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十五种野生花卉物候观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天水地区(学院试验基地)对平枝枸子、棣棠花等15种野生花卉进行3年的物候观测,并绘制了物候谱。  相似文献   

2.
吉林市常见观赏树木物候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华大学东校区校园和树木园内16种观赏树木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连续物候观测和记录,分析物候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6种树种其物候期每年始于3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中旬,个别树种于11月初结束,大约维持220 d。当空气平均温度为4.0℃、土壤平均温度区为8.0℃时,各树种开始进入萌动期;当空气平均温度为7.3℃、土壤平均温度为12.9℃时,各树种进入展叶期;当空气平均温度为9.1℃、土壤平均温度为15.2℃时,各树种进入开花期;当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在3.9℃和8.1℃及以下时大部分树种结束落叶进入休眠期。从低纬度引种栽培的大花圆锥绣球各物候期出现较迟,其各物候期活动积温均高于其他树种,而同样是低纬度引种的珍珠绣线菊,各物候期积温与乡土树种近似,物候期也比较早。  相似文献   

3.
民勤沙区70种植物的物候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物候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通过对它的观测分析,可以预测预报农时、虫害,以及判断引种植物的适应性与评价引种工作的成功与否。在林业生产中,可为适时采种、育苗、造林等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民勤沙生植物园1980—1987年的70种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太白山保护区蒿坪保护站周围野生植物为目标,挑选五种常见的野生健壮中龄植株若干为观测目标,按照《中国物候观测方法》进行规范化观测,以实际观测到的物候现象日期记录整理进行分析,了解蒿坪区域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探索植物物候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乔灌木是主要的观赏树木 ,是绿化布局中的主体骨架 ,其种植形式主要有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林带、林植等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榆林沙区樟子松进行了连续3 a的物候观测,结果表明,在榆林沙区樟子松历经3 a完成1个物候周期。4月上中旬芽生长,4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枝生长,4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针叶生长,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雄球花产生、散粉,4月底至5月上旬雌球花授粉,5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果形成、生长,2年球果9月底至10月初成熟。不同立地、林分生长的樟子松单株物候具有差异性。日平均温度和活动积温是影响物候期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红松在1年的生命活动中有不同的发育期,通过对红松在1年内不同发育期的物候观察,探明了红松从树液流动开始,一直到球果成熟一些生理变化.得出红松在自然条件下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各时期发育过程中与气温的关系,为今后大力发展红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小兴安岭唐松草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的物候观测特征及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澳洲坚果为多年生常绿果树,一般定植后4~5年开始开花结果,第6年正式投产,有一个较长的幼龄期。为了解其抽梢习性,为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笔者于1997~1999年,对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1995年定植的澳洲坚果15个品种芽接树进行抽梢物候观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地点与方法坚果园地处景洪城区,海拔550m,年均温22.6℃,年降雨量1 127.5mm。1995年定植的澳洲坚果树15个品种,各选定5株树,每株树在行间东北方向固定一个枝条(长势基本一致),每7d观察一次。观察萌动、展叶、变色、稳定等四个物候期:萌动期为暴芽至第一片…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4年对兴隆山保护区青杆、油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5种乔木,辽东栎、灰构子、珍株梅、紫丁香、花楸、山梅花、甘肃小檗、互叶醉鱼草、茶蔗子等12种灌木,以及淫羊藿、山丹花等2种草本植物不同物候期的观测,总结出了观测物种的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枝条生长期、结果期、落叶期等物侯现象出现的日期。分析了各物候现象随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及坡位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物候观测为营林生产、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等活动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太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乔灌木树种的分布状况,摸清辖区木本植物资源的具体数量、质量及结构,更好地指导林业生态建设,通过开展专项调查及历史资料的引用分析,表明保护区主要乔灌木树种在垂直及水平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凸现了生物物种自然选择特征。  相似文献   

12.
建水石质山地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水县石质山地进行了墨西哥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和干香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的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林木的生长状况也较好。前者中墨西哥柏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车桑子均为94.44%;后者中干香柏的造林成活率为77.78%、保存率为72.22%,车桑子均为100%。经用层次分析法对两种混交模式的乔灌木层次的明显性、群落的盖度、林木的高生长和径生长等4个方面作比较,得出墨西哥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的稳定性优于干香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由于石质山地的土壤较为瘠薄,影响了乔木树种的生长,使两种乔灌混交林中乔木树种墨西哥柏和干香柏的生长高峰期提前在第3~4年到来。相比较墨西哥柏比干香柏更能适应试验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其造林后第6年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仍达0.99 m和1.08 cm,而干香柏只有0.44 m和0.46 cm。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古树名木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历史及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留存有众多的古树名木,数量居甘肃省各市之首,在全国也是留存古树较多的城市之一.在现有天水古树资源及其保护资料和工作的基础上,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历史及其现状、研究成果、保护工作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这些古树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广西柳州市内102种花木中的249个病害。其中近120个病害是在广西首次报道,为柳州地区及其附近地区进行花木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昆明市5类地点的室内植物种类及应用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5类地点常用的室内植物共60种,共有51属27科,主要为观叶类植物。以天南星科、百合科、龙舌兰科的观叶植物最为丰富,应用较多的有富贵树、龟背竹、红掌、一品红、白掌等。昆明市室内植物使用品种单调重复,没有形成本地特色,基于昆明市室内植物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室内植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 199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对太姥山地区的珍稀树种及名木古树作了进一步核查统计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调查表明 ,太姥山地区共有珍稀树种 33种 ,名木古树 5 2种 793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四川盆地寄生植物类别及主要被寄生园林树木记载的基础上,分析了寄生对园林树木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消除寄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陕北榆林仁用杏生长物候期与气候条件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陕北榆林仁用杏分布的地理特征和区域气候特点设立了4个观测点,全面观测仁用杏的生长物候期与气侯条件;探讨仁用杏晚霜冻害的发生规律与气候条件变化的关系,促进仁用杏产量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热带园林树木遭受寒害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古炎坤 《广东园林》2009,31(1):49-53
2008年初持续3℃-7℃低温阴雨天气。对南亚热带珠三角地区乃至珠海、茂名、湛江地区一些热带园林树木损害严重。文章对热带园林树木遭受寒害概况进行回顾与思考,并分析树木受寒害的原因及提出相关对策,以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社区的谏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种,从长白山野生树木资源中的筛选出适宜于北方地区栽培的绿化树种,丰富了北方地区绿化树木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