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齐 《湖南农机》2016,(4):16-17
将插秧机应用到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农民插秧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插秧的工作效率.然而在插秧机的使用过程中,插秧机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懂得插秧机的故障排除办法以及简单维修知识,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插秧机能快速被继续投入使用.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插秧机的故障排除办法、简单维修和维护保养知识,以供广大插秧机操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影响高速分插机构发展的关键理论技术对高速插秧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水稻插秧机的分插机构主要有传统机构及高速机构2类约10余种形式,不同形式分插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适用性各有差异.高速插秧机是水稻插秧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的影响现代高速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发展的关键理论技术.可为采用高速分插机构的高速插秧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佚名 《湖南农机》2012,(6):29-30
1 插秧机类型及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为3类: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按动力分为2类: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现人力插秧机已较少推广.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 ;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在机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  相似文献   

4.
插秧质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传统的插秧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无法保证插植精度.智能控制半自动高速插秧机有着不同于传统插秧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让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实现全路径无人驾驶.文章介绍了智能控制半自动高速插秧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技术特点和不同的作业模式,并对智能控制半自动高速插秧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导航的插秧机作业控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满足农业智能化的需要,实现插秧机田间作业的自动控制,设计了与GPS导航系统相配合的插秧机作业控制系统.系统能够根据处方图的要求实现插秧机栽插作业和行驶速度的自动控制.以洋马VP6型高速插秧机为试验平台,在不影响手动操作的基础上对插秧机进行了电控改造,并与GPS导航系统进行了联合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执行处方图既定的插秧任务,速度控制平均误差小于0.0113 m/s,满足了插秧机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水稻插秧机的检查、保养与使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插秧,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革命.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下,插秧机数量不断增加,水稻机械化水平日渐提升.由于插秧机结构较为复杂,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农机安全隐患无时不在,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插秧机造价高,作业时间短,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农民带来直接影响,必须掌握正确的水稻插秧机使用方法,确保机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现以东洋PF455S型插秧机为例,介绍其使用与调整要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插秧机自动作业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现代农机自动作业发展需求,实现插植作业和速度的自动控制,设计了水稻插秧机自动作业系统。以井关PZ-60型水稻插秧机为试验平台,研究了具有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接口和手动优先的手自一体插秧机速度与插植机构控制方案,设计了插秧机专家PID速度控制算法和PID插值机构控制算法以及插秧机自动作业联合控制策略。联合导航控制系统分别在水泥路面、泥底层平坦和不平坦的水田进行了速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速度平均误差分别为3. 25%、5. 40%和8. 01%,速度平均误差不超过10%的概率分别为98. 6%、90. 1%和68. 0%;泥底层平坦水田联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联合控制与人工操作相当,效果良好。插秧机自动作业系统满足插秧机在无人驾驶时自动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怀志 《农机化研究》2021,43(1):216-219,233
针对自动插秧机的结构缺陷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PLC控制对自动插秧机的结构进行了协同化建模.自动插秧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辅助行走机构、液压升降系统、分插机构和自动导航系统等.通过对插秧机的分插机构进行建模,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使得分插机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插秧机的总体水平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插...  相似文献   

9.
为了正确操作和使用水稻插秧机,现以久保田SPW-48C型手扶步进式水稻插秧机为例,介绍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1.缓慢结合离合器手柄,不要猛合离合器,否则插秧机起步冲击太大,会加速摩擦片磨损,并使插秧机受到很大冲击,易造成离合器及其它各零件的损坏.  相似文献   

10.
高速插秧机底盘快速设计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插秧机主要依赖于进口、自主设计能力较差、传统设计周期长等问题,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设计知识.应用知识工程的理论,研究了高速插秧机底盘设计知识的表示方法和插秧机快速设计推理机制.建立了插秧机各零部件参数化模型,以Visual Studio 2008、Oracle、Pro/E为主要开发平台,开发了整个设计系统,融高速插秧机底盘设计知识库、推理机和参数化模型为一体,实现了基于知识的高速插秧机底盘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1.
水稻插秧机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插秧机技术研发与产品质量保障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日本、韩国等已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机型以高效高性能插秧机为主.近几年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插秧机械化水平、插秧机技术研发和产品产销量得到了大的发展,全国插秧机生产企业有20多家、年产销量达4万多台.今后插秧机技术发展趋势是,产品向系列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机型从单一插秧作业向复式作业方向发展、底盘向多功能通用底盘方向发展.但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将是我国持续发展的机型.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水稻插秧机的数量不断增加,农民改变了原始的手工插秧,换做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使用插秧机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说,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由重庆独立自主研制开发的中国第一台仿人工模式山区新款插秧机在重庆农交会亮相.据介绍,该插秧机突破传统插秧机模式,不用育秧盘,采取模仿人工插秧模式,相当于4个人同时在田里作业,每小时能完成2~3亩的插秧工作,插秧机总重量仅100kg.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插秧机的安全使用近几年来,随着插秧机的广泛应用,由于机手操作不当等诸多人为原因,时有机械故障和人身伤害事故发生。以2ZT-935型插秧机为例,就如何安全使用插秧机谈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插秧机机手在插秧期到来前,要经过全面的技术培训,充分了解插秧机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2.启动发动机时要把主离合器手柄和栽植离合器手柄放到分离位置;摇动启动手柄时要向内  相似文献   

15.
插秧结束,插秧机长期停放不用时,须对机器进行适当保养的后入库保管,对延长插秧机的使用寿命及保持机器良好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1)将插秧机上的泥土清洗干净,往各注油处充分注油.更换插秧机主齿轮箱等处机油及发动机曲轴箱机油,将其它部位等处油封防锈.将燃油箱、燃油过滤器和汽化器中的燃油全部放干净.  相似文献   

16.
插秧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全球约30亿人以大米为主食,因而粮价上涨的加速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粮食危机让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生产效率,人类将无法生存.插秧机是主要的粮食生产设备之一,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粮食的质量和生产速度.为此,介绍了国内外插秧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插秧机的技术要求,并对插秧机的研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ZT-9356B型水稻插秧机是由吉林省延吉市插秧机厂经过改进后,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机动水稻插秧机.该机于1997年引入我县进行推广使用,对于刚开始工作的插秧机,其工作部件均能按照技术要求正常运转,但是,该机通过三年的推广使用后,在几个关键的工作部件却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叶红 《当代农机》2012,(2):22-24
2011年,在政府农机补贴的强势拉动下,我国插秧机市场需求高歌猛进,创下历史新高.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的第二年,也是我国落实"十二五"农机化目标,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关键一年,预计政策"红利"势必惠及生产、经销和消费各个环节,进而拉升插秧机市场.需求强劲政策护航插秧机市场高位运行随着我国农机补贴政策力度逐年加大,我国插秧机市场出现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插秧机市场销售约9万台,同比增长29.9%,再度创先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一、插秧机的安装(以PF455S型插秧机为例) 1.整机安装.插秧机的基本构造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变速箱)、行走机构(转向离合器、驱动轮)、液压仿形系统、操纵和调节机构、取秧量调节机构、移箱器等组成.出厂时,将这些总成部件包装运到各地,购机户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插秧机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插秧机操作自动化水平,实现插秧档的遥控控制,以久保田NSD8插秧机为研究平台,在不改变原插秧机换档机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辅助系统,使改造后的插秧机技能满足自动化需求,又能实现常规的手柄操作.该机构主要由步进电机、滚珠丝杠、滑块机构和末端执行器组成,可实现遥控控制插秧档位的升降,为后期久保田NSD8插秧机的导航设计提供前期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