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氧虫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新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环氧虫啶对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的毒力,结果表明,三种盲蝽对环氧虫啶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中黑盲蝽的敏感性最高,LD_(50)值为2.03ng/头,其次为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LD_(50)分别为3.12和3.34ng/头。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能明显增加环氧虫啶对三种盲蝽的毒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只在中黑盲蝽上对环氧虫啶表现出增效作用,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未显示增效作用。这说明,环氧虫啶具有防治苜蓿盲蝽属三种害虫的应用潜力,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可能在环氧虫啶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盲蝽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主要以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发生危害.近几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棉田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大减少,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棉盲蝽由以前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3.
棉盲蝽为害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新疆北部棉区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重视不够,每年给棉花生产造成不小损失。为此,笔者通过田间定点调查,来了解并掌握棉盲蝽的种类、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以为防治提供依据,有效地防治棉盲蝽的为害,达到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1为害情况新疆北部棉盲蝽主要有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Goeze)2种。苜蓿盲蝽为优势种,是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棉盲蝽于6月上旬侵入棉田,8月中旬迁出,在棉田活动长达80d左右。盲蝽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棉株嫩头幼芽生长点和幼嫩花蕾果实的汁…  相似文献   

4.
我国棉田常见的音给有11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棉盲蝽主要有6种,即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言蝽、苜蓿盲蝽、牧草盲蝽和赣棉盲蝽。但对棉花构成威胁的,在我县则主要是中黑盲蝽和绿育蝽。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等原因,致使棉田育蝽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有效地进行防治,笔者1991~1994年对棉田盲蝽的种群动态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较详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一、种群发生动态1.优势种的变化自50年代末期,棉盲蝽开始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当时主要是绿盲蝽(LyguslucorumMeyer—Dur)为棉田优势种,约占盲蝽混合种群的90%以上。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适用于新疆棉区盲蝽的诱测灯具,准确掌握棉田盲蝽种群发生动态,于2015、2016年选择3#灯(418nm)、7#灯(506 nm)、11#灯(572 nm)和黑光灯,在新疆沙湾、库车、麦盖提3个站点进行了诱测试验。4种灯具在沙湾和库车诱到了牧草盲蝽、苜蓿盲蝽,在麦盖提诱到牧草盲蝽;沙湾牧草盲蝽占比为37%~50%,库车牧草盲蝽占比为94%~97%。观测期内诱测盲蝽合计数量,11#灯高于黑光灯,3#灯接近,7#灯低于黑光灯;合计峰值,3#灯、11#灯效果与黑光灯接近,7#灯稍低。诱测棉铃虫和玉米螟数量,3#灯、11#灯与黑光灯接近,7#灯仅为黑光灯的1/2;诱测草蛉数量,11#灯、3#灯高于或接近黑光灯,7#灯稍低;3#灯、7#灯、11#灯对3种地老虎诱测效果明显不如黑光灯。因此,4种灯具都可作为新疆盲蝽监测和防治的应用工具,诱测盲蝽应首选11#灯,其次是3#灯、普通黑光灯;作为棉花害虫诱测的通用工具,应首选诱测谱更广的普通黑光灯。  相似文献   

6.
棉田盲蝽为害加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市是全国重要商品棉基地,常年面积15万hm2,产皮棉5000万kg。盲蝽是本地棉田内的常见害虫,主要以绿盲蝽Lygus lucorum(Mey-dur)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aturalis Jak.两种为主,少量苜蓿盲蝽。本地绿盲蝽一年发生5  相似文献   

