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39例黄牛血清标本,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的抗体检测,阳性标准是1:320。同时与常规的试管凝集试验(SAT)、半胱氨酸凝集试验(CAT)、平板凝集试验(P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四种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析庆阳市畜间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评价依据.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操作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共检测羊、牛、猪、犬血清共计209 864份,检出布病阳性血清1415份,阳性率为0.67%.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3):121-122
为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效果,658份牛血清和365份羊血清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对两种方法筛选到的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RBPT法检测出103份阳性牛血清,44份阳性羊血清;GICA法检测出129份阳性牛血清,65份阳性羊血清。通过SAT法验证结果显示牛血清有84份为阳性,羊血清有44份为阳性。GICA法的敏感性要高于RBPT法,可以作为家畜布病初筛试验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合青海省海西州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方案,净化布鲁氏菌病.利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全乳环状试验(MR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1200份牛血清中376份奶牛血清、677份羊血清,以及376份牛奶进行检测.结果RBPT检测1200份牛血清中9份可疑,3份阳性;376份奶牛血清中3份可疑,1份阳性;其他牛6份可疑,2份阳性;677份羊血清中3份可疑.MRT检测376份奶样中5份可疑,1份阳性.SAT重复检测的20份血清中2份为阳性,RBPT与MRT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的联合使用适合大样本的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为基层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集太原市周边县区4个规模场的牛血清样品400份,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iELISA进行抗体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较高,但是RBPT和SAT均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三种方法中i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结论是在布病检测时可选择操作简便的RBPT进行初筛,阳性结果用iELISA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6.
为证实改进的试管凝集试验(SAT)的使用价值,分别用微量试管凝集试验(MSAT)和SAT以国际标准血清为参比检测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MSAT和SAT试验结果一致,而且MSAT具有稀释方法更简便、精确,省时省力,可节约血清、抗原等试验原材料,试验结果容易判定,重现性良好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1绪论犬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国内外均有犬感染该病的报道。犬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主要采用国际标准中规定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1]。这些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但由于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操作繁琐、费时,抗原、血清用量较大,试管、吸管反复刷洗,在标本量大的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8.
2016年5—12月,从山东省泰安市、枣庄市、菏泽市和青岛市等地区6个奶牛场的成母牛群中,随机采集血清1 736份,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平行检测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结果显示:该6个奶牛群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总阳性率为11.12%;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其中RBPT的阳性检出率为12.73%,SAT为11.12%,ELISA为11.75%;5个免疫牛场的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均呈阳性,并且不同地区奶牛场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较大,最高的为40.00%,最低的为8.93%;1个非免疫牛场的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结果提示:鉴于当前严重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山东省的布鲁氏菌病防控压力加大;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有局限性,3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上述检测方法均无法区分免疫和感染,因此免疫给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净化带来了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评价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荧光偏振测定法(FPA)对布鲁氏菌病检测的诊断效率和价值,取961份绵羊血清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RBPT、SAT和F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31%、14.57%、27.06%,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1,三种试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BPT法和FPA法敏感性较好,SAT法特异性较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把几种检验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并综合流行病学和临床体征分析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10.
对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笔者主要针对前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其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希望能够对防控布鲁氏菌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靖边县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7年7—8月对该县全部存栏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共采集98个奶牛养殖场户的1 227份血清样品,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布鲁氏菌病群体阳性率为13.27%,个体阳性率为3.50%,其中散养户个体阳性率较高,为7.52%,远高于我国控制区标准,需重点加强防控。为探讨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对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RBPT、SAT和C-ELISA 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大于99%,Kappa值大于0.90,表明3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在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过程中,将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准确识别野毒感染牛,从而减少阳性牛处理过程中的误杀和漏杀现象。  相似文献   

