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优化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霍乱弧菌神经氨酸酶(VCNA)对鸡红细胞(RBC)进行去唾液酸化处理后,再分别通过α2,3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以CMP-唾液酸作为底物进行不同唾液酸受体的标记,使其分别仅含SAα2,3Gal和SA2,6Gal受体,利用血凝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标记效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经过α2,3唾液酸转移酶处理的红细胞只含有SAα2,3唾液酸受体,而α2,6唾液酸转移酶只将SAα2,6唾液酸受体标记到红细胞表面。将两种红细胞分别经过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流感病毒的受体特异性。本研究所建立的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标记和检测方法为流感病毒宿主嗜性范围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肠道中广泛存在,为研究流感病毒唾液酸α2,3半乳糖(SAα2,3Gal)和α2,6半乳糖(SAα2,6Gal)两种受体在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本试验利用植物凝集素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表面同时表达唾液酸α2,3-半乳糖和α2,6-半乳糖两种受体,即同时表达人流感病毒受体和禽流感病毒受体,并且唾液酸α2,6半乳糖的表达量显著高于α2,3半乳糖受体的表达量。该试验结果表明,RIM-MVECs可以被人源和禽源流感病毒感染,且更易被人源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细胞表面的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糖链可以作为新城疫病毒(NDV)入侵靶细胞的受体,但这2种糖链在不同动物细胞上的分布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动物细胞上NDV受体的分布和相对含量,分别对鸡胚成纤维细胞、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以及Vero细胞,使用糖链检测试剂盒进行凝集素细胞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ITC/PI双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禽类细胞上受体分布。结果表明鸡胚成纤维细胞和Vero细胞表面同时分布有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受体,而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表面则只分布有SAα2,3Gal受体,缺乏SAα2,6Gal受体,提示NDV受体在不同禽类细胞表面的分布存在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MC)是机体重要的效应性和调节性免疫细胞,为研究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在肥大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我们建立了小鼠和大鼠皮肤、腹腔、肺脏原代肥大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方法。通过植物凝集素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肥大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检测。结果发现,小鼠、大鼠的腹腔和肺脏原代肥大细胞同时表达SAα2,3Gal和SAα2,6 Gal两种常见的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即同时表达禽流感病毒受体和人流感病毒受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常发生禽流感病毒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事件,但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却未发生传播,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表面的HA糖蛋白与靶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本文主要从A型流感病毒与人类受体结合的特异性、HA氨基酸的突变对禽流感感染人类的影响以及HA突变对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流感病毒HA突变与受体识别的关系,以期能为将来人们研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A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禽流感至今仍无法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蛋白极易发生变异。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引起病毒的抗原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毒株。文章从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方式,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与宿主免疫状态的关系,以及变异后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发生改变等方面归纳了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机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不断重排和变异导致新型流感病毒不断出现,其中有些毒株已经获得了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对于禽流感病毒致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病毒蛋白某些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就能够改变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使病毒能够跨宿主传播。而且,病毒的RNA聚合酶、NS1非结构蛋白和几种新发现的病毒蛋白都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论文阐述了禽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与致病性的分子基础,为禽流感跨物种传播机制研究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关于禽流感病毒如何与人的受体结合并感染人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据美国庥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2008年1月6日表示,他们发现了感染禽类的病毒和感染人类的病毒之间存在的关键性差别。对于感染人类的病毒,其感染能力取决于人类呼吸系统细胞表面受体是否有能够同病毒结合的特定形状。这项新的研究更详细地揭示出,正是由于流感病毒与特定的α-2,6半乳糖受体的特定形状结合的能力,决定了它是否能够感染人类。α-2,6半乳糖受体有两种形状——其中一种类似于伞形,另一种类似于圆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如果要感染人类,它们必须与伞形的α-2,6半乳糖受体结合。文中指出,虽然禽流感病毒通过家禽适应人并变为人传人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演变进化的适应过程似乎有加快脚步的迹象。2007年10月4日,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一位科学家说:“我们已经检测到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特殊变异,它能使病毒适应人类上呼吸道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新的变异让H5N1型禽流感病毒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存活。尽管还没有转变为可以在人类间传播的病毒,但至少可以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正在向这个方向演变进化。这对人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氨酸酶是禽流感病毒的两种表面糖蛋白之一,是一种由AIV基因组第6节段编码的Ⅱ型糖蛋白。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SA.又名神经氨酸)是流感病毒的主要受体。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膜上SA受体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而神经氨酸酶可以降解AⅣ识别的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神经氨酸酶的这一独特功能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抗禽流感病毒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为制备抗禽流感转基因家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简要综述了禽流感病毒的背景知识,着重介绍了神经氨酸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目前国内外神经氨酸酶的研究状况,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受体识别以及流感病毒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流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很大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从东南亚疫情爆发地区还报道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国湖南等省也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长期在亚洲存在。由于流感病毒的自身基因组极易产生变异和亚洲地区家禽业的养殖模式特点,禽流感病毒极有可能进化成可以跨宿主感染的新型流感毒株。本文对流感病毒的受体识别和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作一综述,并讨论若出现流感大流行时的药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