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在不同水生蔬菜上的适合度进行研究,以期为分析该害虫对我国水生蔬菜生产的潜在危害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用水芹Oenanthe javanica、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和莲藕Nelumbo nucifera 4种寄主植物叶片饲喂扶桑绵粉蚧,考察该虫各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量。以水芹为寄主扶桑绵粉蚧若虫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6.67±0.64)d;以莲藕为寄主,若虫的存活率及成虫的产卵量均为最低,分别为(55.56±1.92)%和(116.95±24.73)粒;以芋头为寄主,雌成虫的寿命最短,仅为(12.60±6.43)d。扶桑绵粉蚧在4种水生蔬菜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水芹>慈姑>芋头>莲藕。扶桑绵粉蚧在4种水生蔬菜寄主上的适合度不同,其中,水芹最适合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2.
广州扶桑上发现扶桑绵粉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最近在扶桑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其寄主植物除扶桑外,还取食包括棉花、番木瓜、西红柿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内的14个科的植物.扶桑绵粉蚧起源于美国,后逐步扩散到中、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了该虫的生物学和形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在浙江省是否有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对高风险地带开展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杭州、金华和丽水地区的9个县市区发现有扶桑绵粉蚧,发生面积11.09 hm2,查到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33科66种,扶桑绵粉蚧嗜好菊科、葫芦科、茄科、锦葵科、马齿苋科、胡麻科、马鞭草科、报春花科和石蒜科植物,以芝麻、南瓜、茄子、栝楼、枸杞、大花马齿苋、马缨丹、胭脂花、菊花、朱顶红、棉花、木槿、苍耳、小白酒草和苦荬菜受害最严重.上述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浙江局部地区已有分布,虽然目前分布面积不大,但必须警惕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新纪录种: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Ferris为中国大陆新纪录种,本文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和为害等.  相似文献   

5.
黄奎  胡文兰 《江西植保》2012,(3):303-307
扶桑绵粉蚧是近几年入侵我国的一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2009年9月,在富宁县城街道绿化带扶桑上首次发现。通过对富宁县扶桑绵粉蚧发生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扶桑绵粉蚧监测和综合防治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 在恒温27 ℃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 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平均存活率为棉花﹥茄子﹥番茄,存活曲线差异明显,但均以l龄和2龄若虫的死亡率最高。若虫的发育历期除1龄外无显著差异,棉花上蛹期显著长于其他两者,雌性成虫存活历期为棉花﹥番茄、茄子,雄性为棉花、茄子﹥番茄。交配过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多于夜间产卵,但棉花上部分扶桑绵粉蚧可于白昼产卵;其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能力为棉花﹥茄子﹥番茄。3种寄主上扶桑绵粉蚧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相近,但净增殖率(R0)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差异较大,均为棉花﹥茄子﹥番茄,分别为142.10、88.91、43.56和156.67、87.95、32.74。[结论] 扶桑绵粉蚧繁殖力及种群发展能力极强,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是其极易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入侵中国后已在多地多种作物上分布,造成严重为害.本研究测定了扶桑绵粉蚧各龄若虫及成虫不同时间内对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innaeus)、芋头(Colocas...  相似文献   

8.
热水处理对扶桑棉粉蚧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在49℃、50℃、51℃、52℃和53℃时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死亡率达到100%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40min、150min、60min、40min和6min。分析显示,热水温度和处理时间长度的复合作用导致了扶桑绵粉蚧的死亡。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扶桑棉粉蚧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9.466+0.192X1-0.0000240X22+0.000218X1X2。给出了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时扶桑绵粉蚧100%死亡的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9.
新疆扶桑绵粉蚧疫情的传入及扑灭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扶桑绵粉蚧近年在新疆传入扩散的情况。并根据扶桑绵粉蚧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特点,总结了将其扑灭所采取的综合技术措施和经验,以供其他扶桑绵粉蚧发生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扶桑绵粉蚧是新近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该害虫寄主广泛、为害严重,除严重为害棉花外,对瓜类、芝麻、观赏苗木等多种作物也有重大影响,被害作物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70%~80%,甚至绝收。2010年农业部将该虫增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2013年新洲区在棉花上发现扶桑绵粉蚧危害,随即展开扑灭、防控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发生情况2013年9月6日,新洲区阳逻街新堤村一棉  相似文献   

