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鱼敌害的危害比其病害严重得多,饲养者务必引起高度注意。 一、稚鳖、幼鳖的敌害 稚鳖、幼鳖的甲壳很软,常为鳗、蛇、蛙、蟹所耆食。防御这些敌害,必须加固池堤,堵塞漏洞,严防敌害入侵,并经常清除鳖池附近的石缝、石穴,使敌害无  相似文献   

2.
鳖病的诊断与治疗(下) 二、常见病的治疗 鳖病的种类很多,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方法,供养鳖者实际应用。 1.水霉病。水霉病由几种真菌引起,危害稚、幼鳖。菌丝体寄生在宿主的体表、四肢腋窝处,严重时菌丝可覆盖全身,导致稚、幼鳖死亡。 治疗:刚孵出的稚鳖用1∶15000的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3.
高素瑞 《北方牧业》2006,(18):23-23
<正> 8月3日,某养殖户带来几只獭兔就诊。主诉:共养獭兔85只,前天有2只发病,昨天死亡,今天发现有十几只发病。1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发病兔打唢嚏,鼻流浆液性的黏液或脓性黏液,体温共有5只比正常时高0.1℃~0.4℃,死亡的獭兔在死前无明显症状,呼吸急促、四肢抽搐而死亡。2 剖检变化剖检死兔可见鼻黏膜充血,喉头与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其管腔中有红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心内膜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肿大瘀血,心脏瘀血,有弥漫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1999年底,商品甲鱼价格行情随各地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禁止从境外非法进口甲鱼的通知》精神,境外非法进口甲鱼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杭州市场商品甲鱼价格回升。400克以上商品甲鱼每千克70元,400克以下每千克65元,日成交量12000~15000千克。鳖蛋每只1.8~2.1元,稚鳖目前交易没有形成市场价,预测每只3~3.5元。幼鳖100~150克,每只价10~15元。杭州甲鱼价格回升  相似文献   

5.
张兆华 《饲料工业》1996,17(8):17-18
按甲鱼各阶段营养需要选最佳饲料配方江苏省江阴市沪澄特种养殖研究所张兆华甲鱼配合饲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稚、幼鳖的生长速度,成活率高低,也影响到成鳖的商品合格率和质量,对亲鳖的产卵量、卵重、受精率、孵化率、稚鳖的育成率都有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应根据甲鱼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人工养殖甲鱼专用饲料购买难的问题,湖北省南大饲料厂的科研人员在北京科委有关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研制成功甲鱼稚鳖、成鳖、亲鳖系列全价饲料配方,并建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在养鳖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我们联合研究采用纯中草药配制的“促长散”、“疾病防治散”在江阴市两个体养鳖场进行试验,经163天饲喂取得了明显效果,具有廉价、优质、无毒、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安全方便、功能全面等优点。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为甲鱼。两个养鳖场共有甲鱼10500多只,其中亲鳖500多只,稚鳖7800多只,商品鳖2000多只。1.2 中药配方 “防治散”用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精选具有抗菌谱广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既增加机体抗体效价又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选用二花、连翘、板兰根等10多味中草药组成。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原因及症状 该并发症是因鳖相互撕咬及摩擦受伤后 ,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临床症状 :鳖爬上晒台后对惊扰反应迟钝 ;有甲鱼浮于水面死亡 ;病甲鱼体表糜烂 ,主要是背壳、硬部及其两侧以及裙边 ;有的脚爪经手一抹就脱落 ;在头的两侧有成片的白斑 (米黄色 ) ,呈疮痂状。经解剖 :肝呈灰褐色、肺成深褐色 ,脾肿大且变紫。二、治疗方法 将病甲鱼浸洗、注射药物后 ,再涂抹药物 ,并转入新池饲养。1 浸洗。即将病甲鱼捞上后进行药物浸浴 ,以杀灭引起疾病的体表细菌。将病甲鱼放入 0 0 0 0 0 3的痢特灵泻药中浸浴 40分钟 ,直至米黄色斑疮痂…  相似文献   

9.
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染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损失很大,严重阻碍了养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稚鳖即指刚孵化出壳不久的小鳖,也称鳖苗。稚鳖幼小,生长缓慢,抵抗力低,如果不采取温室生长越冬,会大批死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刚出壳4—6克的稚鳖,通过温室生长越冬,三个月内可使稚鳖长至150克以上,笔者于1995年10月15日购进300只稚鳖,把10平方米的房屋经过改造,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4日,我县大甲乡小甲村在今年“624”暴风雨过后,大批家兔发病死亡,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小甲村家兔存栏数6000只,在“6.24"暴风雨后,20~观日龄初食青饲料的仔免大批发病死亡(1000只左右),病初兔表现为拉黄色或黑色稀粪。经氯霉素或痢菌净针剂注射,氟呢酸胶囊、氯苯肌、氯霉素、土霉素等片剂D服治疗,病兔暂时恢复,但停药后又继续发病死亡。死兔均未进行预防接种。2!D床症状发病兔拉黄色或黑色稀粪,多数病兔不食,精神突然萎靡不振,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在死前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如四肢抽搐、头向…  相似文献   

