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自1991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 Ed-wards)入侵山西省临汾市以来,黄胸鼠的分布区域现已扩展到运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太原市等地区。对黄胸鼠入侵山西省后的分布特征、栖息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胸鼠极有可能进一步成为山西省的主要家栖鼠,对其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黄胸鼠种群的分布现状及年龄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在山西省的分布现状,为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11个地市的15个县(市、区)采用夹(笼)捕法对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体质量法研究了黄胸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显示,黄胸鼠在山西省的8个地市有不同程度分布,并且有继续北扩的趋势;黄胸鼠成年组(Ⅲ)和老年组(Ⅳ)的群体数量占到54.28%。表明黄胸鼠种群有形成数量高峰的可能,需密切监测其数量动态。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无毒饵料或有毒饵料,害鼠对稻谷盗食率最高,3 d平均盗食率分别为82.50%、54.33%,大米其次,分别为61.67%、39.00%,小麦第三,分别为17.67%、9.83%。不同投放场所害鼠3 d总的盗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山边(71.0%)、近田埂的田面(40.5%)、田边交接处(28.0%)、田埂上(20.0%)、菜地畦沟(13.5%)。鼠密度5.3%区域每亩投毒饵后的第1~6 d害鼠毒饵摄食量为110.9 g,占总毒饵摄食量的85.31%,第7~12 d害鼠毒饵摄食量为19.1 g,占总毒饵摄食量的14.69%,累计毒饵摄食量为130.0 g,第13~15 d测得鼠密度为0.3%,防治效果为94.3%;鼠密度18.0%区域每亩投毒饵后的第1~6 d害鼠毒饵摄食量为159.6 g,占总毒饵摄食量的88.18%,第7~12 d害鼠毒饵摄食量为21.4g,占总毒饵摄食量的11.82%,累计毒饵摄食量为181.0 g,第13~15 d测得鼠密度为1.7%,防治效果为90.6%。  相似文献   

4.
坑道养殖皱纹盘鲍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坑道内3-5cm皱纹盘鲍(HailiotisdiscushannoiIno)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随海水温度变化,鲍日摄食量呈明显曲线关系,以春末夏初日平均摄食量最大;光线长期在黑暗(光强50Lux)条件下,鲍能改变自然习性而昼夜摄食;在坑道内,3.5cm规格皱纹盘金属鲍生长最快,饵料系数最低,鲍对不同海藻饵料表现明显选择性,按喜好程度诊次排列为裙带菜,海藻,石莼,鼠尾藻和羊栖菜,鲍较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卤虫培养中饲料藻的利用状况,以艾比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Aibi Lake为对象,研究了艾比湖卤虫在3种不同粒径开口饵料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杜氏盐生藻Dunaliella salin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ondica)驯化培养下,对不同饵料藻的摄食率及对食物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表明:艾比湖卤虫对等鞭金藻的最大摄食率为30.6×10~4cells/(ind.·h),对盐藻的最大摄食率为16.6×10~4cells/(ind.·h),对扁藻的最大摄食率为6.7×10~4cells/(ind.·h),即饵料粒径越小,卤虫的摄食率越高;混合饵料试验中,不论是2种藻混合还是3种藻等密度混合,卤虫对开口饵料藻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藻(P0.05),以盐藻为开口饵料驯化的卤虫尤为明显,对盐藻的摄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即卤虫在开口饵料驯化后,对开口饵料存在明显的习惯性摄食;卤虫的食物选择性指数结果显示,混合饵料中卤虫均是优先选择等鞭金藻,其次选择盐藻,最后是扁藻。本研究结果可为卤虫培养中饵料藻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测轮虫对2种微藻(小球藻和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的摄食情况,研究轮虫对不同微藻的摄食量,确定轮虫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每天摄食单细胞藻的量,并比较了2种细胞大小相差悬殊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方法]分别置于不同培养条件(自然、黑暗)下,利用不同的微藻作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的饵料,每天计数轮虫密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微藻的OD值。[结果]结果表明,轮虫每天摄食量与饵料的密度密切相关,密度越高摄食量越大,而且小球藻的饵料效果好于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结论]为有效地促进轮虫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老鼠给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老鼠对养殖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破坏养殖场设施、设备。②偷食饲料。据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提供的资料,成年黄胸鼠每日食量为15.97克,褐家鼠为14.83克,小家鼠为8.11克;依此计算每只黄胸鼠每年需饲料5800克,1000只成年黄胸鼠偷食  相似文献   

8.
<正> (2)投饵量 河蟹生性贪吃,尤喜食动物性饵料。从现有生产统计资料分析,河蟹的饵料系数较大,一般都在5以上。为此,要根据池塘养蟹规模、产量、饵料系数计算出全年需要的饵料量,落实好来源,搞好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的合理配比,制定好月投饵和日投饵计划,实行科学投饵。凡有条件的,可采取训练河蟹摄食,以充分利用饵料。 河蟹的摄食强度与季节、水温以及河蟹不同生长阶段,有很大关系。冬季水温虽然偏低,但只要天气晴暖,河蟹就会出来活动,并少量摄食。3月底4月初,水温高河蟹全面开食,6~10月是河蟹摄食的旺季,特别是9月份河蟹的摄食强度最  相似文献   

