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近年来,土池养鳗已成为一种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模式,它具有造价低、水深与水质较稳定、管理简单、养殖技术容易推广普及等优点。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的经验,对土池养鳗相关技术进行小结,供有关人员参考。一、放养前准备工作1.清整池塘放养前20天排干池水,深挖淤泥,排除污物,加高、加固池埂,使池塘不渗水、不漏水,常年水深保持在2.0m左右,为促进鳗鱼生长和提高养殖成活率打下基础。2.消毒消毒时,土池水深平均保持在15cm左右,用生石灰100kg/亩兑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或用20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一般消毒7天~10天后便可以进水投放鳗种。3.水…  相似文献   

2.
不同鳗种露天养殖池塘的浮游动物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江苏中洋集团在黄海滩涂开挖了大片滩涂池塘 ,开始尝试滩涂池塘养鳗 ,养殖品种有美洲鳗、日本鳗和欧洲鳗。土池养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调控池塘水质。浮游动物对池塘水质有着重要影响 ,且其生物量与鳗鱼摄食量密切相关。探讨养鳗池塘浮游动物的组成及变动规律 ,对于指导养鳗池塘浮游动物的控制从而改善养鳗池塘水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于 1998年对中洋集团特种水产养殖公司 4口不同鳗种池塘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养鳗池概况  4口养鳗池塘面积均为0 6 6hm2 ,水深 0 8- 1 2m。放养鳗种…  相似文献   

3.
鳗鱼养殖通常为流水式高密度养殖,如管理不善,常引起水质恶化,有机耗氧量、氨氮量剧增,影响鳗鱼生长,易生病。本文通过我公司养鳗场1994年8月16日至12月12日实验室测试的水质指标来探讨氨氮对鳗鱼的生长及与其它水质因素的关系。 一、材料方法 1、池塘和设备:取鳗池2号池、3号池二口,面积各350m~2,水深1米,每口池配备二台0.75千/瓦的增氧机。池塘事先经过石灰消毒。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夏季土池养殖欧鳗的利用率,减轻鳗鱼残饵和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并为鳗鱼提供良好的遮荫场所,净化鳗池的水质,我们进行欧鳗土池养殖中培养水葫芦兼养草鱼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点为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涪头村土池养鳗场。  1.池塘条件: 1#、 2#、 3#三口土池,面积分别为 3.37亩、 3.42亩和 1.75亩,共计 8.54亩,水深 1.5米。池的形状: 1#池多边形、 2#池长方形、 3#池 7字型,每口池各设一台 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放灌水方便,池塘底坚硬、淤泥少,堤坝坚实牢固。  2.培养…  相似文献   

5.
简新昌 《科学养鱼》2003,(11):49-49
福建省北部山区土池养鳗,鳗池经过一段时间养殖,不仅鳗鱼粪便、残饵和各种生物残骸大量累积池底,而且各种菌群和虫卵也富集于池底和池壁。因此,在每年鳗鱼养殖结束后,对池底进行合理清整与调节,以延缓池塘老化就很有必要。 本文就几个土池养鳗场清整池底的有效方法,予以归纳  相似文献   

6.
我们探索出上半年快速养殖鲤成鱼,下半年养殖鲤鱼种的高产高效新技术。现把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0米,底泥10~20厘米,水源为无污染的地下井水,注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备投饵机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一台,有充足的电力保障。不配备投饵机的池塘可采用人工投喂。二、池塘的清整与消毒鲤成鱼养殖时,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数天。注水20厘米左右,每亩用20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消毒。在鱼种放养前的5~7天,每亩池塘施发酵后的鸡粪150千克左右,培肥水质。下半年养殖鲤鱼种时,用氯制剂对池塘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7.
池塘中混养鳜鱼的基本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3):76-7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收入,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饵料浪费和污染水质。现将池塘中混养鳜鱼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池塘要求混养鳜鱼的池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且清塘一定要彻底。具体清塘方法如下:1.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挖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消毒清塘。2.清除底泥后,每亩水深15-20毫升施用生石灰70-80千克或每亩用生石灰150-18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8.
<正>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虾池面积5~10亩为宜,一般不超过20亩,水深1.5~2.0米,池堤要做好护坡,在进水口处应用筛绢网拦,以防野杂鱼进入虾池及虾外逃,池塘进水口应与排水口分开,最好备有蓄水池。一般每5亩配置1台1.5千瓦的增氧机。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对新建造的虾塘,应首先进水浸泡冲洗2~3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的虾池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  相似文献   

