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正> 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一般秋播油菜不能正常成熟。即使能够正常结实,但由于秋季气温下降快,冬季遭严重冻害的影响,经历年实践其产量很低。为了探索高寒地区油菜生产的途径与栽培技术,拓宽油菜生产新领域,使高山微观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我们课题小组在具有代表性的鄂西南“江南草场”火烧坪乡进  相似文献   

4.
5.
6.
1991-1992年,在四川省梁平县天竺乡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效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稻产量的综合效益,并求得高产,低耗的最优综合农艺措施,建立了3套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模型方案。A方案:产量8250-8700Kg/ha的农艺措施为:27.89-29.23万窝/ha,施N111.87-123.19kg/ha,P2O539.41-46.39kg/ha的农艺措施为:24...  相似文献   

7.
8.
1999—2002年对我县主栽优质杂交粕稻的代表组合,从高产攻关入手,研究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指标,高产栽培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不同产量层次的施肥水平。对各关键措施的最佳选择作出了结论,提出了杂交籼稻高产栽培应坚持旺根、壮苗、早发、适群体、全程稳健生长的栽培法。并按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组装配套成单产7.0、8.0、9.0t/hm^2以上3个产量层次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14个乡(镇)累计示范4938.86hm^2,平均比对照增产8.33%。  相似文献   

9.
10.
<正> 玉米地膜栽培(简称地膜玉米),自1987年引进毕节地区试验、示范以来,发展很快,从1990年起,每年稳定在50~60万亩。大面积亩产平均为350~430公斤,亩增产为120~150公斤。地膜玉米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明显的栽培技术。通过改进栽培技术,玉米产量的提高还有较大的潜力。为此,自1990年开始,我们以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课题针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差,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低,导致育壮苗困难,缓苗慢,分蘖节位高,穗粒形成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是在中度盐碱土壤上(盐分含量0.3%),纬度偏高(45°N 以上)的白城西北地区进行的。三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产7500公斤稻谷在较大面积上均能达到。并总结出盐碱稻区水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抟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鄂南红壤性水稻土上,以三要素多水平优化设计方案对双晚杂交稻进行田间实验和盆栽实验,求得该土壤上双晚杂交稻三要素的经济用肥量分别为每666.7 m~2:16 kg N,8 kg P_2O_5,12 kg K_2O,三者比例为2.0:1:1.5。株高、穗长、茎杆重、谷/草和穗粒效等因素的改善对提高杂交双晚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博优湛19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率分布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并通过通径分析研究了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博优湛19的主要增产途径是增加有效穗,其次是争大穗。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是:5.4~5.7叶移栽,插植密度39.6~40.2万穴/hm2,施纯N170.7~175.8kg/hm2,P2O5125.4~130.2kg/hm2,K2O126.0~131.4kg/hm2,结合其它科学管理措施,可获得7875kg/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和1986年,通过用V35和湘优101进行分期播种、多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大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影响较大。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对糙米率和精米率影响更小;6月中、下旬为杂交稻最佳品质的播种时段;品质较劣的较品质稍优的杂交组合生态改良的潜力较大;各种植地区间,稻米品质亦有差异。其中碾米、营养和蒸煮品质以郴州种植的最好。长沙种植的次之。常德种植的最差;外观品质则以长沙的最好,郴州的次之,常德的最差。绝大部分品质性状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V35品质与产量构成存在显著二次回归关系;品质性状受抽穗结实期间的温、光因子作用显著,且影响的时段和方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结实的生理生化基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丘陵山区红壤非耕地土壤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内丘陵山地红壤非了主要有天然阔叶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油菜林和荒地,经过对这些非耕地土壤进行大量面上调查和定位研究后发现,除天然阔叶林外,这些非耕地土壤的退化现象极为普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剖面的逆向发育,土壤质地突变,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研究同时表明,导致土壤产生退化的主要原因为:(1)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更新和营林技术粗放;(2)林地投入少;(3)陡坡开肝;(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水稻根际微区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与离子交换,从而改善根际微区养分平衡,补偿根际养分亏缺和降低pH 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