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出对华北地区蛴螬具有较强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从河北省采集的30份土样中分离线虫,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线虫对该地区3种蛴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经鉴定所分离的昆虫病原线虫为樱桃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的1个品系,将其命名为LF品系;该线虫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38℃水浴12 h后存活率达28.4%;具有较好的耐干燥能力,相对湿度50.5%处理9 h后存活率可达80.0%,在此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强的侵染能力,可使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在72 h内全部死亡;具有较强的水平运动能力,30℃处理24 h后有42.2%的个体迁移到3.6 cm外培养皿圆孔处。该线虫对蛴螬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室内试验中,在200 IJs/头剂量下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处理7 d后,3种幼虫1龄末期幼虫死亡率均可达70.0%以上;室外盆栽试验中,5 000 IJs/盆剂量下处理7 d后,3种幼虫2龄中期幼虫死亡率均达到了80.0%以上。表明樱桃异小杆线虫LF品系对华北地区蛴螬类地下害虫生防潜能巨大。  相似文献   

2.
经2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从吉林省松原市土样中分离到的昆虫病原线虫JLSY 003为Oscheius myriophila品系.本研究以大蜡螟末龄幼虫为寄主,测定该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JLSY 003浓度为80IJs/larva时具有较高的侵染力,致死中时间LT50为15.409 h,侵染24、48h...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CB-2y)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feinernema sp. (CB-2y)是1986年从河北省一苹果园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试验表明,它在15-30℃下能侵染害虫,并在其体内繁殖,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含水量10-17.5%的沙壤中,线虫具有侵染力。含水最低于7.5%时,虽能存活,但不能侵染害虫。在2.5%含水量沙壤中,则不能存活。CB-2y线虫能在北京地区越冬,在25-30厘米深层土中,越冬存活率为47.8%。该线虫垂直扩散能力强,3天内在沙中57%的线虫已扩散到5厘米以远,最远距离可达30厘米。在23℃含水量14.5%的沙壤中,16周后CB-2y仍能保持侵染力,而S. feltiae Agriotos的侵染力只能保持4周。  相似文献   

4.
对绿豆叶斑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在V8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菌落边缘泛紫色,分生孢子无色;用通用引物18SF和28SR扩增6个分离物的rDNA-ITS部分序列和测序,并到GenBank(登录号:KM435076)数据库进行比对,6个分离物与变灰尾孢分离物序列相似性为99%,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将绿豆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变灰尾孢。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分离物对绿豆‘中绿一号’叶片均致病且存在致病力差异。不同培养基、温度和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V8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  相似文献   

5.
新线虫和异小杆线虫都是昆虫病原线虫。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类很有希望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Khan et al(1976),Thomas and Poinar(1977,1979)先后从异小杆线虫分离出一种产色素的具生物发光的细菌,这些细菌栖息于线虫的咽、肠腔与线虫共生。当异小杆线虫侵入昆虫寄主时,把细菌从肛门排出释放到昆虫的血腔,由于细菌的增殖,在24~48小时内,致使昆虫因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在应用线虫防治昆虫中,共生菌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共生菌对线虫的繁殖和发育也是必需的,它能转化昆虫的物质为线虫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分离和培养共生菌对大量繁殖线虫,尤其以人工饲料工厂化生产线虫以用于大田时更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经济意义。本文报导了首次从我国广东阳江(8204,8401菌株)、海南岛琼中(8405菌株)发现的异小杆线虫的共生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致病性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线虫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大规模工厂化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活跃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实际应用研究。近20年来在生物防治实践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已成为当前国际生防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在昆虫病原线虫的实际应用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对土栖性、钻蛀性和叶面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影响线虫应用的环境因子的分析,简要概述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应用进展,并探讨昆虫病原线虫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巴拉那根结线虫(Meloidogyne paranaensis)是咖啡上最具有毁灭性的根结线虫之一,可造成咖啡减产高达50%,目前主要发生在巴西、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我国没有分布。本文介绍了巴拉那根结线虫的形态鉴定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阳江县的土壤中,分离到一种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8503),从线虫3龄幼虫体,又分离出8503菌株。此菌为共生菌,革兰氏阴性、非孢子型杆菌,2.0~12.0×0.6~1.3微米,鞭毛为周毛,硝酸盐不产生亚硝酸盐,过氧化氢酶阴性,脲素酶阴性,磷酸脂酶阴性,卵磷酯酶阳性,七叶苷水解阳性,不具荧光,对昆虫有致病性,从一系列的生化特性和线虫的带菌率、细菌囊和细菌的形状、分布等检查,此菌为大肠杆菌科的Xenorhabdus nemalophilus。对促进线虫在人工培养基的繁殖,提高线虫的产量和毒力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中生活的线虫种类繁多,已知约40,000多种,可分为三种类型:腐生线虫、植物线虫和动物寄生线虫的自由生活个体。腐生线虫以细菌作用的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为食料。植物线虫侵害植物,形成虫瘿或其他症状,不少种类是农作物的病原。动物寄生线虫又可分为寄生于脊椎动物和寄生于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两个类群,其中前者  相似文献   