9.
息烽县住宅黄胸鼠种群数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分析结果可以为该鼠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1986-2015年间贵州省息烽县黄胸鼠种群数量调查数据,总结了其季节性及年际种群数量动态。结果发现,在息烽县,黄胸鼠主要栖息于住宅区,作物区仅有零星分布。期间共捕获黄胸鼠938只,总捕获率为1.07%,住宅区黄胸鼠占总捕获鼠数的15.20%,不同年度间其群落占比为1.14%~32.49%,变化差异极显著。从季节性捕获率看,种群数量夏季(6~8月)最高,总平均捕获率为1.32%,其中7月捕获率为1.55%,是全年最高点。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总平均捕获率为0.66%,其中1月数量最低,平均捕获率为0.49%。  相似文献   

10.
对2005—2012年贵州省关岭县黄胸鼠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和种群繁殖特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占总鼠数的60.35%,为当地农区害鼠优势种。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1.09%,种群性比为0.98,多年平均怀孕率为44.81%,平均胎仔数为6.1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8.52%,平均繁殖指数为1.37。黄胸鼠在当地全年均繁殖,一年中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怀孕率分别为55.10%~75.68%和51.43%~52.50%。种群繁殖特征年际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变化差异显著。每年3月和8月为该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自主研发的蛇形管毒饵站的使用效果,于2007年7月在哈尔滨市民主乡高玉环屯水稻田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站平均毒饵消耗量的下降趋势符合y=5.169 3e-0.0685x,R2=0.984 5;在对照中平均饵料消耗量增长趋势符合y=1.820 7e0.027x,R2=0.966 7。说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消耗随着害鼠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少,对照样地中害鼠对毒饵站中的饵料选择性增加,使饵料的消耗量逐渐增加。夹夜结果为处理平均捕获率为2%,对照平均捕获率为11.33%,防治率为82.35%,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6年,在山西隰县进行了0.2%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防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害鼠前三天对毒饵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47,大于0.3,接受性较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18.8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7.5%,平均子宫斑下降了6.83%;亚成体所占的比率下降了72.28%,对害鼠的繁殖影响作用明显(。3)通过密度检测,试验药剂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第三次校正控制效果达到了44.73%,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4)投药后,在试验区未发现天敌二次中毒及其他非靶动物出现异常现象,也未发生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大田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地鼠类天敌的资源调查,查明鼠类天敌22种,隶属3纲4目7科。食性分析表明,在这些天敌的食物中,鼠类占蛇类食物的63.64%,占猛禽鸟类食物的59.62%,占中小型食肉哺乳类食物的71.43%。同时,对部分天敌的食量进行了测定,对天敌的灭鼠作用进行了评估,并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措施,为提高天敌数量,发挥自然界中天敌对鼠害的控制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仙游县为农区鼠害重发区,田间优势种为黄毛鼠,农舍优势种为黄胸鼠,防治适期为4—5月和8—9月两个害鼠活动高峰期;化学药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准确掌握鼠情动态,选择高效、安全杀鼠剂,采用正确的投饵技术,才能取得理想的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是危害名木古树的重要害虫,在其主要灭治药物——灭蚁灵饵剂被禁止使用的情况下,为了寻找效果良好的黑胸散白蚁防治饵剂,在江苏南京和安徽合肥的郊区林地内,对5.0 g·kg^-1氟铃脲杀白蚁饵剂、1.0 g·kg^-1氟啶脲杀白蚁浓饵剂、1.0 g·kg^-1杀铃脲饵剂和0.8 g·kg^-1氟虫胺杀白蚁饵片防治黑胸散白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地内黑胸散白蚁离巢活动的范围为0.15~2.10 m,1个巢群的个体数量为17 422~158 731头。5.0 g·kg^-1氟铃脲杀白蚁饵剂、1.0 g·kg^-1氟啶脲杀白蚁浓饵剂和1.0 g·kg^-1杀铃脲饵剂对黑胸散白蚁巢群具有100%的灭杀效果,将1个巢群全部消灭所需的饵剂数量分别为93.6,107.9和82.5 g,整个巢群个体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52~305,152~365和244~305 d。0.8 g·kg^-1氟虫胺杀白蚁饵片只能杀灭部分黑胸散白蚁巢群,且将在近年内被淘汰。表1参16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诱蝇毒饵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种杀虫剂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为0.03%的毒饵,以红糖、鱼粉和奶粉为引诱源,室内毒力测试表 明,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毒饵诱蝇效果最好,23 h速效性灭蝇率分别是99.8%和96.0%;自然放 置一周后持效性试验表明,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毒饵,其23 h灭蝇率分别是98.8%和97.1%;不 同百分含量阿维菌素配制成的毒饵,灭蝇效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毒饵中的最佳百分含量为0.0027%,其23 h 灭蝇率为97.1%;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颗粒剂制成片剂后,23 h灭蝇率分别是96.6%和96.3%, 与持效性试验的校正死亡率比较,说明剂型对灭蝇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引诱效果持久、不易霉变的白蚁Termitida饵料,比较了纯纤饵料、松纤饵料、桉纤饵料和松木块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取食选择性的影响。以虫螨腈为药剂,比较了经室外埋设1个月和未经室外埋设对不同饵剂药效的影响。制成的纤维素装置埋设于园林绿地和房屋建筑周围8个月,观察对白蚁的长期引诱效果。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对纯纤饵料的取食量显著多于松木和松纤饵料(P < 0.05),与桉纤饵料无显著差异;室外埋设处理未影响虫螨腈对台湾乳白蚁的诱杀效果;长期野外埋设,纤维素装置未发生霉变,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等均有较好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素饵料对白蚁有较好的适口性,存放时间较长,对多种白蚁有较好的引诱作用,适用于白蚁的长期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