11.
扶桑绵粉蚧是近年传入我国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严重威胁我国棉花产业。阐述了国内、外对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危险性以及检疫、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对扶桑绵粉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 2010年以来扶桑绵粉蚧在新疆的重大发生情况,以及自治区各级农业部门及其所属检疫机构对其采取的处置措施.并从以往对扶桑绵粉蚧的处置过程也得出一些启示,希望能为今后做好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广、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并与其近似种混合交叉发生危害,野外识别鉴定困难,形态鉴定繁琐,鉴定周期长。本文通过测定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的COI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DNA条形码能够快速、准确鉴定出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该方法为口岸货物快速通关和农林业害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多食性害虫,挖掘本土天敌资源是开展生物防治该害虫的重要途径.为明确扶桑绵粉蚧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的营养价值,以该瓢虫在春季的主要本土猎物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为参照食谱,以扶桑绵粉蚧以及与豌豆修尾蚜混合猎...  相似文献   

15.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分布广、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发生危害隐蔽,并与其近似种混合交叉发生危害,野外识别鉴定困难,易暴发成灾,难于防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到多个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石蒜绵粉蚧和双条拂粉蚧。通过制作玻片标本,分别从触角、眼、口器、足、腹脐、刺孔群、盘孔、管腺和体毛等部位比较了3种粉蚧的玻片显微特征以及野外活虫虫体特征,为检疫工作人员快速识别该虫及其近似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评估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龄幼虫、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5.829 7 mg/L、49.589 8 mg/L,显示了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显示,相同的处理时间,呋虫胺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C1(0.125 g/L)、C2(0.167 g/L)处理在药后7 d达到最高防效,14 d后防效下降;C3(0.2 g/L)、C4(0.25 g/L)和C5(0.5 g/L)防效与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C5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7 d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的同期效果,药后14 d的防效为92.08%,显著高于C1、C2和C3,与C4差异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可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在进行防治时,综合考虑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议使用C4进行防治,当绵粉蚧虫口基数较大时,可在药后10~14 d进行2次用药。  相似文献   

17.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高氯苯油>乐斯苯>溴虫腈>氟虫腈,其中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两者LC50(分别为1.29 mg/L和31.67mg/L)有效浓度,其最佳配比为6:4,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25和195.6.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发绿植中携带扶桑绵粉蚧的溴甲烷替代处理技术,本文测定了甲酸乙酯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及对玉麒麟、蝴蝶兰、绿萝、龙骨和富贵竹5种常见绿植的影响。耐受性实验表明,扶桑绵粉蚧的卵对甲酸乙酯熏蒸最为耐受。室内毒力实验表明,甲酸乙酯的毒力与熏蒸温度和时间正相关,熏蒸温度从5℃升至30℃,达到99.9968%死亡率所需的甲酸乙酯熏蒸剂量由50.68 g/m~3降至34.15 g/m~3;熏蒸时间从2 h增加到6 h,25℃下达到99.9968%死亡率所需的甲酸乙酯熏蒸剂量由38.86 g/m~3降至18.22 g/m~3。进一步的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除绿萝外,玉麒麟、蝴蝶兰、龙骨和富贵竹均对甲酸乙酯熏蒸有较好的耐受。这些结果表明,甲酸乙酯可有效杀灭商业绿植携带的扶桑绵粉蚧,在国内调运检疫和出口检疫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期,在广东省广州市局部地区的扶桑上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此前,没有该虫在我国发现的记载.据报道,该虫在北美、南美、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有发生,主要为害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番茄、人参果、曼陀罗、茄子、羽扇豆等植物.  相似文献   

20.
基于CLIMEX模型的扶桑绵粉蚧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实际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基础,采用CLIMEX系统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地理区域作了预测。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黑龙江3个省区的大部地区以外,可覆盖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西北内陆3大主要棉区以及华南和辽河流域的零星棉区所有地区,是一种对我国各棉花产区均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