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必要性1.1 种子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搞好种子经营工作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的法规已颁布实施多年,县种子管理部门也对本县区域内的种子经营者进行了多方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但由于种子经营者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2.
王野 《种子世界》2011,(10):8-9
1基本情况 近年我省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认真宣传种子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稳妥推进种子体制改革,促进和保障了农业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在全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执法地位由行政法规提升到法律高度,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农业部规章以及质量标准也相应得以发展和完善,为规范种子选育、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系统完整的法律及技术支撑,有力地促进了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任何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都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情况的出现,某些  相似文献   

4.
种子管理法规急需补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相关法规的出台,使种子经营由计划调节转向市场营销,种子经营者也大幅度增加。在这市场化初始阶段,由于一些经营者自律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常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不仅扰乱了市场的有序竞争,而且给农民的利益带来了损害。为了更好地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有效地进行种子管理,在下列方面急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种子法规,使之与时俱进,为种子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李明明 《种子》2003,(5):123-123
198 9年国务院颁布了《种子管理条例》,1991年农业部颁布了《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使我国的种子工作进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我国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后的第三部农业法律 ,也是第一部关于种子的专门立法。《种子法》是我国种业市场的行为指南 ,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已进入依法治种、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时代。因此 ,大力宣传《种子法》,同时建立和完善执法体系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促进生产和经营体制改革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 WTO的需要。《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为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后,其配套的法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2003年8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种子行政执法对假劣种子的界定标准有了法律的依据,对种子质量纠纷的田间现场鉴定设定了受理的范围、组织鉴定的合法机构、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组成、鉴定过程、现场鉴定书的制作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实施,使真实标签制度代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的质量合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都对农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作出了法律规定。特别是2006年《条例》第二次修订之后,更具针对性,对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推广、管理的法律规范更加明确清晰,可操作性更强:推进了种子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对种子行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目前,种子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市场运作机制,市场行为、市场秩序日臻规范,种子质量监管也步人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并程度不同地影响和制约了种子市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于放开搞活种子市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种子管理工作中,各地对《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部分条款理解不透彻,掌握的尺度也不尽相同,这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相悖,现就部分容易产生争议的法律条文谈谈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宏伟 《种子科技》2001,19(2):75-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作物种子的法律,标专着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实施《种子法》,对保护和全理利用品种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标题及下文均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种子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竞争无序、市场监管难度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放开搞活种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种子成了商品,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在多年的种子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各地对《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部分条款理解和掌握尺度不一,这与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相悖。  相似文献   

14.
蒋军  蒋志鹏 《种子科技》2008,26(3):1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给我国的种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种子市场逐渐向世界开放,种子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少环节、开放型的种业市场逐步形成。但是,由于《种子法》颁布时间短,一部分人受利益驱动,钻《种子法》不完备的空子,影响了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及其相关法规,使之与时俱进,为种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修改决定。这是《种子法》自2000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改。为促进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表示,修改《种子法》是新形势下立足我国发展实际、着眼未来发展需求、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做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其他一二种农作物为主要农作物。《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等对主要农作物品种从试验、示范、审定、推广、生产、经营、管理、保护等皆给予明确的定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但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经营前必须通过审定,使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保护的实际操作性较差,市场化运作秩序比较混乱。本文就种子市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审定制度与品种保护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种子经营者在销售种子时,应当向购种者开出有效凭证,这是种子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种子质量纠纷的重要依据。何为有效凭证?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配套法规都无明文规定,因而所产生的凭证是五花八门,弊端诸多,现就市场上出现的售种凭证进行分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种业法制的重要性1.1种业相关法律种子作为特殊商品进行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随后颁布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更是形成了一套全面规范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也都相继颁布了关于《种子法》的实施办法。2011年中央8号文件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强种业发展的战略性意见。1.2种业法制成效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种子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爱云 《种子科技》2006,24(6):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加大了种子行政执法力度。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子行政执法的成效,关系到能否有效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能否树立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形象。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种子执法工作,要保证执法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必须提高种子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经颁布实施8年。8年来,《种子法》有力地促进了种子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丰富了居民菜篮子,为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种子法》毕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设立的第一部专业种子法律,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时限性,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与现代农业对种子法制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条款需要加以调整或明确,有的条款急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