7.
白僵菌对盲蝽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棉花盲蝽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而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这类害虫的唯一有效途径.为了探索盲蝽的微生物防治技术,在室内条件下利用浸虫法评价了7个白僵菌菌株对我国3个盲蝽优势种类--绿盲蝽、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对不同种类盲蝽的致病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菌株C-1对绿盲蝽的致病力优于对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菌株07-2-3、07-10-10、07-10-11、07-10-12和07-10-14对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的致病力优于对绿盲蝽.在7个菌株中,C-1对绿盲蝽2龄若虫的致病力最强,其LC50为5.34×106个孢子/mL.菌株C-1的致病力随着绿盲蝽若虫龄期的增加而减弱.在浓度为1×107个孢子/mL时,菌株C-1对绿盲蝽2~4龄若虫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7.11、8.37和12.44天;在浓度为1×108个孢子/mL时,分别为3.14、3.87和4.95天.研究表明,白僵菌在防治我国棉花盲蝽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苜蓿广肩小蜂 Bruchophagus roddiGussakovskii 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食豆小蜂属,是一种危险性害虫。它直接为害我国北方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的种籽,因此,被国内一些省、区列在植物检疫对象的补充名单中。在国外,有些国家也列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现根据我们在陕北等地的观察和研究,初报如下。一、寄主目前,在陕北地区,苜蓿广肩小蜂的寄主仅发现有紫花苜蓿、沙打旺两种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9.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仁福  王伟  刘海洋  姚举 《植物保护》2018,44(3):172-176
为明确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发生及为害的影响,2014-2015年采用目测法对单作棉田、扁桃棉花间作(东西)田、扁桃棉花间作(南北)田3种类型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种类型棉田牧草盲蝽种群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且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对3种类型棉田牧草盲蝽不同虫态百株累计虫量而言,单作棉田成虫、若虫和成若虫累计数量均显著高于2种间作类型的棉田,单作棉田百株棉花棉铃被害率亦显著高于2种间作类型棉田。对2种类型的间作棉田,扁桃棉花间作(东西)田牧草盲蝽各虫态的种群数量和棉铃被害率均低于扁桃棉花间作(南北)田,其中2015年各虫态的种群数量达到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相较于单作棉田,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0.
杂食性盲蝽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杂食性盲蝽的主要种类、杂食性盲蝽对小型节肢动物的捕食作用、对植物的危害 ,以及国外应用杂食性盲蝽进行温室害虫生物防治现状。讨论了我国应用杂食性盲蝽防治害虫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内蒙古草原的苜蓿盲蝽属昆虫资源进行了报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类害虫资源的生境及分布区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并简要讨论了其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豆科牧草的5个属14个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苜蓿假盘菌接种,并观察苜蓿假盘菌的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假盘菌可以危害苜蓿属的紫花苜蓿、杂花苜蓿、镰荚苜蓿,草木樨属的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三叶草属的库拉三叶草。说明苜蓿假盘菌具有寄主专化性。经室内鉴定,苜蓿假盘菌可以在苜蓿属和黄花草木樨上产生成熟的子实体及子囊孢子,而在白花草木樨和库拉三叶草上不能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13.
三突花蛛对绿盲蝽和苜蓿盲蝽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研究表明,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捕食行为始于二龄幼蛛,可捕食绿盲蝽和苜蓿盲蝽的各龄若虫及成虫。其成蛛对两种盲蝽捕食功能反应属H0llingⅡ型,日捕食绿盲蝽和苜蓿盲蝽二龄、四龄若虫可分别达56.5、22.1头和30.4、9.3头。选择试验表明,三突花蛛对两种盲蝽无取食选择性差别,但对不同龄期的同种盲蝽趋于选择体型较大个体。环境温度对三突花蛛的捕食量有明显影响,以20~35℃为适宜捕食温度;低于10℃下日捕食量显著降低。2007年棉花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三突花蛛与盲蝽自然种群动态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三突花蛛是绿盲蝽和苜蓿盲蝽的重要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盲蝽食诱剂中试产品进行了田间诱捕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按质量比3∶1配制的食诱剂对盲蝽成虫诱捕效果明显,诱捕量显著高于对照。2015年河北黄骅苜蓿田中,该食诱剂配方对盲蝽成虫的总诱捕量是对照的3.9倍,2016年河南新乡和河北廊坊绿豆田、河北廊坊棉花田中该食诱剂诱捕盲蝽总量分别是对照的55.3倍和39.0倍、15.6倍,均显著高于对照。诱捕到的盲蝽种类有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苜蓿田优势种苜蓿盲蝽和绿盲蝽、绿豆和棉花田优势种绿盲蝽的诱捕量同样显著高于对照。这表明,盲蝽食诱剂对田间盲蝽成虫具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可用于盲蝽成虫种群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介绍几种刺吸害虫对石榴的为害和防治方法。1绿盲蝽绿盲蝽又名青色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以若虫和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危害石榴的幼芽、嫩叶及果实。被害的幼嫩芽叶,后期变成黑色小点,局部组织皱缩死亡。幼果被害后,果面上出现黑褐色水渍状斑点,造成僵化脱落,对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曹建华 《植物保护》1986,12(1):48-48
盲蝽象是棉区的一大害虫。在江苏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两种。近年来,中黑盲蝽的危害突出。据1984、1985年调查,棉田一代中黑盲蝽每亩约3000—5000头,有的达1万头以上,占一代盲蝽总量的80—90%。各期危害亦很严重,幼铃受害率一般  相似文献   

17.
绿盲蝽严重危害葡萄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严重危害葡萄树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果蔬技术站(315321)王勤海岑贵伍绿盲蝽(LygusLucorumMeyer-Dir)属半翅目,盲蝽科,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态结构的变化,绿盲蝽危害葡萄树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199...  相似文献   

18.
棉红铃虫和卣蝽象(主要为中黑盲蝽象和绿盲蝽象)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前者通过蛀入铃内取食危害,后者则主要造成蕾铃脱落和不同程度的铃害,共同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棉花中后期常常进行总体兼治。各地对单一害虫的发生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已作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二种害虫混合发生下的复合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的研究报道不多。1988年,我们对棉花中后期多种害虫的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1989年,对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目前是河南省关键棉花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中黑苜蓿盲蝽成虫的日龄、性别、密度和食物的有无对瓶膜法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农药对中黑苜蓿盲蝽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将羽化10 d内的成虫(不分雌雄)1~3头装入具有待测药膜的20 mL闪烁瓶中,每瓶加1块四季豆作为食物, 24 h检查死亡率。用此法测定的9种杀虫剂对郑州中黑苜蓿盲蝽种群的毒力为: 毒死蜱>硫丹>氯氟氰菊酯>甲萘威>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咪>抗蚜威>溴氰菊酯,LC50分别为0.275、0.335、8.130、16.782、18.684、23.805、27.767、63.420 μg/mL和68.451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