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晋 《当代养猪》2004,(2):28-29
现代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设施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几乎忘记了把目光投向自然界。其实,从几亿年前开始,森林土壤里就生息着丰富的土壤微生物,使土壤充满生机。只要我们走进森林、拂去地面的落叶,挖出土壤来看看,就会立刻发现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正是这种重新将眼光投向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化规模养猪,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畜禽粪便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t,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倍多。现有的各种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效果都不尽人意,巨额的粪便处理投资,使本来就微利的畜禽养殖企业(农户)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理想、行之有效的粪便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猪舍粪便、污水的排放也日益剧增,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养殖方式,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养猪低排放、无臭气、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养猪模式产生的污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和投资大,费用高,即使采用猪一沼一果等立体模式的治理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二.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填垫,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的粪尿和垫料被混合发酵,猪饲育和粪尿处理同时在畜舍内完成的饲养方式,它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处理技术,实现养猪低排放、无臭气、缓解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养猪方式。它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而且具有高度的经济性、环保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技术必将逐步成为今后的重要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5.
1猪舍建造一般单列式比较合适,坐北朝南,猪舍跨度为8米左右,屋檐距发酵床面高2.5~3.0米。南北窗高2.0米,宽1.6米。在猪舍北端设置1.0~1.5米宽的水泥饲喂台和饮水台,并向北倾斜2%~3%。2垫料池制作垫料池在整栋猪舍中相互贯通,不打横格,其深度为80~100厘米。垫料池四周一般使用24厘米厚的砖墙,内部水泥挂面,也可使用水泥预制板拼接而成。床体下面直接使用原有土地面,不用硬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垫料床养猪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发酵床养猪实现了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关键控制技术,希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同时,科技进步给养猪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发酵床养猪就是其中一项,但是很多地区对于发酵床养猪还处于很模糊的阶段。本文将从发酵床养猪的几项优缺点作详细阐述。1发酵床养猪概述现代化规模养猪,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难以处理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t,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推广,这项新技术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养猪户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困扰养猪业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传统养殖方式臭味重、清粪烦、冬天急取暖、夏天忙通风,并且花费很多人力资源。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生态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广,特别是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发酵床养猪的优点1.1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发酵床养猪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依  相似文献   

11.
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由来和推广进度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起源于日本。就是利用锯末、稻壳等做为垫料,接种能分解粪尿的微生物,经持续的发酵过程,粪尿等排泄物被降解,使猪舍清洁卫生、无臭无味、冬暖夏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一种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养猪技术。本文介绍了该养殖模式的关键技术:猪舍的设计和建设、土著微生物菌种的制备、活性剂营养液配置、有机垫料的制作、发酵床的日常维护及管理,为养殖户掌握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养猪,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养猪话题。关于发酵床养猪的大多文章,千篇一律地说发酵床养猪的优点,发酵床的好,发酵床的妙。本人虽未亲身体验过发酵床养猪,进行过对比试验,但是通过对部分养殖场的调查,显示发酵床养猪未必能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同时发现发酵床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养猪生产粪尿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途径,国内许多省份目前都在积极探讨和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笔者近来走访了多家规模化猪场,对该项技术实施的优缺点进行了调查,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素梅  刘丽 《北方牧业》2007,(20):16-16
<正>现代化规模养猪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养殖户颇为头痛,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生产有机猪肉,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深受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目前的养猪方式由过去的散养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这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畜禽粪便难以处理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现有的各种粪便处理技术都不尽人意,巨大的粪便处理投资使本来就微利的养殖业者难以承受。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  相似文献   

17.
发酵床养猪技术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酵床使用的培养基源自自然界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进行筛选、培养、扩繁,建立有益微生物种群,然后根据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要求,配置出人工培养基(即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群、木屑、有机质及营养液进行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这种人工创造的有机垫料中大量繁育,然后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微生物的作用,将动物粪便、尿水等有机废物充分消化、降解掉。而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短期内不需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减少了粪便尿水向外界排放,另一方面细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部分茵丝蛋白被猪食用,补充了饲料中的蛋白来源。最终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生产优质猪肉,达到提高养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目的。发酵床为提倡生态养猪,为解决集约化养猪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但要使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得到良好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就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了综述,尤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已严重影响到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达川区生猪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效益和发展质量,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畜牧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融。2009年1月开始,达川区畜牧食品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区开展了高位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在土壤中采集出一种生物菌落,经过特定营养剂的培养形成白色土著微生物原种,将“原种”按一定比例掺拌锯屑或稻皮和泥土,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不仅猪舍内没有臭味,而且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这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照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的要求建造猪舍,在猪舍发酵床铺设0.8 cm厚的有机垫料,在垫料和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制剂产品,与传统养猪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猪从25 kg左右饲养至90 kg,结果证实,采用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较传统养猪日增重可提高12.21%~14.54%,节省饲料8.60%~10.75%;育肥猪头均获利40.33元;且猪粪中氨态氮及钙、磷含量分别减少49.57%、46.15%、27.97%,达到减量排放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