10.
昆虫病原新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虫动物门Nemata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中的新线虫属Neoaplectana、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都可使昆虫致病,是病原线虫中最有希望的生物防治因子之一。这类线虫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仅DD—136这个品系,寄主昆虫就超过一千种(Nickle 1980);它们有较高的毒性,能在24~48小时内使昆虫致死;它们在土壤内有较好的生存和扩散能力,尤其近  相似文献   

11.
嗜菌异小杆线虫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掘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昆虫病原线虫,本实验室对在山东地区采集的122份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得到异小杆线虫JNR,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得:线虫JNR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到98%以上,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品系。为进一步了解该线虫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研究了其侵染力、高温耐受力及水平运动能力。结果表明,线虫JNR有较好的耐热性,38℃条件下处理16 h,存活率最高54%,24 h时为32%;40℃水浴处理2 h,低浓度500 IJs/mL下存活率28%,3 h后全部死亡。对大蜡螟和小菜蛾的生测结果显示,在10、15、20、25、30、35、40、60、120、240 IJs/头剂量下处理24 h,蔬菜害虫小菜蛾先出现死亡,大蜡螟则在48 h后出现死亡;大于20 IJs/头剂量下,处理48 h后线虫对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达到59.5%,高于对小菜蛾的侵染效果。在剂量120 IJs/头以上,72 h后寄主的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异小杆线虫JNR在30℃条件下水平运动能力比在18、25℃时强,48 h时有31%的个体运动到3.6 cm处。以上研究表明,该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特别是在温度相对较高时具有较好的耐热力和水平运动能力,对防治蔬菜田小菜蛾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从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林场采集到自然罹病的德国小蠊僵虫,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绿僵菌RCEF6416,采用显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贵州绿僵菌.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盐浓度、pH以及高温胁迫等条件下,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及产孢能力,以期为世界性卫生害虫德国小蠊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3.
14.
三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胞外产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试验对3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胞外产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稻瘟病菌、白菜黑斑病菌、杨树溃疡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均有很强抑制作用.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5.11mg/L;伯氏致病杆菌YL002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 42.16mg/L;嗜线虫致病杆菌TB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18.95mg/L.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03、36.77和26.40mg/L.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在1000mg/L浓度下,对离体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在70%以上;对盆栽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共生性和病原性及其相关基因近年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可能的共生因子和昆虫毒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共生细菌致病杆菌上清过滤液诱导小卷蛾斯氏线虫A24的感染期线虫恢复发育,并利用RNA连接酶介导的RACE技术构建了其全长cDNA文库。通过PCR扩增、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获得48个差异表达的克隆。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34个有效序列,这些序列按照蛋白质功能包括多个核糖体大小亚基蛋白、延伸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ATP依赖性Clp蛋白酶、酯酶、热休克蛋白、协同转运蛋白、脂蛋白、载体蛋白合成酶、Ngg1相互作用因子等。通过诱导感染期昆虫病原线虫恢复发育,并构建其cDNA文库,筛选出一批与感染期线虫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高效安全且来源于生物源的除草活性物质,以此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生物源除草剂。从青稞白酒糟醅中分离到的菌株中筛选到3株高效除草活性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JZ2?1?2为多粘类芽孢杆菌,JZ2?4?5、JZ2?5?2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对供试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其幼苗发育影响明显,对野燕麦幼苗根长抑制率分别为92.48%、100.00%、100.00%。枯草芽孢杆菌JZ2?4?5发酵液通过茎叶喷施后,盆栽野燕麦植株7 d后大部分死亡,JZ2?5?2、JZ2?1?2对野燕麦防除效果次之。野燕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降低,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也变化明显。同时证明了3株芽孢杆菌属菌株对油菜菌核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3株芽孢杆菌属菌株对小麦、青稞安全,对油菜、蚕豆风险高。综上所述,从青稞白酒糟醅中分离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JZ2?1?2,枯草芽孢杆菌JZ2?4?5、JZ2?5?2具有作为麦田生物源除草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在稻根隐蔽为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该虫具有营孤雌生殖、潜水性强、越冬成虫死亡率低、成虫多食性等特性,有利于其扩散和传播。目前,稻水象甲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生物防治方面,国内外主要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稻水象甲的致病力及田间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在农业及医药领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资源。本研究通过致死的昆虫血腔和侵染期线虫直接分离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的共生细菌,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为Photorhabdus luminescens,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为发光杆菌属新亚种菌株。采用共生菌细菌体稀释液注射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每头大蜡螟幼虫接种菌量为600 cfu/mL,72 h时死亡率达到100%;24 h时LC50为213.13 cfu/mL,48 h时LC50为46.87 cfu/mL。这为研究该线虫H.beicherriana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以期发掘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活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