12.
荧光偏振试验(FPA)是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本文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方法对出口哈萨克斯坦的321份牛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有25份牛血清样品检测为抗体阳性。同时对321份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ELISA试验(I-ELISA)、竞争ELISA试验(C-ELISA)等比对试验,结果是FPA从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优于或等于目前主要采用的RBPT、SAT、CFT、ELISA检测方法。FPA方法简便、快速、通量大,不需洗板,可在15分钟内完成92份样品的布氏杆菌病检测,极适合于大批量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筛查和疫病监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血浆、血清对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试验取20只成年羊的颈静脉血,分别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发现:血清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浆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FF)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A、B两个规模牛群布鲁氏菌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和6.8%,两种试验结果一致率平均91.3%。相隔25天后对阳性牛再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复查,两次试验结果一致率93%。30天后对受威胁牛再次进行全群布病复检,阳性率为1.06%。通过调查,流产牛中的布病感染率45.1%。  相似文献   

15.
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免疫布鲁氏菌A19株疫苗后的奶牛进行抽检,阳性头数分别为3头和2头。同时,在SAT检测阳性奶牛的奶样中,培养分离到疑似布鲁氏菌,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常规和改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的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效果,对239份免疫、非免疫场绵羊和阴性绵羊血清进行检测,并通过竞争ELISA试验(cELISA)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结果显示:常规RBPT检测非免疫血清的敏感性为68.85%,特异性为93.55%,与cELISA的符合率为77.17%;检测免疫羊血清的敏感性为75.81%,特异性为73.33%,与cELISA的符合率为75.00%。改良RBPT检测非免疫羊血清的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70.97%,与cELISA的符合率为84.78%;检测免疫羊血清的敏感性为98.39%,特异性为10%,与cELISA的符合率为69.57%。两种RBPT和cELISA的阴性血清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改良RBPT法的敏感性要高于常规RBPT法,可以在阳性羊群中筛选到更多抗体效价较低的早期感染动物。但其特异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必须结合SAT、cELISA等特异性高的方法进行确诊。本研究为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牛群秋季例行检疫,检出来一头公牛携带布鲁氏杆菌,检验过程及讨论分析,说明在布病稳定控制区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为降低动物及人的感染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遵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方法 (GB/T 18646-200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复合。结果:(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结果示(+);(2)布鲁氏菌血和淋巴液涂片检验,淋巴液片中检出布鲁氏杆菌(+),呈红色多数集结细胞内短小杆菌,只有少数在细胞外;(3)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结果显示:1:100(++);结论:该牛确诊患布鲁氏杆菌病。根据目前松原地区布病发展趋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予以控制。牛应该预防接种布氏杆菌19号活菌苗。  相似文献   

18.
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准确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补体结合的免疫学检测新技术———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F-ELISA)。CF-ELISA技术采用酶标记抗菊糖纯化豚鼠补体C3抗体及其酶显色系统作为补体参与反应的指示系统,用ELISA方法进行补体结合试验。经对布氏菌病抗体检测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CF-ELISA技术可检测到0.01 IU的布氏菌病抗体,灵敏度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相当,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的5 000倍、补体结合试验(CFT)的10 000倍。对349份确诊布氏菌病感染群牛、羊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CF-ELISAi、ELISA、CFT、SAT、RBPT的阳性率分别为35.82%3、6.39%、31.81%、30.09%、36.1%,CF-ELISA与iELISA、CFT、SAT、RBPT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4%、88.8%、80.0%、90.6%。CF-ELISAi、ELISA、CFT、SAT、RBPT对490份布氏菌病阴性群牛、羊血清的阴性率分别为100%、99.6%、100%、99.4%、99.8%,CF-ELISA与iELISA、CFT、SAT、RBPT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6%1、00%、99.4%、99.8%。研究表明,CF-ELISA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布氏菌病免疫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7,(1)
为了解济宁地区猪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态,从该地区随机选择5个猪场,采集600份血液样本,以上猪场均未免疫猪布鲁氏菌病疫苗。先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选,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核。结果表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共检出阳性血清样本13例,阳性率为2.17%;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血清样本12例,阳性率为2.00%,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符合率为92%;ELISA试剂盒检出阳性血清10例,阳性率为1.67%,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符合率为77%。结论为:济宁地区的猪场存在布病感染,种猪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肥育猪和仔猪,并且在3种检测方法中,RBPT最敏感,而ELISA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