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淡水黑鲷无公害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黑鲷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名优经济鱼类,具有生长较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引进养殖。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了省农业良种开发办公室下达的“淡水黑鲷的引进及产业化开发”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掌握了淡水黑鲷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现将淡水黑鲷的无公害养殖、疾病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淡水黑鲷是我国近年来新引进的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池塘准备、饵料培养、科学管理等几方面,对淡水黑鲷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为深入研究淡水黑鲷养殖技术和推广黑鲷养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广东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的种类,由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鲤科鱼类8种,至二十世纪末发展为4门9纲22目49科的185种。显示了二十世纪广东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的多样性,由此引起广东淡水养殖技术的多元化,突破传统的“广东塘鱼养殖法”,向淡水养殖现代化发展。这一重大变革,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打破传统鲤鱼精养投入高、效益低、风险大的养殖模式,2002年,商丘市鱼类良种场进行了罗非鱼和淡水白鲳混养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是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之一,具有个体大、食性广、生长快、肉味鲜美、可食率高等特点。1992年该品种引入我国,近年全国各地均开展了养殖。为了探索澳洲淡水龙虾在贵阳市池塘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养殖技术,为下一步发展该品种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我站于2001年6月8日从厦门引进规格为1.5厘米左右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进行养殖实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乌当区洛湾鱼种场池塘一口,面积1.8亩,平均水深1~1.5米,淤泥20~30厘米;花…  相似文献   

7.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0,(10):36-37
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淡水白鲳的饲养期一般从 5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池塘尚有 5~ 6个月的空闲期,可以再轮养青虾。为了保证淡水白鲳能尽早上市,青虾有足够的生长期,可投放大规格的淡水白鲳冬片鱼种,养至 8月底前起捕上市,然后再进行青虾秋季暂养及春季养殖。这样全年可进行三季生产,每 667 m2产淡水白鲳 500 kg,青虾 70~ 100 kg,利润可达 4 000~ 5 000元。比单养淡水白鲳效益提高 30%~ 40%。现将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技术介绍如下。 1淡水白鲳快速养殖 1.1池塘准备 …  相似文献   

8.
张良尧 《齐鲁渔业》2006,23(12):24-25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西合浦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罗非鱼的咸淡水养殖,在近20年的养殖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利用咸淡水养殖罗非鱼的技术经验。现将主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在淡水池塘进行多季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试验的结果,提出了多季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放养密度等相应合理措施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刀额新对虾是近年来开发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本文介绍其生物学和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淡水养殖很发达,尤以池塘养鱼占十分重要地位。淡水养殖无论在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作者扼要地总结我国淡水养鱼技术的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对淡水养殖的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虾养殖作为一项优势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要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且经淡化驯养可在低盐度或纯淡水池塘养殖。被公认为优良的对虾养殖品种。为了开发养殖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提升淡水渔业的档次,丰富本地市场水产品种类,加快高效渔业的发展。笔于2003年~2004年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赵志养殖场淡水条件下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现将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有淡水养殖水面25.5万亩,淡水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淡水养殖业条件优越。为探索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2001~2002年我们在青岛泓莹水生花卉生态养殖场进行了睡莲、彩鲫和河蟹生态立体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  相似文献   

14.
刘朱新 《科学养鱼》1995,(12):31-31
鲈鱼淡水养殖高产技术鲈鱼属鲈形目,科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1992年我所“鲈鱼淡水养殖试验”课题通过省级鉴定,淡水单养鲈鱼获得较好产量。又经二年多不断摸索,在高密度精养下,利用人工配合饲料,获得亩产超。屯的高产量,是一种在淡水资源丰富地区...  相似文献   

15.
曹凯德 《水利渔业》2001,21(1):16-18
墨累河鳕鱼为一大型热、温带鱼。能生活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水域中。介绍了生物学特性、对水质要求、繁殖技术以及鱼种、成鱼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1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现状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可在盐度0‰~35‰的水域中生长,从海水孵化场购进的仔虾经逐步淡化后能很快适应在淡水中生长,苗种的淡水养殖成活率高达70%以上,与海水养殖相比无明显差异。南美白对虾有较宽的水温适应范围,下限和上限分别为6℃和40℃,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水温低于15℃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水温9℃时昏迷并逐渐死亡。我国的南方气候温暖,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期可达7~9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茬。北方地区的无霜期较短,南美白对虾只有4~5个月的生长期,单茬养殖的方…  相似文献   

17.
蟾胡子鲇(Clarias batrachus)是1980年引进我区的淡水养殖新品种。1981年,钦州县淡水养殖场、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区水产试验场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先后获得成功,目前正在各地试养,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养殖技术,我们对钦州地区部份家庭养殖蟾胡子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霆  高品伟 《内陆水产》2008,33(2):17-19
近年来,随着淡水龙虾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国内市场的开发,现已成为一个热销水产品种,人工养殖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同时有关淡水龙虾养殖的科学研究也逐步成为热点,目前,淡水龙虾养殖模式较多,产量变化较大,由于地理区域、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的差异,国内已报道的最高产量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产量可以达到400kg/667m^2左右,然而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尚未成熟和完善,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本文对龙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作出分析,并进一步对淡水龙虾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夏爱军 《水产养殖》2004,25(1):10-11
为合理调整宿迁市及周边地区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在宿迁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密度淡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宿迁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可行的。5月底放虾苗,经过100天养殖,平均体重21g,饵料系数1.6;规格齐整,亩利润3070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刘德永 《水产养殖》2007,28(6):32-32
过去常规养殖梭鱼都以海水养殖为主,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利用梭鱼适盐范围广这一特点,用淡水池塘养殖梭鱼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