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木荷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测定,对木荷、杉木混交林和纯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杉木混交林地上部持水量、土壤层持水量、林分总持水量均比纯林大,均表现为木荷×杉木(6∶4)>木荷×杉木(4∶6)>木荷纯林>杉木纯林;各林分不同层次持水量为土壤层>林冠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林分总持水量主要集中在土壤层,0~100 cm土层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9%以上,不同林分土壤层持水量差异主要在0~40 cm,60~100 cm土壤层持水量差异较小。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大于纯林。  相似文献   

2.
桤木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发展阔叶树种造林,对桤木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贮水性能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混交林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均优于杉木纯林,其中以桤木杉木行间混交最好,地上部分持水量为31.72t/hm^2,0~40cm土层最大贮水量为127.12mm。  相似文献   

3.
胡永颜 《安徽农学通报》2013,(11):88-90,122
水源涵养能力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该文分析了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及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层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0~60cm土层总蓄水量以及林分总持水量均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上优于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两种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4.
酸枣人工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对酸枣×马尾松、酸枣×杉木混交林及马尾松、杉木纯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其涵养水源功能的较大差异.不同林分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酸枣×杉木混交林>酸枣×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酸枣混交林具有比其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5.
用AHP法筛选观光木杉木混交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观光木杉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林分生物量、生产力、培肥土壤能力、水文效应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的总排序是:观光木杉木行间混交>观光木杉木行带混交>观光木杉木株间混交>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6.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生物产量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产量分配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是杉木纯林的1.29倍,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较纯林的高,而林下植被层所占的比例则比纯林的低.混交林中杉木有效冠高与观光木有所交叉,但比观光木的高.混交林阳冠厚度比纯林的厚4m,阳冠的活枝和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比纯林的大,表明混交林乔木层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率.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的粗根垂直分布均呈单峰型,细根则分别呈梯形或单峰型;观光木粗根和细根则均呈双峰型.杉木和观光木粗根呈明显垂直镶嵌分布,而细根均在表层土壤富集,而在较深层土壤分布具分层性;与混交林杉木相比,纯林杉木粗根量最大层次上移,而细根量最大层次则下移.  相似文献   

7.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差异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对福建含笑(Micheliafui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e)混交林纯林各模式林分的林冠层、下木活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行间混交林具有最大的涵养水源能力,在地上部分持水量、地下部分贮水量和土壤渗透性能方面都表现最强.其次是福建含笑纯林.  相似文献   