9.
正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养殖时间长的池塘,养殖前必须要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野杂鱼、害虫等,这样可以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生石灰清塘1.干塘清塘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选择在苗、种放养前2~3周内的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消毒。在进行清塘时,池中必须有积水10厘米左右,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亩75千克,淤泥较少的池塘则用50千克。生石灰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浙一带养鳗业发展迅速,成鳗产量成倍增长,养殖方式也从粗放型向精养型过渡,逐渐形成了以温室培育鳗种,利用室外土池配套养殖成鳗的生产结构。即在春末把大规格鳗种从温室移至室外土池进行养殖,深秋把不能达商品规格的鳗种再行移进温室养殖,既利用了廉价的土池设施,又避免了鳗鱼冬眠,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年产量。如东县鳗鱼养殖场从1980年开始进行土池养鳗,实践证明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1.养鳗土池水源及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土池循环水无公害养鳗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土池养鳗是一种比较经济普遍的养鳗方式,但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预防病害所带来的药残问题,严重影响着鳗鱼养殖生产的效益。介绍了一种土池循环水鳗鱼无公害养殖模式的设计方案和试验结果,旨在为土池鳗鱼无公害养殖探索一种有价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钱超 《水利渔业》2003,23(1):22-22
1 材料和方法1 1 池塘条件养殖用池为永安市大湖镇罗溪养鳗场1号池塘,面积2986 7m2,水源是地下泉水,水质条件符合淡水渔业标准。平均水深1 3m,池塘形状为多边形,池塘底质为沙土,淤泥少。池中配备1台0 75kw水车式增氧机。1 2 池塘消毒在三类苗投放前1个月,排干池水,让池底曝晒1~2周后,用生石灰150g/m2溶解于水,全池泼洒,以杀灭淤泥中寄生虫和病原体,然后再用90%晶体敌百虫2 25~3g/m2泼洒,彻底消毒杀虫。在鳗苗投放前1周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1 3 苗种放养2001年5月4日从大湖镇罗溪养鳗场各口池中分选出三类苗3150kg(…  相似文献   

13.
赵子明 《内陆水产》2001,26(7):19-19
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质好,是目前虾类养殖的新亮点。生产上购进的南美白对虾苗是经过初步淡化的,(但其水中含盐量仍可达到5‰左右),如果直接将虾苗放进淡水池塘,虾苗会因不适应而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成活率不高,甚至可导致虾苗全部死亡,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正确掌握放养虾苗方法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1 池塘消毒池塘消毒与常规养鱼池塘的消毒方法相似。放虾前7~10天,每667米2(水深1米左右)用生石灰75~10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2 水质培养池塘消毒后,每667米2施用150~200 千克有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为…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鳗鱼土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池养鳗具有比水泥池养鳗投资少、耗能少、养殖成本低、管理简单、不易产生“三类苗”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模式。据统计,2004年,在全省近100家鳗鱼养殖企业中,已有60余家鳗鱼养殖场开展了土池养鳗,土池养殖面积达7000余亩,占江西整个鳗鱼养殖面积的78.7%,  相似文献   

15.
张效新 《齐鲁渔业》2002,19(12):27-28
鳜是人们喜爱的淡水名贵鱼类,在池塘中养殖生长较快,一般情况下,当年可达50~100g,第2年达500g,第3年可长到1~1.5kg。现将池塘专养技术介绍如下:1 池塘条件 专门养殖鳜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1亩左右较为合适,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要求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不宜过肥,池塘若有微流水效果会更好。2放养前准备工作 放养鳜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挖出过多淤泥,充分曝晒池底,于放苗前20~30天左右,进水6~8cm,亩用75kg生石灰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消毒后灌水  相似文献   

16.
江苏如东从1976年开始鳗鱼试养,至今鳗鱼场已发展到48个,养殖温室已达25万平方米,每年出成鳗1000多吨,产值9000万元以上,利润1210多万元。近年来,随着养鳗业的发展,如东又开始发展土池露天养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例如该县洋口乡养鳗场,1992年土池养鳗38亩,5月初每亩投放30~50尾/千克大规格鳗6500尾,到10月下旬全部起捕,平均亩净产1040  相似文献   

17.
修整池塘是改善鱼苗生活条件的有效措施,在进行池塘消毒前1个月检查池塘的渗漏情况,然后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曝晒数日后进行药物消毒,消毒时间一般在鱼苗下塘前8~10天,北方地区以生石灰干法消毒效果较好,每亩生石灰用量50-70千克。为了提高效果,次日可用铁耙等工具将塘底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充分与淤泥混合。  相似文献   

18.
正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笔者摸索出了一种翘嘴红鲌的健康养殖技术,产出的鱼风味绝佳、品质上乘,可与野生翘嘴红鲌媲美,现分享以供广大养殖同仁参考。一、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营造优质养殖环境在于提供适宜的池塘底泥与水质环境。在底泥处理方面:首先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抽干池水,清除其中过多淤泥。然后用60~75千克/亩生石灰吸水化开后泼洒全池进行消毒。清塘后曝晒3天以上再向池塘中加水,过程中注水口用40目的筛绢布进行过滤,以拦截野  相似文献   

19.
正一、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池塘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灌畅通、加注水方便。如果是老鱼池则必须进行清理,抽水干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小于20厘米;基本的生产用机械齐全,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按要求配备。二、放养前清塘消毒池塘每亩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清塘,清塘时水深控制在0.2~0.3米,以  相似文献   

20.
凌剑  陈玲 《内陆水产》2000,25(12):34-34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并有去淤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近年来,四川内江市养殖者大多用土池养殖鳗鱼,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 667m2可产鳗鱼800~ 1 000 kg,其经济效益是一般养殖鱼类的几倍。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决窍介绍如下。 1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适宜,一般为 1 000~ 2 000,池水深1.5~ 1.8 m。由于鳗鱼善跳跃,在土池的四周应种植 0.8~ 1 m宽的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