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自然降水量对作物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有效生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膜下滴灌技术以及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系统构建,并探讨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河西灌区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是滴灌技术和覆膜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输水管内的有压水流通过消能滴头,使滴灌水成点、缓慢、均匀而又定量地浸润玉米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含琳 《甘肃农业》2014,(3):44-45,48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存量和利用情况的分析,认为在河西走廊建立国家级节水农业示范区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为国家风电基地建设、资源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建莹  赵文发  刘春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63-166,185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灌区的生态安全。根据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及灌区实际调查资料,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灌区农业水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研究成因关系,提出解决思路。结果发现,金昌市灌区农业水资源存在较大缺口,其主要原因是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等,深层次原因则是缺乏有效的调蓄工程。因此,加强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建设雨洪调蓄工程,是金昌灌区也是河西走廊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膜下滴灌可以说是一次种植业技术革命,能够全方位将农艺栽培、机械化作业、水资源有效利用,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目标。建平县昌隆镇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雨量437mm,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近几年来,昌隆镇通过推广膜下滴灌项目,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粮食生产逐年攀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播前准备1.1生产资料的准备准备好作业所需的种子、化把、地膜、膜下滴灌带  相似文献   

7.
1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为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  相似文献   

8.
<正>一、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1.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均匀的向作物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局部灌溉,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此项技术既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又避免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膜下滴灌技术最大的两大省区——新疆和内蒙古,该技术已应用于多数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科学研究表明了膜下滴灌相比常规灌溉有着显著的六大特色,相比常规可节水35%~50%,实现了灌溉水的高效转化,增温保墒和抑制作物棵间蒸发的节水效应;增产18%~40%,经济效益显著,促使农业传统灌溉向现代经济化灌溉技术变化,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5%,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膜下滴灌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水资源缺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力与优势,对进一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发展速度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灌溉技术中,滴灌技术能够使作物产量和水利用率同时达到最佳.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改善了田间土壤水分布,提高了田间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效率,解决了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与垦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1.
徐秀秀 《现代农业》2013,(12):38-39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均匀的向作物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局部灌溉。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人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施财 《甘肃农业》2004,20(1):47-48
河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 ,耕地充足 ,增产潜力大 ,有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但干旱少雨、降雨不均匀 ,植被稀少 ,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脆弱。要发展旱地农业 ,必须有效利用水资源 ,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高效产业。本文初步分析了河西地区旱地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降水稀少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来看,水资源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的基本概况,同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性、原则和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的配置现状,指出探讨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以及优化配置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棉花膜下加压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省工、省肥、节能、节地等优点,对于提高水的利用率,解决农业用水紧张,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棉花膜下加压滴灌是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生产走向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省河西灌区大面积栽培酿酒葡萄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试验采用烘干法结合GCM2010S太阳能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地面覆草滴灌、覆膜滴灌等节水措施对干旱荒漠地区酿酒葡萄园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滴灌措施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作用;覆盖滴灌措施减弱了土壤的升温幅度,剧烈降温时,覆草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也逐渐的运用新型技术,玉米膜下滴灌也就是对生产灌溉的一种,膜下灌溉主要就是将滴灌设置在膜下,运用地面的水道将水源引入到滴灌内进行灌溉。滴灌没有设置滴头.这样也就使水源不断的深入到作物的根部,减少田间水分的蒸发流失,提高水源的利用率。这项技术使用在干旱地区进行大量的推广,这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该项技术在南疆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家先后在甘肃启动实施了黑河、石羊河、敦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对河西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河西及沿黄地区灌溉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成为用水第一大户。为此加快改变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甘肃省农牧厅和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带领全省灌区技术人员开展了积极探索。针对甘肃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特点,2004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开始推广膜下滴  相似文献   

18.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是一项节水增效农田灌溉新技术。膜下滴灌的优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玉米膜下“9812”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制种产量,实现水肥同步管理,从系统构成、栽培管理、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河西走廊玉米膜下"9812"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严重的干旱区之一,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滴灌技术为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化高效节水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缓解我区旱情,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滴灌设施投入高,设备选型和系统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影响了膜下滴灌效益的发挥,制约着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现就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几个主要参数选择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