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周单9号的产量及物质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在中密度(6.0万株/hm2)、高密度(7.5万株/hm2)下,氮肥对周单9号单株物质生产能力的调控作用更明显,并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的。适量施氮可促进顶部籽粒发育,减少败育,使秃尖缩短,增加穗粒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驻玉309的产量及物质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6.0万株/hm2)、高密度(7.5万株/hm2)下,氮肥对驻玉309单株物质生产能力的调控作用更明显.并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的.适量施氮,可促进顶部籽粒发育,减少败育,使秃尖缩短,增加穗粒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春玉米品种强盛16、屯玉99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通过统计穗长、穗粗、穗质量、秃尖长、百粒质量和产量,分析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种植密度有利于穗长,不利于秃尖长.种植密度对穗粗、穗质量、百粒质量影响不大;在玉米产量方面,强盛16、屯玉99表现出协同性,均随着种植密度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强盛16最佳的种植密度为6.0×104株/hm2,屯玉99最佳的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氮量对玉米的穗长影响不明显,对穗粗、穗质量、秃尖长有明显影响,但最终反映在百粒质量和产量上的影响却不明显;强盛16、屯玉99较佳的施氮量均为360 kg/hm2.通过对山西春玉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研究,强盛16获得最高产量为795 kg/667 m2,屯玉99获得最高产量为684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利用与叶片衰老的影响,选用不同穗型超高产春玉米品种浚单20(高秆大穗型)和内单314(中秆中穗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SPAD值、光合速率(Pn)和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研究4种种植密度(7.5,9.0,10.5和12.0万株/hm2)对不同穗型春玉米植株器官氮素及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穗型品种叶片和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正好相反;在高密度条件下,氮运转率较高,叶片和茎鞘中的氮被过多的运转,削弱了营养器官的光合特性,加速植株的衰老;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氮素吸收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穗型品种的氮收获指数均在10.5万株/hm2时最大。  相似文献   

5.
磷肥和栽培密度对半干旱区特用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半干旱地区特用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高油11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P2O5量处理对特用玉米的产量影响。[结果]增施磷肥和提高密度均使秃顶增多,增施磷肥处理的秃顶大于加大密度的。组合55 500株/hm2(密度)+112.52 kg/hm2(磷肥)的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其穗长均匀,秃顶长平均为1.5 cm,穗粒数为641粒/穗,百粒重为20.5 g。组合66 750株/hm2+187.5kg/hm2产量最高,达到7 851.1 kg/hm2;组合55 500株/hm2+262.5 kg/hm2和组合55 500株/hm2+187.5 kg/hm2的产量最低,只有5 697.3和5 766.8 kg/hm2。密度在66 750株/hm2时,3个磷肥用量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当密度为59 250株/hm2时,增施磷肥,对产量的负效应显著。[结论]半干旱区梯田地种植特用玉米的适宜密度和最佳施磷量应为59 250~66 750株/hm2和112.5~187.5 kg/hm2。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对高密度种植下寒地春玉米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设置了0-N(不施氮)、70-N(195kg/hm2)、100-N(279kg/hm2)、130-N(362kg/hm2)四个氮肥处理,来研究施氮量对高密度种植下寒地春玉米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氮肥处理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及Fv/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呈倒“V”趋势变化,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100-N处理功能叶片的SPAD值在灌浆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N处理下的玉米功能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光抑制最弱。吐丝期100-N处理的LAI(叶面积指数)数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灌浆期后100-N处理群体LAD(光合势)高于其他氮肥处理,并且总LAD也以100-N处理最高;100-N处理后底层和穗位层透光率均为最小。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超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以施氮100-N(279kg/hm2)处理为最适宜,玉米功能叶片的光合参数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纤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粉至乳熟期,各器官粗纤维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器官间以茎鞘粗纤维含量最高,叶片和雌穗相差不大。随着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增加,叶片、茎鞘中粗纤维分配量呈下降趋势,而雌穗中粗纤维分配量以中等密度和施氮、磷量水平下较低。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宜的收获期为乳熟末期,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5200 ̄5700株/hm2,施氮量(纯氮)260 ̄330kg/hm2,施磷量(P2O5)110 ̄150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江苏春玉米区特定生态条件下苏玉30的春季高产种植提供参考,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纯氮用量、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优选出苏玉30的适宜密度和氮用量。结果表明:密度对苏玉30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提出苏玉30高产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穗粒结构、叶面积指数、花后光合势、籽粒库容量、穗部性状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出苏玉30产量≥9 000kg/hm2的栽培方案:种植密度72 180~88 425株/hm2,纯氮用量309.0~370.5kg/hm2。