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引言 意大利大约有315000公顷高大板栗林(Castanea sativa Mill),主要分布于亚平宁山脉。据研究它们的起源与人类活动有关。自从罗马时代起,这里就人为毁去其它树种营造板栗林。优质的果实是通过嫁接具有优良特性的接穗获得的。本文研究的板栗划分  相似文献   

2.
赵华  马云 《湖北林业科技》2012,(3):90-90,78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n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 800m的地区,多见于山地,由人工广泛栽培后现已成为分布和适应性广的干果主要栽培树种。由于其强枝强果的特性,栽植建园后的整形修剪成为板栗园稳定高产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可以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板栗兴透翅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河北省的主要经济树种,近年来,受到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 castanevora Yang et Wang)的严重危害,造成栗实减产,甚至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4.
雪片象(Niphades castanea)危害壳斗科栗属树种,在板栗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1985~1987年我们对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一、分布与危害该虫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在我省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镇安、柞水、山阳、宁强等县。主要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茅栗(C.segllinii)、锥粟(C.henryi)、受害最重的有板栗和野板栗。此虫以幼虫在栗苞刺囊基部取食苞肉,随虫龄增大,隧道逐渐增宽加深,然后蛀入栗实基部。由于栗实基部输导组织受伤,水  相似文献   

5.
一、资源概况板栗是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温暖湿润气候的影响,栗属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主要有:1.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2.锥栗Castanea henryi Behd et wils 3.茅栗Castanea seguioii Dode 板栗全省常年产量100万斤以上。由于林彪和  相似文献   

6.
板栗疫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系壳斗科栗属,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的干果树种。但板栗疫病的发生给板栗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欧洲、美洲的板栗因疫病几遭覆灭之灾,我国板栗虽然被公认是高度抗病的,但是也受到疫病的摧残。  相似文献   

7.
板栗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在我国分布很广,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病害问题也相当严重,我们从1964年开始进行板栗病害的调查研究,1980年以来又相继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约25个点进行病情调查,采集标本、镜检以及病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等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同工酶用于鉴定树种在国外有十余年历史。其鉴定速度和可靠性超过了传统的树木分类法。同工酶分析是基于树木种间生化过程不同,酶谱显示差异的原理进行的,它更能反映树种间的本质差别。辽宁省广泛分布着一种有别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和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 Sieb.et Cuce)的杂种栗树类型,对这类的归属,过去争议很大。我们通过种源调查、植物学性状观察,特别是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确认该类板栗为自然杂种。一、试验材料供试材料有;引于河北的遵化11号、下庄2号,山东的金丰、郯城207,江苏的处暑红,广西的中果红油皮;和原产于日本的乙吹、银  相似文献   

9.
1 前言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的一种古老植物。板栗的坚果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但是,目前板栗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人民的需要和外销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栗树专家和专业人员从实  相似文献   

10.
板栗害虫种类发生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栗 (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传统的名特优经济树种。近几年来板栗生产迅速发展 ,板栗栽培面积不断增加 ,板栗生产向产业化发展。栗园也从野生栗自然分布 ,树体高大、杂树混生 ,管理粗放 ,逐步转变为密植矮冠化、嫁接良种商品化、栽培管理集约化的现代栗园。由于栗园生态环境和管理水平发生了变化 ,引起了板栗主要害虫种类发生变化 ,出现了新的特点。1 板栗主要害虫种类从虫体较大、世代较长、繁殖能力较弱向虫体较小、世代较短及繁殖能力较强的方向演变野生栗园由于人为干扰少 ,不施药 ,种间关系复杂 ,环境条件稳定 ,接近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比较天然居群子代和孤立木子代遗传多样性差异,揭示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天然居群在子代遗传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异种质挖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浙、闽、赣、川等26个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11对SSR引物对765个子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同时分析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766个,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9和0.865。(2)除SSR8外,其余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表明子代群体绝大多数位点处于杂合子缺失状态。(3)红豆树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12号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8号家系则最低。(4)比较发现,天然居群子代的遗传多样性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孤立木子代。(5)F统计量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均表明,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家系内,家系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小。(6)相关性分析发现,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性状、子代年高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r=0.378~0.527)。[结论]较大的红豆树天然居群在维持其子代较高遗传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子代遗传多样性显著影响苗木生长,这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良家系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无患子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我国无患子主要分布区的居群样本,研究无患子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12条ISSR引物分析18个天然居群的265株个体样本.[结果]表明无患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物种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 (PPB)分别为95.37%和57.82%,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56 9和0.199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390 9和0.298 0.AMOVA分析表明,18个居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UPGMA聚类和Mantel检验结果表明,18个天然居群可分为2大组群,且居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066 7,P=0.541 7>0.05).[结论]无患子以自交为主,其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间.研究结果可为无患子育种策略的科学制定和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刺槐叶瘿蚊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的相关关系。[方法]设置了12个样本量梯度,选取11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刺槐叶瘿蚊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样本量的大小与平均等位基因数(Na)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呈中度正相关,与观测杂合度(Ho)呈负相关,而与期望杂合度(He)、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没有明显相关性。此外,当样本量小于25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有效等位基因数增幅明显,观测杂合度起伏变化较大,但当样本量大于30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上述两个指数增(降)幅度平缓。[结论]在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刺槐叶瘿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选取的最适样本量应为25~30,分析的最适遗传多样性指数应为期望杂合度、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信息含量。该研究结果将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并有助于分析其他入侵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同时可为其他双翅目昆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样本量参考。  相似文献   

