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竹卵圆蝽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属半翅目、蝽科。是近年来在浙江西北部竹林中暴发的一种重要害虫。据安吉县1987年调查,受害竹林面积已达8.1万亩。该虫在浙江安吉为一年一代,于11月以4龄若虫在地表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取食为害,若虫5龄,除越冬外,若虫常年在竹上为害。用黄油、机油、溴氰菊酯混合剂在竹秆基涂环可阻止若虫上竹,在秆基注射50%甲胺磷乳剂,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竹卵圆蝽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浙江省新爆发成灾的竹子毁灭性害虫。属半翅目蝽科。1984年莫干山500亩竹林首次爆发,现已扩展到浙江湖州市郊区、长兴、德清、安吉、余杭、富阳、肖山、缙云等县(市)的19.39万亩竹林。近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活史、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竹卵圆蝽,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竹卵圆蝽是危害毛竹的一种主要害虫之一,作者通过近4年的观察,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做了大量防治试验,比较了不同的防治方法和药物,探索出了一些预防和防治竹卵圆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竹卵圆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垦复施肥、人工捕捉能降低虫口密度,有效地减轻竹卵圆蝽的为害。黄油和机油以2:1的比例混合涂环,环宽15cm左右,阻止若虫上竹率90%以上。当竹卵圆蝽已上竹为害后,利用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1~2ml/株,防治有效率90%以上。对密度较高的小竹林,林间喷烟是防治竹卵圆蝽的好方法。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防治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6.
竹卵圆蝽属蝽科,是近年来在竹子上新发生的重要害虫,1984年竹林发生面积仅13ha,1987年蔓延到1.29万ha。被害严重者毛竹枯死率高达76%,仅德清县3 000ha竹林3年内死竹45万株。被害竹林下年度出笋减少,新竹眉围下降13.18-54.78%,竹林荒芜。 此虫一年1代,以2~4龄若虫在地面枯枝落叶下越冬,4龄若虫占95%。次年需日均气温10℃以上3 d,即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爬行上竹,群集取食。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期3个月,雌成虫寿命70余天。6月下旬产卵,每雌产卵30-60粒,卵发育起点温度20.3℃,积温39.2(日)度。若虫5龄,1龄若虫不取食。若虫于10月底、11月上旬越冬。 相似文献
7.
于2002—2008年在常德市鼎城区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竹卵圆蝽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湖南省1年发生1代;林间释放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防治竹卵圆蝽效果良好,寄生率达69.61%-81.83%,平均为75.68%,因此利用平腹小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林间补充中间寄主柞蚕卵防治效果较好,补充区竹卵圆蝽卵平均寄生率高达52.68%,而对照区平均寄生率仅23.79%,补充区竹卵圆蝽卵寄生率明显比对照区寄生率提高28.89%。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竹卵圆蝽与其主要天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卵蜂为竹卵圆蝽的主要寄生性天敌,7月中旬寄生率为8.55%,随着时间的推移寄生率大幅度增加,8月上旬寄生率高达76.70%。蜘蛛为竹卵圆蝽的捕食性天敌,相互间呈一致性消长趋势。毛竹林经劈山垦复,消灭了部分竹卵圆蝽,也消灭了大量天敌(蜘蛛减少了43.8%),使蜘蛛对竹卵圆蝽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卵圆蝽防治试验及其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圆蝽是浙江省竹林中新发生的危险性害虫,对毛竹已造成严重危害。防治试验表明,用竹腔注射甲胺磷的防治方法,效果最理想,杀虫率可达95%以上。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林业实用技术》2015,(11)
为明确安吉县竹卵圆蝽(Hippotiscus dorsalis)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林间调查研究了安吉县竹卵圆蝽在竹林中的种群动态,并以历史资料和时间序列分析法ARIMA模块建立预测模型,并用2014-2015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评估。结果表明:竹卵圆蝽在整个发生期近现双峰倒M形的变化规律。观测点年单株最高虫口为83~254头,种群密度平均达34.5头/株,有虫株率在56.78%~97.65%间,上竹高峰日在4月13日至4月25日间,近3a竹卵圆蝽的上竹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结果表明预测数据值与现实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该模型的建立将为竹卵圆蝽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筛选对竹卵圆蝽若虫具有高毒力的致病球孢白僵菌菌株,为竹卵圆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DNA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生物测定法评价分离真菌菌株的毒力。 结果 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获得7株病原真菌,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TS rDNA序列均与球孢白僵菌一致,因此,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室内和林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108孢子·mL−1时,LYC10、LYC11、LYC15和LYC4菌株对竹卵圆蝽若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5.04、5.45、6.17和14.03 d;LYC11菌株林间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43 × 104孢子·mL−1。 结论 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到7株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异,LYC10菌株的毒力最强;LYC11菌株林间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室内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