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烤烟种植密度(19 500、18 000、16 500株/hm~2)与施氮水平(105.0、127.5 kg/hm~2)对烟田小气候以及烟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叶面温度较田间垄间温度平均高2.50℃,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800),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施氮量为127.5kg/hm~2时,种植密度每增加1500株/hm~2,烟株下、中、上部垄间温度分别降低1.35、1.65和1.95℃,叶面温度分别下降1.80、1.55和1.40℃;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垄间相对湿度的影响存在负的显著交互效应,效应值为–0.538;种植密度影响烟株中下部有效光合辐射,高种植密度下增施氮肥,导致中下部叶片有效光合辐射分别减少39.46%和56.98%;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显著影响烟株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并存在交互效应,但不影响叶片气孔导度与烟株蒸腾速率,减小种植密度,增施氮肥,可提高烟株光合速率,种植密度16 500株/hm~2、施氮127.5 kg/hm~2处理各部位烟叶平均光合速率较种植密度19 500株/hm~2、施氮105.0kg/hm~2高23.09%;施氮量是影响胞间CO_2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存在部位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叶片蒸腾速率显著影响烟叶光合速率,有效光合辐射与垄间温度、叶面温度、田间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叶面温度与烟叶的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垄间相对湿度与叶片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通过影响烟田垄间温度、叶面温度、田间相对湿度等烟田小气候,改变了烟株蒸腾速率,进而影响叶片胞间CO_2浓度,最终影响其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不同密度下扩行缩株(扩行距缩株距)栽培模式对黄淮海夏玉米产量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方法】2018—2019年以密植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行距,即60 cm(B1)、80 cm(B2)、100 cm(B3)等行距;2个种植密度,即67 500株/hm2(D1)和82 500株/hm2(D2),采用裂区设计形成不同的栽培模式。【结果】与D1密度相比,D2密度能显著提高夏玉米群体叶面积和光合势,改善群体的光能利用,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产量的增加。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扩行缩株对夏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在67 500株/hm2密度下,扩行缩株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82 500株/hm2密度下,B2处理较B1和B3处理2年平均增产9.45%和11.48%,主要是由于行粒数增加引起的穗粒数增加。在此密度下,B2处理较B1处理显著提高花后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延缓中下部叶片衰老,增加花后夏玉米群体光合势,茎叶夹角增大,叶向值减小,穗位叶层和底层透光率明显增加,消光系数减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花后干物质转移量降低。表明高密度条件下,80 cm扩行的等行距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光合群体结构,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生产与积累,从而提高产量。【结论】黄淮海平原夏玉米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并适当扩行缩株可实现光能资源高效利用和产量协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推荐82 500株/hm2密度搭配80 cm等行距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相关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状指标的影响,可以为玉米生产上合理密植提供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多抗较耐密玉米品种丹玉86号和高抗耐密玉米新组合丹3363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设52 500、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玉86号种植密度在52 500~82 500株/hm2范围内,产量与密度呈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其中,在60 0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丹3363在75 0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在52 5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低。2个品种穗行数、行粒数和粒长随密度变化不大,穗粒重随密度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丹玉86号穗长、千粒重和秃尖长度均在67 500株/hm2密度时最大,在75 000株/hm2密度时最小;丹3363穗长、千粒重和秃尖长度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玉86号穗粗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出籽率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3363穗粗在60 000株/hm2密度时最大、在67 500株/hm2密度时最小,出籽率在52 500~75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在82 500株/hm2密度时降低。丹玉86号在75 000株/hm2密度时粒宽最大、粒厚最小,在67 500株/hm2密度时粒宽最小、粒厚最大;丹3363粒宽和粒厚随密度变化不明显。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生产上应结合品种自身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冀东夏秋粮作物主栽品种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轮选987在基本苗数225万株/hm2、京冬12号在基本苗数375万株/hm2、京冬8号在基本苗数525万株/hm2条件下均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在6 180 kg/hm2以上;夏玉米郑单958在密度6.75万株/hm2以上、浚单20在密度不超过6.00万株/hm2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在8 505 kg/hm2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冀东地区充分挖掘夏秋粮作物的增产潜力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新品种南校205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南校205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A1水平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方面都具有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穗粒数、干粒重整体上均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A2B4,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施肥量为纯N 225 kg/hm2、P2O5 75 kg/hm2、K2O 187.5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植烟密度对烤烟"高温逼熟"现象的影响,设计五种不同植烟密度:13 500株/hm~2、15 000株/hm~2、16 500株/hm~2、17 250株/hm~2和18 000株/hm~2,研究不同植烟密度对烟株田间微气候、"高温逼熟"发生率、抗氧化酶活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高温逼熟"发生率最低,该处理下田间微气候因子与"高温逼熟"发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处理下的"高温逼熟"发生率与种植密度无关。