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试验设计了三种草菇不时栽培方式,对播种时间和培养料厚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露地小环棚宜在5月20日至6月20日和9月1日至9月20日播种;蔬菜大棚内套小环棚和室内加温处理,在4月20日之后和9月20日之前播种都可进行不时栽培。草菇不时栽培的培养料厚度以15~20cm为宜。  相似文献   

2.
用种过平菇的废料地沟栽草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树原 《食用菌》1993,15(6):21-22
传统的草菇栽培,是以稻草和麦秸为原料,因产量低,处理方法麻烦,在北方很多菇农都已改用棉子壳为原料.笔者从1989年开始,用种过平菇的废料,经过发酵后在地沟内种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稳定在30%~35%.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准备将种过平菇的废棉子壳料从菇房里搬到室外场地上捣碎,摊开曝晒2~3天,直至干燥后备用.(二)栽培季节的选择草菇属高温菇,要求栽培场内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气温太低不易出菇,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用麦草栽培草菇发展较快。我们通过对临猗县菇农的调查,总结出了一套麦草栽培草菇高产(生物效率20—25%)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制栽培种:制作栽培种时,先用福尔马林或来苏尔药液将罐头瓶和操作室进行喷洒消毒。原料以新鲜的棉籽壳为好,选用菌丝强壮的原种,1瓶原种可接50—60瓶栽培种。培养室温度保持在35℃以上,经过10—15天菌丝可长满瓶。  相似文献   

4.
谈南菇北种     
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多雨地区的腐生真菌,人工栽培草菇在我国南方各省比较普遍。为了支持农村多种经营,我所从广东、福建引进草菇菌种,进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100斤麦秸产鲜菇4~5斤,100斤稻草产菇达16斤以上。现就南菇北种谈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夏季室内栽培。北方人工栽培草菇,必须选择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的季节。我省中部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一般在26℃左右,相对湿度在65~85%。采用室内栽培,6、  相似文献   

5.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工程团队在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经过连续3年多的努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草菇三次料原基形成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草菇三次料的正常出菇,试验产量达4.3 kg/m2。将目前常用模式的草菇菇房栽培周期(从进料播种到出料)由原来的20~25天减少至12~14天,每个菇房每年最多可以完成30个栽培周期,效率提高66%。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9年6~7月,利用闲置的保护地设施,进行了三个周期的草菇栽培试验,获得了较高产量,生物效率达30~40%以上,最高达64.3%,现将其做法简介如下:(一)菌种制作①母种培养基为 PDA,按常规灭菌、接种后置25~35℃下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可用于接原种。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无霉变棉子壳  相似文献   

7.
我们太行山开发研究食用菌课题组在阳畦栽培基础上,于1986年4月在完县进行了早春草菇加温阳畦栽培试验。4月17日播种至5月1日进行栽培,历时15天,出二茬菇,百斤料产鲜草菇27.5斤,实现“五一”劳动节鲜草菇应市,并为低温条件下栽培草菇探索出了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8.
草菇原系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高温真菌,现在主要栽培于我国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省和东南亚各国。草菇生长过程要求高温多湿,温度恒定,出菇期若平均气温在23℃以下,料温在27℃以下,子实体就难以形成。昆明地区气候四季如春,每年5—10月,白天气温多在17—28℃左右,晚上  相似文献   

9.
王裕清 《食用菌》1993,15(2):37-37
近两年来,我们在柑桔园里套栽草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柑桔比对照平均增产20%,草菇转化率达30%~35%,平均亩产增收1000元。现将套栽技术介绍如下: (一)供试品种草菇菌株为V_(23),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原种、栽培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种菌龄25~27天。  相似文献   

10.
我省在试种平菇中,有些地方出现子实体柄粗、水肿黄、枯萎、腐烂现象,最后停止生长。据我们观察分析,主要原因是受到气温因子的影响。我们栽培平菇,于9月上旬开始播种,中、下旬大面积铺开,此时平均气温为21.6℃。早播的平菇,在9月下旬形成子实体原基,从播种到出菇只有20天,就现桑椹,播种在地下室的温度比较低,也只有28天,就长出子实体。由于气温适  相似文献   

