了该线虫新的地理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9.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是牧草、草坪上的重要线虫,该线虫在进口草籽中常以幼虫形态出现,与其它粒线虫属幼虫形态相似,很难快速鉴定到种.本实验通过对单条幼虫DNA进行提取和PCR扩增,获得其rDNA的ITS区域,测序后与基因库中的剪股颖粒线虫的rDNA的ITS区域序列进行比较,其结果与基因库中编码为AF396343.1的核酸序列吻合,从而鉴定为剪股颖粒线虫.此外,还使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了酶切,获得了剪股颖粒线虫的ITS-RFLP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汇总了2008~2010年南海口岸进境林木种苗的线虫截获情况,共截获15科26属超过40种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检疫性线虫有7种,分别为短体线虫(非中国种)Pratylenchus Filipjev(non-Chinese species)、毛刺线虫属(传毒种类)Trichodorus Cobb(The species transmit viruses)、根结线虫(非中国种)Meloidogyne Goeldi(non-Chinese species)等;根据携带线虫状况分析了检疫性线虫的截获情况,提出了防止危险性线虫入境、扩散措施,为口岸防止线虫入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粒线虫是世界上一类描述最早的线虫 ,是危害地上部分重要的线虫种类 ,主要靠种子传播 ,在植物线虫病害检疫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只有小麦粒线虫 (Anguinatritici)和内蒙西北部发生羊草粒线虫病(Anguinaagrostis)的报道[1] ,而关于其他种类的粒线虫尚未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997年在圈河口岸附近的蒿属植物(Artemisia)叶片上发现白色虫瘿。解剖镜下解剖虫瘿 ,分离线虫。线虫经热杀死后 ,F .A .A .液固定。用F .A .A液做浮载剂制片 ,进行观察、测量。2 鉴定结果2 .1 测量值雌虫 (1 8) :…  相似文献   

12.
宁波口岸植检实验室在来自台湾的榕属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ITS-RFLP图谱比对及序列分析,鉴定为锥尾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onicaudatus Kanzaki,Tsuda&Futai,2000)。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与鲍嘉伞滑刃线虫最近似。本文着重对该线虫与近似种的形态特征区别及ITS-RFLP图谱种内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全国口岸2003~2016年4月从邮寄物中截获的线虫进行了汇总与分析,归纳了邮寄物中截获寄生线虫的种类、来源等,结果表明,全国口岸从邮寄物中共计截获线虫42属、4 448批次,其中包括检疫性线虫11种、49批次,随着邮寄物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邮检中线虫的截获率逐年增加。目前进境邮寄物中线虫的疫情十分复杂,应对进境苗木、植物产品、蔬菜水果等加强检疫监管,以防止线虫疫情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4.
天津局连续两次截获剪股颖粒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局连续两次截获剪股颖粒线虫1997年7月24日和31日,天津局连续两次在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的剪股颖Agrostisspp.草籽中检疫截获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agrostis,且两次都挑取了虫瘿。我局及时出具了植物检疫证书和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  相似文献   

15.
Monilinia fructicola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广州白云机场口岸从美国输华樱桃中截获可疑病果,病果表面有微小的圆形褐色病斑。保湿培养4d后,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果,并簇生绒状灰白至灰黄色菌落,导致果实腐烂。经对分离物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病菌鉴定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Winter)Honey),从进境美国樱桃大宗货物中截获该病菌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牧草种子中粒线虫虫瘿的快速分离,本文采用一种快速分离法进行分离。结果表明:该快速分离方法与直接挑取虫瘿法相比,虫瘿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工作时间由平均25 min降低至5 min,大大节省了虫瘿分离时间。本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用于牧草种子中粒线虫虫瘿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采用rDNA-ITS-PCR方法结合其2龄幼虫、雌虫会阴花纹等形态学特征对采自甘肃省9个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11个种群样本进行了种类鉴定,并对其ITS区域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比对.结果表明:11个根结线虫种群的ITS区域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已知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ITS区域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其ITS片段大小介于690~695 bp之间,表明甘肃省保护地中蔬菜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8.
宁波口岸从荷兰番红花种球中分离到大量滑刃属线虫活虫,该荷兰群体的主要形态特征为:雌虫尾呈亚圆柱形,尾端半圆形,尾端腹侧有尾尖突长1.5~3.0μm;后阴子宫囊显著,长89.3~118μmm;侧线3条。基于28S、ITS和18S基因DNA序列构建NJ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该荷兰群体与次薄滑刃线虫亲缘关系极近且在同一进化分支中。通过形态特征和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荷兰群体为次薄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ubtenuis Cobb,1926)。  相似文献   

19.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 (Steinbuch,1799) Filipjev,1936]、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Steinbuch,1799) Filipjev,1936]和维氏粒线虫[Anguina wevelli (Van den Berg,1985) Siddiqi,2000]都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它们在成熟种子和虫瘿中的虫态通常是幼虫,而这3种线虫的幼虫形态非常相似,难以根据其特征对它们进行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本研究根据这3种线虫的rDNA-ITS区域序列,分别设计筛选了特异性引物AgrF1/AgrR1、TriF1/TriR1、WevF1/WevR1,构建了这3种线虫单条幼虫多重PCR检测体系,获得3个大小差异明显的片段,表明这些引物设计合理,适合这3种线虫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2004~2005年初马尾口岸从入境针叶木质包装中截获的线虫情况,并对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松材线虫检疫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