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前提和保障,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对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应该坚持把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德能兼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传统农民走出身份束缚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剖析了培育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路径,围绕"培育谁"、"如何培育"、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以及完善扶持措施建立长效机制4个方面展开,对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介绍了昆山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育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宣传与激励等方面的做法,总结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成效,并提炼了强化专职专司、资格认定、政策支撑和模式创新等可复制经验,对于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这些文件的制定与印发,不仅回答和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和"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而且还把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伊通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放到首要位置,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才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区别以往的培训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每次培训的实际情况合理组合应用,才能产生较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7月28日至8月14日,由农业部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首批共四期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示范培训班在北京举办,面向农广校体系专职教师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示范培训,旨在提高师资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推进培育工作质量提升。培训班重点围绕培育工作、培训方法和专业知识三个教学模块,为学员量身打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势任务和政策解读、农民培训理论方法和教  相似文献   

8.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摆在我们面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民职业化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根本办法.一是要"三位一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以及有职业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民.二是要三类协同,三是三级贯通,四是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9.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提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是解决当前阶段"农民荒"的重要手段。目前,想要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大量培育,首先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解决农民的来源问题,其次要创新培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本文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职业教育责任以及行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培育教师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教师在教学内涵、能力、水平、经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的绩效优劣。因此,培育教师在抓好自身提高的同时,也必须要把握好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工作的内在涵义,要深刻认识到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需要构建起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体系,同时还要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确保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58-15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多方主体的能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激励多方主体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来。当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政府、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自身都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涉入农民培育中,要积极构建发挥四方主体作用的机制,发挥各个主体在推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接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立足湖南桃江县实际情况,分析了桃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昌市作为凉山州唯一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部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西昌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认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调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开辟新途径,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常态化持久化多样化。进一步推动西昌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健康有序、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双辽市农业机械化学校今年被双辽市农业局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接到认定通知后,农机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双辽市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进行部署工作。为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校领导首先考虑是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本单位教师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就要求教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农业的发展要靠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那么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显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7月5日,本刊记者就洛阳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对该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进行了专访。记者: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您认为应该是怎样一个概念?归宝辰:新型职业农民是今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有较高知识、有现代技能的农民,是复合型农民,他们不仅要有市场的分析、预测、驾驭、管理能力,还得有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管理、技术应用这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210-21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第一层次需要得到初步满足、第二层次尚无保障、第三层次需要被忽视、第四层次逐步向好、第五层次条件不足。据此,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扩大职业"朋友圈"等有针对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策略,对激发青年从业意愿,稳定职业农民队伍,开发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等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重大问题——缺乏实用人才。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难题。江西省高安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七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十大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之一。湖州农民学院被认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补上农村的短板,需要培育中级新型职业农民,探索构建多层次培育职业农民的"立交桥",推进新型农民的职业化进程。1.培育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以来,吉林省启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省农广校承担着每年培育8000名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如何培育出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怎样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贴心服务,是农广校教师队伍面临的重要课题。吉林省农广校审时度势,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精英教师微课和微商培训班,培训农广校教师学习利用"微课"这种新的方式,帮助农民发展成为"微商",从而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015年12月23日,为期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