11.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菌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36℃ ,温度低于 15℃高于 4 5℃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 2 8℃~ 32℃ ,温度低于 2 5℃高于 33℃子实体不能形成 ,是唯一适合在高温季节栽培的食用菌 ;草菇的生长周期很短 ,从播种到出菇只需 7d(天 ) ,一个月就可结束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地区种植草菇已有几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年的种植中产量普遍不高,最高的每百斤稻草可产15斤鲜草茹,普遍在10斤以下。由于产量较低,又不稳定,种植草菇的单位越来越少。我们通过调查和试验认为,如果能够改变一些条件,加强技术管建,改进种植方法,往北京发展草菇生产,提高产量是可能的。现将我们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适期播种北京地区6、7、8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3.20℃、23.9℃和25℃,空气湿度也较大,适合草菇生长。从我们试验来看,在六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这是最有利的自然气温条件,能够保证草菇生长良好,产量较高。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均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山县蔬菜生产发展很快,拥有市属常年菜地10689亩。茄子是春季生产的大宗蔬菜作物,由于产品集中在春、夏季投放市场,受市场制约,经济效益不高。1994年,县菜办经过市插调查,提出了茄子反季节栽培的设想,并成立了课题组,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的新农镇蔬菜基地场开始了茄子反季节栽培试验,试种6只大棚,于8月7日和20日分二批播种育苗,9月26日起定植,当年11月19日开始采收果实。元旦春节向市场供应242.75kg鲜嫩茄子,丰富了节日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现已推广反季节茄子289棚,占全县大棚栽培茄子的63.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统计,反季栽培茄子平均亩产值5505.99元,比常规大棚栽培茄子亩产值增加2368.49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大棚保暖增温 茄子是喜温蔬菜,大棚保温是成败的技术关键。茄子生育所需的适温,苗期白天为25℃左右,夜间15—18℃,开花结果期白天为25—30℃,夜间20℃左右,按照这些要求,大棚按畦加套小环棚,定植活棵期在大棚薄膜上再覆盖一层草帘,恢复生长后除去草帘。以增加棚内光照。12月中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的启示1984年5月我应邀到武汉市汉南区讲授草菇栽培技术。5月中旬运去草菇生产菌种,决定在6月19日开学之前先生产一批草菇作为讲学示范之用,因此将生产种严格挑选,凡有杂菌污染均剔除倾倒于打谷场边。但在5月下旬发现打谷场边堆积的蚕豆茎堆里,长出大量草菇,经品尝味极好。因此就地取材,决定把蚕豆茎作为栽培草菇的试验材料。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一)在38~40℃烈日下曝晒蚕豆茎、棉子壳、稻壳、稻草、豌豆粉、猪粪等培养料七天,并将蚕豆茎、稻草切成3~4寸长的短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在我国南方栽培,往往因夏秋高温而使叶蔓早衰且多发病。福建省顺昌县于1989年引入巨峰葡萄,十几年来虽有较好的收益,但是酷夏高温危害一直困扰着葡萄生产。顺昌县7—8月月平均气温在28~29℃,7月上旬后,日最高气温达37~40℃的时间在26天以上,同期在田间葡萄棚架阳面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万鲁长  林相璀 《食用菌》1995,17(4):36-37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方式的不断增多,栽培场所长期重复利用,造成土生害虫(动物)在我省菇区大量发生、蔓延、危害,尤其对北方地区畦床覆土栽培的草菇威胁更大。我们于1992~1994年对该类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种类及主要习性 据调查,危害我省草菇的土生害虫(动物)种类很多,常见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  相似文献   

17.
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新浦区花果山乡大村村3组李守平家菜园,试验作物为花椰菜,品种为助农50天,处于莲座期,前茬作物为苏州青。土壤为黑土,pH值6.8。每667m~2基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复合肥20kg、过磷酸钙20kg、尿素10kg。8月16日移栽,深沟高畦,畦宽1.2m,株距40cm,行距50cm。试验期间(9月16~22日)平均气温21.4℃,最高29.3℃,最低13.6℃,雨日1d,雨量63.8mm。试验当天晴天,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8.
商洛市商洲区牧护关镇位于秦岭之巅,该镇海拔平均1200m,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1000mm,盛夏季节,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的降雨量6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0℃左右,温差10℃以上,温湿度适宜,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只要选择合理的栽培模式就能达到香菇反季节栽培(夏菇栽培)的优质高产。笔者依据牧护关镇的环境气候条件,致力于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探索,初步总结出一套高海拔地区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竹荪市场的需求,适应人工栽培能在高温季节出荪,笔者于1989年开始对高温型棘托竹荪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较高产量,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菌种来源棘托竹荪的母种于1988年从本县野生竹荪组织分离而得,按竹荪制种常规方法制原种和栽培种,于1989年4月28日播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草菇是一种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方法简单,许多地方都有栽培。但我省草菇产量不稳,发展速度不快。为了探索草菇栽培途径,我们于1980年夏采用种过蘑菇的废料作辅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比单用稻草的可多采1~2潮菇,每潮菇采3~5天,整个采菇期为22~25天。特别是后期,产菇量较稳,仍保持旺潮产量的50%左右,且朵型较大,一般每朵重40~60克,单生的大朵菇重达110多克(见图)。首批试种草料250斤,收干菇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