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犬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以易疲劳、嗜睡、胃寒、皮肤增厚和厌食等为主要特征,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2.
孙柏林 《警犬》2011,(12):13-13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犬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以易疲劳、嗜睡、胃寒、皮肤增厚和厌食等为主要特征,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畜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以易疲劳、嗜睡、胃寒、皮肤增厚和厌食等为主要特征,易被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确诊治率,现将本动物医院诊治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犬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先天或幼年发生的甲减,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第二类是继发性甲减,因脑下垂体异常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缺乏所致,在犬类中比较少见;第三类是原发性甲减,是犬类中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致病原因可能为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或先天性甲状腺病变。原发性甲减病犬,病程进展缓慢,常见临床症状为嗜睡、肥胖、交配障碍、胸腹对称性脱毛和脱毛处黑色素沉着等,易被误诊。目前,临床治疗犬原发性  相似文献   

5.
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畜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以易疲劳、嗜睡、胃寒、皮肤增厚和厌食等为主要特征,易被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确诊治率,现将本动物医院诊治的一例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11年3月份,珠海市爱心宠物  相似文献   

6.
缺乳也称乳汁不行,即母畜在产后或哺乳期间,泌乳很少或完全无乳。依其病因及病理可分为气血虚弱型和气血瘀滞型两种。临床上以初产、营养不良及老龄母畜较为多见。现将几种常见的中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一、病因牛白血病是乳牛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分为散发性的犊牛型、胸腺型、皮肤型和地方流行性的成年型四个型。散发性白血病病因不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在我国乳牛中流行的主要为成年型牛白血病,其病原已证实为  相似文献   

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隐匿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率比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得多。目前,国内外就SCH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和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少涉及动物及相关机制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相关机制研究的基础,建立良好的SCH的动物模型,对于其机制研究意义重大。论文通过国内外SCH动物造模方法的比较,探讨其异同和优缺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以下简称甲减)是一类由于甲状腺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或是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良(甲状腺素分泌正常,但组织利用率低下)而致的以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犬多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脱毛、患部皮肤干燥、色素化、被毛生长迟缓等症状。由于皮肤表现较为明显,故常因皮肤症状而就医,也常误诊为简单皮肤病(如皮肤真菌、螨虫等)。目  相似文献   

10.
<正>本病又称呼吸道复合征,或称复合型慢性呼吸道病。在商品化生产条件下,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免疫抑制性病原和不利的环境条件等多种病因并发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比单一病原感染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真胃扩张,也称皱胃阻塞,主要由于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皱胃内容物滞积,胃壁扩张,形成阻塞,继发瓣胃秘结,引起消化机能极度障碍,瘤胃积液,自体中毒和脱水的严重病理过程,常常导致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牛,其中又以体质强壮的成年牛较为多见。(一)病因原发性真胃扩张,犊牛有的因大量乳凝块滞积而发生。成年牛有的因误食胎盘、毛球或麻线而发生。或因犊牛误食破布鞋、木屑、刨花及塑料皮等,引起机械性真胃扩张。实际上,都是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发生异嗜,舔食异物和泥沙的结果。(二)临床症状病初前胃迟缓,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有的病牛喜…  相似文献   

12.
正犬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又称犬甲减。主要是由于犬自身甲状腺功能或结构出现了异常,引起机体分泌和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犬身体机能代谢效率降低的一类疾病。犬甲减是导致犬内分泌紊乱的重要疾病。临床上甲减患犬常表现出嗜睡、精神浑沌、运动机能减退、皮肤干燥无光伴有色素化、被毛脱落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贝耳氏麻痹。此病较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年龄段发病者居多。病情常只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名称很多,如《内经》中称:“口明’,“口僻”;《金匮要略》中称“口爵僻”;《诸病源候论》中称“风口口呙”,此外,还有“面瘫”、“呆线风”、“歪嘴风”等名称。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部分病员因局部受风吹或者着凉起病,所以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  相似文献   

14.
亚临床鸡白痢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目前,养鸡者普遍重视雏鸡白痢病的预防和治疗,而较轻视成年鸡白痢病的预防和根治。成年鸡鸡白痢多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为亚临床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阳性反应鸡往往是顺其自然或用药物治疗,而事实上,成年鸡鸡白痢同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充分了解亚临床鸡白痢  相似文献   

15.
由各种过敏原激发第Ⅰ型超敏反应,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临床症状乃至死亡的综合征,统称为过敏反应,或称其为过敏症。发生过敏反应的动物,轻者经短时间即自然消退,重者发生全身性强烈反应,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各种动物都能发生,本病以犬和猫比较多见。本文从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家畜过敏症的诊治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读者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疝气也称赫尔尼亚(Hernia),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天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移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疾病。疝气主要有腹壁疝、会阴疝、膈疝,多发生于成年动物或老年动物。有调查研究表明该病以犬、猫、猪、牛等动物多见,马属动物少见。而膈疝是一种内疝,是指腹腔内一种或几种内脏器官等通过膈的破裂孔异位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由大结肠通过膈疝进入胸腔形成的大肠嵌闭而引发的急腹症则很少见。  相似文献   

17.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低、甲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T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病症。本病属中医"瘿劳"范畴,多因瘿病治疗失时,或药物治疗失当及手术切除后,或因脑部肿瘤等病变,使脾肾阳虚,气血亏虚,水湿泛溢,所以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等为主要表现。当以温阳补肾,补益气血为治。可选用下列蜜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犬的急性传染病,是本市除犬瘟热病之外另一危害犬类的烈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有2个类型,肠炎型和心肌炎型。其中肠炎型在本市较为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废食、出血性腹泻、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从品种上看,本病主要发生于小型犬种,且以洋犬种为多,土种犬、大型犬也可见;从发病年龄上看,本病多发于5月龄以下的幼犬,成年犬少发;从季节上看,2~6月份多发,其他季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在不同年龄鸡群中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诊断、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鉴定等,对8群流行性鸡白痢病和2群康复鸡群的研究表明,鸡白痢病对整个养鸡周期都具危害作用。通常表现为以拉痢或呼吸困难为主征的急性败血型,有时表现关节炎型或神经型。育成鸡白痢病以滑膜炎为特征,以胫跖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大为主要表现;成年鸡白痢病以隐性感染多见,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偶尔也可发生急性流行。  相似文献   

20.
戊型肝炎(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病毒性疾病,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呈暴发流行或散发传播,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疾病。随着对戊型肝炎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HEV动物宿主被证实,这促进了更多动物模型的建立。常见的实验动物模型有非人灵长类动物、猪、兔、啮齿类动物等。HEV动物模型在研究HEV传播、致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HEV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