烟叶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均为15 000株/hm~2处理下活性较大,说明15 000株/hm~2处理诱导POD、PPO、SOD和CAT活性提高,增强烟株抗逆性。1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为适宜,经济性状较好。因此,相对于其他处理,15 000株/hm~2植烟密度有利于提高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降低"高温逼熟"发生率,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L.)品种龙江911为试材,于2006~2007年研究了密度、留叶数二因子对烤烟多酚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留叶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石油醚提取物、总酚及绿原酸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密度条件下,留叶数对石油醚提取物、总酚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表现为22片/株>20片/株>18片/株,芸香苷含量与种植密度呈成正比、与留叶数成反比;3)密度16 500株/hm2、留叶数22片/株的处理多酚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最高,其次为密度16 500株/hm2、留叶数20片/株的处理,而密度19 500株/hm2、留叶数18片/株的处理稍低.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旱地烤烟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指导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 0001、6 5001、8 0001、9 500株/hm2)对烟株的生育期和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株高增加,烟株茎围变小,节距变长。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时,烟株留叶数和烟叶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48 660叶/hm22、397.3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均逐渐减少。烟叶产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 000株/hm2时最高(达26 801.85元/hm2)。[结论]在安仁县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旱地植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黔兴201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聂晓文  肖莉  龙静  葛刚  郭国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0-9490,9492
探索耐密型玉米黔兴201的最适种植密度。试验共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和8.25万株/hm26个种植密度,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小区玉米种植3个双行。杂交玉米黔兴201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密度处理中,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的产量居第1位,各种性状表现较好,生长期间植株整齐一致,抗病性较强;密度为7.50万和6.0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综合性状表现好;密度为4.50万和5.25万株/hm2,虽然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大,但产量不高;密度为8.25万株/hm2,有轻微倒伏现象,造成部分果穗腐烂。试验得出:黔兴201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万~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夏秋  赖雄  王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05-16807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玉米杂交种产量的影响,为其快速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密度为主处理(45000~67500株/hm2),施氮量为副处理(90~360kg/hm2),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川中丘陵区川单418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比常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最佳施氮量为270kg/hm2,产量可达到8024.36kg/hm2。密肥互作效应分析表明,在较高密度下,氮肥对产量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结论]在西南地区加强玉米杂交种川单418种植密度和肥力组合调控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钙对烟叶拉断强度、拉伸强度的效应,在丽江烟区开展了Ca(OH)2施用量0,150,750,1500,2000,2500kg/hm2对烟叶拉断强度、拉伸强度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1)上部叶中处理6[Ca(OH)22500kg/hm2]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87N,中部叶中处理6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19N,下部叶中处理5[Ca(OH)22000kg/hm2]的烟叶拉断强度最大为1.14N。(2)上部叶中处理4[Ca(OH)21500Kg/hm2]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8.64%;中部叶中处理5[Ca(OH)22000kg/hm2]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6.07%;下部叶中处理5的最大拉伸率最大为4.78%。(3)拉断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存在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关系,说明上部烟叶的弹性和抗破碎性最好,而下部烟叶最易破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