8.
观光木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林分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方面对观光木人工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混交林生物量为103.838t/hm~2,是观光木纯林的1.9倍;其林下植被生物量1.478t/hm~2,小于观光木纯林(1.995t/hm~2)。在纯林和混交林中,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为:树干>根>枝>叶。但观光木纯林的林分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其出材率,其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高于混交林。观光木混交林叶面积指数为5.72,叶净同化率为787.3g/(cm~2·a),明显高于纯林,从而使得观光木混交林表现出比纯林更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秃杉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对秃杉混交林及秃杉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能力及土壤孔隙度、渗透性能及持水能力等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优于秃杉纯林 ,其中以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最好 ,其土壤稳渗速度和稳渗系数分别为 44.1和 2 6.4mm· min-1,林分总持水量达1 0 97.33t·hm-2 .其它依次为秃杉杉木混交林 >秃杉纯林 >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0.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65-167
杉木人工纯林栽培技术容易引起地力衰退和林分生产力下降,为探索有效治理杉木纯林所产生的弊端,开展了杉木与观光木混交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观光木混交可以促进杉木生长,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增强,林内小气候、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观光木是杉木较为理想的混交树种,杉木与观光木混交有利于缓解杉木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1.
南方山地红壤区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表明:杉木密度为870株/hm2的杉木毛竹复层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5.02t/hm2,比毛竹纯林多1.44t/hm2;地上部分总持水量18.68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分别增加6.13t/hm2、0.55t/hm2;土壤贮水量150.26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渗透速度的初渗值达29.43mm/min,稳渗值达18.32mm/min,分别是杉木纯林1.9倍、1.8倍。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杉木天然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杉木天然林土壤肥力的研究及溪后杉木速生丰产林土壤肥力比较,结果表明:①杉阔天然林和杉木天然林土壤肥力均较高,天然林能培肥土壤,杉阔天然林的培肥地力的能力比杉木天然纯林好;②武夷山天然林土壤肥力远较溪后安曹下杉木丰产林为高,这与两者起源不同有关,人为干扰无疑加剧森林生态系统大量营养元素损失;③留阔植杉(栽杉保阔)及选择合适阔叶树作为杉木伴生树种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是杉木产区维持林地地力的良好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杉木细柄阿丁枫混交林根际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细柄阿丁枫和杉木纯林根际土、全土及混交林全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树种均具有明显根际效应,但细柄阿丁枫的根际效应比杉木的大;根际土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均比全土大,但速效性氮、磷、钾则比全土小;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生物学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16倍和1.20倍,混交林林分总蓄积比杉木纯林增加19.99%.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林分水源涵养功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对南平溪后70年生杉木丰产林(山坡、山洼和32年“青年林”(山坡)及杉木林的前身杂木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为时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杂木林林褥层的饱和持水量分别是杉木“青年林”和丰产林(山坡和山洼)的5.3倍、3.3倍和6.5倍,杂木林土壤层(10~40cm)饱和持水量分别比“青年林”和丰产林(山坡和山洼)高14.94%、13.81%和17.15%。杂木林林分总持水量分别比“青年林”和丰产林(山坡和山洼)高15.06%、13.73%和16.40%。杂木林表层(10~20cm)土壤初渗值和稳渗值分别是“青年林”和丰产林(山坡和山洼)的1.16倍、2.32倍和1.78倍。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林分水源涵养的功能下降,地上部分各水文层的持水作用随时间发生转移,表明其水源涵养功能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杉木毛竹混交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杉木毛竹混交林各经营模式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层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经营模式中以杉木密度为2400株/hm2的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地上部分总持水量和林地土壤贮水量都大,具有较大的初渗值(79.55mm/min)和稳渗值(27.39mm/min)。  相似文献   

16.
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的水文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各经营模式林分的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各模式林分涵养水源能力均优于杉木纯林 ,其中以行间混交模式最好 ,地上部分持水量 36.30 t· hm-2 ,0~ 60 cm土层最大贮水量 2 1 7.2 6mm,林分涵养水源效益 1 53.1元· hm-2 · a-1,0~ 2 0 cm土层稳定渗透系数 8.9mm· min-1.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杉木混交类型幼龄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不同杉木混交类型幼龄林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层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的研究分析表明:在各杉木混交模式中以杉木×米老排的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地上部分总持水量和林地土壤贮水量都大,总持水量为2918.12t/hm2,具有较大的初渗值(24.20mm/min)和终渗值(10.49mm/min)。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1974年营造的杉木毛竹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1 350株 hm- 2的混交林涵养水源能力最强,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0. 545 t hm- 2 , 比毛竹纯林多3. 049 thm- 2; 地上部分总持水量( 25. 424 t hm- 2 )分别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增加3. 143 t hm- 2 , 3. 309 t hm- 2 ; 土壤( 0~ 40 cm层)贮水量达611. 2 t hm- 2 ,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他混交林都大; 初渗值达60. 86 mm min- 1 ,稳渗值达24. 32 mmmin- 1 ,分别是杉木纯林2. 8倍和2. 3倍,毛竹纯林的2. 5倍和1. 6倍。  相似文献   

19.
杉木泡桐混交幼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8年,在福建南洲林业采育场进行了杉木纯林和杉木泡桐混交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与相同立地条件杉木纯林相比,杉木与泡桐混交之后,土壤结构体破坏率降低8.34%~9.16%,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2.48%,2.01%,4.47%和2.74%。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结构性能变好,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从而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杉木泡桐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  相似文献   

20.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山杜英纯林、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产力、土壤肥力和林分燃烧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林分生产力,同时还具有培肥土壤,提高林分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林分燃烧性等良好生态效益,营造杉木山杜英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杉木连栽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