14.
10个南方皂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南方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供试的215份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1 782个位点,其中,有1 38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4%;皂荚各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0.256;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68,表明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皂荚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4大类。由遗传分化系数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群体内的变异是皂荚遗传变异的主体,74.79%的变异来自群体内。[结论]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形成不仅与其分布广泛、种子特性及生活史有关,而且与人为的砍伐、引种、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皂荚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48份种质(共3个居群)花吊丝竹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2个,种质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分别为82. 26%和50. 27%,Ne’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 220 4和0. 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 349 4和0. 300 5,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Nei’s遗传多样性计算出不同居群间分化水平(Gst)=0. 163 3,表明16. 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83. 67%。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 562 1,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较大基因流,很大程度减少居群间遗传差异。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48份种质可分为3组,3个居群可分为2组,居群间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花吊丝竹主要靠营养生殖来繁衍后代,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此外,福建居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广西和广东地区居群。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不同龄级映山红种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SSR标记比较大别山黄狮寨不同年龄级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探究映山红不同世代间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大别山野生映山红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基径大小和丛枝多少将大别山黄狮寨典型映山红种群划分为老树、成树、小树、幼苗4个年龄级,筛选出12对多态性强的SSR引物用于PCR扩增,扩增产物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银染。构建"0/1"矩阵,利用POPGENE 32. 0软件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基于Nei's遗传距离,采用软件MEGA5. 0进行UPGMA聚类。[结果]不同龄级的映山红遗传多样性差别较大,幼苗和老树种群多样性最差,小树种群多样性最丰富。12个微卫星标记观测等位基因数为3~9个,平均5. 0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 254 9 6. 129 7,平均3. 460 5;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 676 4~0. 881 2和0. 607 7~0. 690 7。Shannon信息指数(I)以小树群体最高,成树次之,幼苗最低。近交系数Fis为-0. 638 3~0. 174 4,平均为-0. 294 6;总近交系数Fit为-0. 615 1~0. 270 6,平均为-0. 162 1,表明各龄级种群内主要繁殖方式为杂交。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89. 7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年龄级内,仅10. 24%存在于年龄级间。基因流水平高,仅1个位点Nm 1。遗传一致度最高的为小树和成树种群。[结论]大别山黄狮寨映山红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间中度分化,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年龄级内。  相似文献   

17.
优良观赏枫香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优良观赏枫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2份不同枫香单株叶片样本中提取DNA,设计适应枫香的ISSR扩增正交体系优化实验,筛选出19条ISSR引物得到127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4.01%。再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似度分析,发现除4号和11号样本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度0.83外,其他样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61~0.79,清楚的显示其优良种质的遗传差异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然群体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5个,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均值分别为0.643 7和0.636 0,基因分化系数(G_(ST))均值为0.290 7。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方面,提出了根据毛红椿群体基因分化系数来确定取样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总变异比例的运算公式为1-(G_(ST))~(n-1),其中,n为取样群体的数量。当取样群体达到4个时,基本上能包括该树种97.5%的遗传变异;同时确定了目标群体的选择方法,应选择与其它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均值较大的4个群体,即贵州册亨(CH)、浙江遂昌(SC)、浙江仙居(XJ)和云南师宗(SZ)。通过构建云南宾川(BC)、云南师宗(SZ)和江西宜丰(YF)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与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之间的捕获曲线,确定了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应达到15个以上;毛红椿天然群体内300~520 m范围内的单株间存在相似关系,超出此范围个体间差别较大,说明在进行群体内单株取样时,单株间距应大于520 m。[结论]取样群体数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群体内单株数量以及单株间距离等影响了毛红椿取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取样群体4个、每个群体最少取样15个单株,单株间距大于520 m。  相似文献   

19.
油橄榄品种表型和SSR标记的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我国油橄榄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对了解油橄榄品种的组成结构及未来的引种和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陇南市17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表型上15个数量性状、18个质量性状和8个SSR荧光标记分别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介于1.579 2.089和0.3621.091,8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375个,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可以将1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17个油橄榄品种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基于表型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判别品种间遗传关系的结果有一致的,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表型性状相似的品种,需结合SSR标记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桤木属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发适用于桤木属树种的SSR标记,揭示其在转录组序列中的分布类型及特征,为桤木属树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利工具。[方法]利用Micro SAtellite(MISA)软件对所有转录组序列进行SSRs搜索,并对SSR位点的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设计100对SSR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方法对3种不同倍性桤木属植物(12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确定引物多态性及通用性。[结果]85 769条Unigenes序列中发现8 678个SSR位点,分布在8 298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9.67%,转录组序列中平均每14.04 kb长度就有一个SSR位点分布。其中,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最多,占65.87%。根据转录组Unigenes序列,利用Primer 3软件共设计出4 531对符合要求的引物,挑选出的100对SSR引物中,获得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SSR引物。[结论]本研究可扩增出多态性位点的引物重复单元以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基于桤木属转录组序列的SSR标记开发是可行的,开发的引物为桤木属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