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木耳属4个主要种类的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生长势等培养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紫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以及最佳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2.
五个野生木耳属菌株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7个栽培菌株为参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野生木耳属菌株进行分析,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12个供试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11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78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08~0.822,在相似系数为0.51时,12个菌株聚为6个群,其中5个野生菌株各自聚为不同类群,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省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以及全国多地收集的31个栽培灵芝菌株进行ITS序列测序和分析,结果 9个野生菌株有灵芝、紫芝、南方灵芝、有柄灵芝、树灵芝等。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与31个栽培灵芝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背木耳组织分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5.
枇杷属植物及其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20份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属植物(石楠和石斑木)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从300条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4条引物对20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32条谱带,全部为多态性谱带(多态率为100%),表明枇杷属植物种质之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33~0.77,并根据相似性系数,利用UPGMA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在相似性系数为0.485时,20份枇杷属植物及其近缘属可分为3大类:所有的枇杷属植物聚在一起构成第1类,而石楠和石斑木分别构成其余2类,这与传统的分类方法一致;但18份枇杷属种质可分为5个亚类,这与枇杷属植物的传统分类法有所不同。初步推论,开花时间和老叶叶背的茸毛可能不是判断枇杷属植物亲缘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且枇杷属植物的进化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园艺学报》2009,36(4):475-480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原产我国的枣属14个种、枣的11个品种及1个外类群的DNA多态性。31个引物扩增出921条谱带, 919条(99.78% ) 表现出多态性。基于921个RAPD标记, 利用NTSYS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 并建立UPGMA聚类图, 结果表明: 在0.26阈值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类, 不支持前人根据单一性状对枣属属下组、系类群的划分; 枣和酸枣、蜀枣和山枣宜分别作同一个种处理, 同时提出枣种下宜划分为两个亚种, 并给出了新等级的学名; 支持将枣种下传统划分的变种并入原变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对RAPD标记结果聚类分析表明,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亲缘关系基本与前人的分类一致,只有山楂海棠1个种与前人的分类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朱宏发 《食用菌》1994,16(1):10-10
木耳71菌株是本站从福建、陕西、湖北等地引进的十多个木耳菌株中筛选,提纯复壮获得的新菌株,属粗木耳,中高温型品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出耳早、齐,抗杂性强,栽培期短,转化率高等优点,适合春季制袋,夏季野外露地栽培.干耳片黑色无毛,耳片厚薄适中,口感接近细木耳.  相似文献   

9.
葡萄属RAPD分类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对葡萄属33个种及品种材料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RAPD能较好地用于种及品种的鉴定,供试33个材料可分为9类和1个特殊型。美洲葡萄类群聚为一个类型,起源于我国的东亚类群分属于8个类型,圆叶葡萄单独为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为主,比较分析食用菌木耳属(Auricularia)种内杂交种.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子与其亲本菌株的PCR(PolymerseChaihReaction)扩增的DNA片段之间差异,并辅以其它手段,如核相及核数目观察,同功酶鉴别,以期建立完整有效的检测技术系列,确证其杂交种融合子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RAPD分析中,用于测试的10种随机引物仅有4种引物与供试菌株的DNA模板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其中1种引物可用于检测杂交种及其亲本,另外3种引物可用于检测融合子反亲本。检测结果显示:3个供试杂交种中有2个为真杂合子,1个为假杂合子;2个供试融合子均为非稳定杂合子。与常规方法鉴定结果比较基本相符。因此,RAPD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杂交种及融合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香菇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收集并采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野生菌株与主栽品种23份,以设计的10对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对23个菌株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50~0.320,均值为0.216,Shannon信息指数0.100~0.690,均值0.455,引物MR005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最为丰富。对黑木耳23个菌株的聚类分析表明,北方地区黑木耳主栽品种与野生菌株可划分为4类,大部分主栽品种和野生菌株聚到了第三大类群(主栽类群),说明北方地区黑木耳栽培品种与野生菌株间遗传背景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全光地摆的栽培模式在特定的栽培季节对东北地区主栽的2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鉴别黑木耳菌株。实验结果表明,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可以鉴别黑木耳生产菌株,并以此为依据将供试的27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三个组群。  相似文献   

14.
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19株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Fr.) Quel]菌株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未采用外类群参考的情况下,供试菌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448到0.857之间,其中栽培菌株的相似系数较高,以0.72为阈值时,分成两个类群:来自台湾(3)、三明(5)、武汉(15、16、17)、上海(19)和日本(1、12)的8个菌株构成一个类群,而另外2株台湾菌株(2、6)和1株武汉菌株(18)以及一株来源不明的13号菌株构成另外一个类群.栽培菌株与其它菌株相似程度较低,而且在子实体形态上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赵丽  陈艳秋 《食用菌》2009,31(4):14-15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0个黑木耳菌株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0.27为结合线,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四大类:哈尔滨微生物研究所的菌株黑29单独聚为一类;辽宁锦州的菌株森花单独聚为一类;2003(延边大学农学院)、11号(延边大学农学院)、7号(延边真菌研究所)、黑29(吉林省蛟河市)、金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归为一类;其它菌株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4个黑木耳栽培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察一级种、二级种到栽培种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菌丝长势、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和农艺学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本地主栽品种黑20(云菌木耳2号)为对照,筛选出适合云南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黑24(云菌木耳5号)。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地区24个杏鲍菇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选取了40条RAPD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杏鲍菇菌株的基因纽DNA进行PCR扩增,最终成功筛选出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42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850的水平时,可将24个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主坐标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RAPD分子标记技术成功的表明了北京地区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杏鲍菇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真姬菇三个选育菌株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11个随机引物对三株新选育的真姬菇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应用RAPD技术分析不同菌株的DNA序列多态性 ,从分子水平上验证真姬菇新菌株遗传基因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草菇主要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RAPD标记对广东省8个草菇主要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草菇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分子聚类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可分成两组:菌株V17、V844和粤草01为一组;粤草02、粤草03、粤草04、V5-1和V23为另一组,且同一组内的DNA多态性也有差异。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草菇商业菌株的鉴别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