12.
鳖病防治     
随着集约化养鳖业的兴起,鳖病的防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今针对目前养殖场易发生的鳖病介绍一些防治方法。l红颈病病因和症状:其病原体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属孤菌科,气单胞菌属。鳖刚过冬季休眠期,体内营养消耗甚多,抗病力低,病菌乘机侵入体内,引起感染。水质不良和突然变更饲料等应激因素都可成为发病诱因。其症状为颈部充血,腹甲部出现红斑并逐渐糜烂口鼻流出血水,脖子不能缩入甲壳内,爬上岸死亡。剖检其肝脏肿胀,胃肠道粘膜明显充血,脾脏肿大。治疗方法:(1)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灭活菌苗,每只甲鱼肌肉注射lml…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TrionyxSiensis)是我国三种鳖之一,俗称甲鱼、团鱼、王八等,除宁夏青海尚未发现外,全国其它地方都有分布。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水陆两栖性情凶猛动物。在天然水体中,稚鳖喜食水蚤、摇蚊幼虫等,而成鳖摄食螺蚬、蚌类、泥鳅及动物内脏等。中华鳖?..  相似文献   

14.
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小鸭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小鸭,以突然发病,迅速死亡且死亡率高,死后呈典型的角弓反张体态为特征。1997年冬季,笔者从鹿寨县某孵化场购进大白沙肉用麻鸭幼雏300只,养至第四天时开始发现少数鸭死亡,第五天死亡35只,第六天死亡68只,三天总共死亡105只。人工被动免疫抗体消失后病情再次复发,前后两次共死亡118只。1 临床症状购回的小鸭从第四天开始死亡。病鸭初期无明显症状,严重者表现不食畏寒,喜扎堆,不愿走动。后期有神经症状,表现运动失调。因水料进食减少造成脱水,无力衰竭而死,或被…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2 0 0 1年 4月 2 5日 ,全州镇柘桥村畜主龙某来站求诊 ,主诉 :他家养有 2 0 0只肉鸽 ,由于近些天连续下雨 ,鸽舍潮湿 ,鸽子陆续发病 ,1 0日龄的乳鸽发病严重 ,并有死亡现象 ,曾用土霉素拌料饲喂效果不佳 ,至今发病 3 5只 ,死亡 1 5只 ,致死率为42 .8% ,病程长的 5~ 7天 ,短的 1~ 2天。2 临床症状 初期鸽子出现少食或不食只饮水 ,嗉囊充气积食 ,病鸽精神萎靡 ,缩头闭眼 ,有的不愿站立 ,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甩头现象 ,排黄白或绿色稀便 ,终因消瘦衰竭而死。3 剖检变化 死鸽消瘦 ,嗉囊壁上有一层白色灰样物。肌胃腺胃黏膜未…  相似文献   

16.
程伶 《饲料工业》1993,14(12):35-37
<正> 甲鱼(鳖)的养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温泉水或锅炉加温,使冬季的饲育水温保持在30℃左右,幼鳖孵化后约饲养1年,体重达到800克上市的短期养殖法;另一种是冬眠越冬,饲养4~5年上市的自然养殖法。本文重点介绍日本有关甲鱼营养需要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甲鱼品质的试验情况。一、甲鱼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1.蛋白质试验用鱼粉作主要蛋白质源,设蛋白质含量为40%~60%5个组别。供试甲鱼为孵化、开食的稚鳖,在容积为1米~3的水槽内收养80尾。饲养试验时间为88天,水温保持在28~30℃。各组的饲料组成及试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县某养殖场购进金定鸭1000只,以玉米、豆饼、青草为食,至2月龄时无一死亡,但在70日龄左右时突然死亡1只,第2天死亡3只,最高1天死亡7只。我们经过诊断,确诊为鸭急性禽霍乱,由于治疗及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临床表现病鸭发病急,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就倒地挣扎死亡,病程只有几分钟。死亡鸭都是体质较好的胖鸭。2剖检变化最急性病例多营养良好,口腔、食道内有米汤样粘液,嗉囊充满,特征性病变是心冠脂肪、心外膜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出血点,严重的可见有出血斑,心包腔积有黄色纤维素性液体。最初死亡的几只病鸭肝脏未见明显的变化,病程稍长的肝…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依田村农民成兆盛经过十年的努力和无数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一种以鱼粉为主体,淀粉为胶粘剂的甲鱼配合饲料,一只稚鳖通过饲养12至14个月后,就可达到0.6公斤以上。去年以来,他利用配合饲料养殖甲鱼,共产甲鱼4600多公斤,获纯利9.7万元。  相似文献   

19.
北京西郊农场甲鱼养殖场从1993年开始自繁自养甲鱼,在稚鳖(5克/只)——幼鳖(100克/只)的生长阶段,截至1995年三年来成活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1994年孵化6100只,成活率仅为66%.因此北京西郊甲鱼养殖场在甲鱼生长阶段,较低的成活率就成为该场效益上不去的主要因素.笔者承担了提高该场甲鱼成活率,增加饲养效益的攻关任务,收集了很多提高甲鱼成活率的措施和办法,经研究分析,确定采用在饲料中添加“畜宝一号”饲料添加剂的措施进行试验.该产品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唐家骏教授发明的非激素类饲料添加剂,其主要成份为硒多糖和硒蛋白.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梅花鹿157只。08年6月,两只鹿突然死亡。死亡鹿为年轻公鹿,营养良好。据介绍,两只鹿生前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一只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两只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肛门松弛,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2病理学变化剖解可见,肠系膜严重充血,腹膜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