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营造阔叶纯林及针阔混交林是解决当前造林树种单一问题的途径,并能改良土壤,克服杉木连作引起的土壤地力衰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枫香人工造林试验。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落叶乔木,为福建省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长迅速、用途广泛。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气候及立地条件试验地位于距建宁县城40km的黄埠乡竹薮村,该地海拔420~480m,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东南侧。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温16.5~17.5℃,极端最高温39.9℃,极端最低温-12.8℃;全年无霜期230~280d,…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南方,商品用材林普遍以杉木为主,许多地方在采伐后营造第2代人工杉木林,生长状况很不理想,严重影响造林的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1997年开始进行林种结构调整,先后营造桤木100公顷,并分不同地形进行造林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座落于平江县国有芦头林场,属低山丘陵区。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1'52"~113058'24",北纬2831'17"~2838'之间。年平均气温12~17℃,相对湿度82%,海拔400~1200米,平均坡度20度左右。土壤系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和红壤,土层厚40-80厘米,PH值6.7~7.1。二、试验材料与…  相似文献   

3.
对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及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表现为:8年生时杉木林分的蓄积量与造林密度的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的分化越早,影响后期杉木的生长。因此,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通过对杉木4个不同造林密度进行分析,以1600株/hm2为最好。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安徽省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其是国有蔡家桥林场人工杉木林占总林分面积的54%以上。近年来,白蚁对杉木危害面积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林分质量,为此,笔者就白蚁对杉木危害及杉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国有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地处皖南中低山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水量1522.7毫米,集中分布在6、7、8三个月,其次为2-3月,其中6月份最多,常有洪水出现,9月份降水量骤减,又会出现“夹秋旱”,对林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年蒸发量12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  相似文献   

5.
杉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是我省的一个主要用材树种。为了配合林业生产,解决杉木林合理抚育间伐问题,1974牢4月,刘们在天柱林场进行了杉木抚育间伐的试验。经1976年和1978年两次复查测定,已初见成效,现将结果整理如下。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天柱林场十里冲工区。海拔550米左右,为低山地形,西北坡向,坡度30°~35°。土壤为板岩上发育的轻粘质中层红黄壤。林下植物稀少,主要有蕨类。属中等立地条件。据天柱县气象站十学平均资料,主要气象要素: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6.
I-72杨树是苏北平原地区大有发展前途的树种之一。大力发展72杨纤维板用材林是解决当前纤维板生产原材料紧缺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目前存在着林分密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影响了72杨的生长,使其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很好地的发挥。本次试验是为了探索切实可行的造林密度,以求在短期内获得最高木材量用于人造纤维板的生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大丰县林场北场。该地区年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2.7℃,无霜期222天,年日照总时数2267.4小时,年均降雨量1133毫米。  相似文献   

7.
丘陵区造杉的树下工程,是以改地适树为中心,同时进行水土保持、修筑林道的杉木造林地的基本建设工程,也是在丘陵区平衡土壤与杉木生长发育生态环境,促使杉木速生成林、成材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位于东径110度26分54秒,北纬28度54分17秒。年平均气温16.5℃,极端低温-15.8℃,极端高温40.6℃,年降雨量1440毫米,蒸发量1200毫米,相对湿度82%,无霜期280天,平均日照1571小时。  相似文献   

8.
杉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 ,目前 ,大规模的杉木人工造林 ,主要是采用实生苗造林方法。但实生苗造林所形成的林分分化明显 ,优良品质退化快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杉木林的经济价值和推迟了工艺成熟期。采取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可保持优良遗传品质 ,加快林木生长速度 ,提高林分质量、产量 ,从而提高林分的经济价值。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们在继续用杉木实生苗进行大面积人工造林外 ,还同时引进优良无性系杉木苗造林 ,并进行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南 3 0km的沙济镇林场 ,该地海拔在…  相似文献   

9.
横山水库建成于1969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库区绿化造林运动,自1970年以来共营造杉木林1627.2亩,占造林面积的22.65%。由于加强了杉木抚育管理,杉木生长很快,到1975年已提早成林,目前一般生长良好。但是,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杉木密度大,生长快,林分郁闭度大,造成林木养分供应不足,通风透光不良,环境卫生不好,大大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据山湾200亩试验地调查,立地条件一般的林分,杉木郁闭后第一年高生长就不再上升,第二年开始下降,病虫害第一年有所增加,第二年比较严重(表1)。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人工林内生态因子变化及杉木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内光照、温度与造林密度呈反相关,而林木生长则与光照、温度呈正相关;②造林密度愈大,林木自然整枝愈强,而密度愈小,自然整枝愈弱,在小密度范围内,则林木自然整枝差异不明显。文中提出杉木人工林的初植密度以2×3或2×1.5m 为宜。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区土要用材树种之一,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下,人工造林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造林密度不一,加上经营管理跟不上,一部分密度过大的林分,自然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杉木的生长和木材产量。为了适应杉木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需要,摸索杉木造林比较适宜的密度,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966年春,我们在本所科研基地进行丁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现将九年来试验结果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适合雷州半岛贫瘠立地生长的桉树,我所承担了由桉树科技协作组下达的桉树引种试验项目。现对1年生的试验幼林生长进行调查小结。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处北纬20°55′,东经110°06′,属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2.9℃,最热月(7月)气温28.5℃,最冷月(1月)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为38.5℃,极端最低气温3℃,年降水量1711.6mm,年蒸发量1754mm。旱、雨季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3.
<正> 杨树深栽是1979年我国赴意林业考察团带回的国外杨树造林先进成就之一。为了迅速将深栽技术用于生产,1980年我们开展了杨树造林技术试验协作。现将南方湿润多雨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深栽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南方湿润多雨地区1.试验地的自然条件试验地设在湖南汉寿县围堤湖杨树林场三队。该县位于北纬28°47′,海拔32.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1351.6毫米,无霜期268天,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温-9.5℃;  相似文献   

14.
柳树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树是山东省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经营粗放,致使柳树林分生长差,效益低。为此,我们立题研究柳树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柳树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现根据5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林地的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潍河沿岸诸城、安邱、昌邑3县市的4个村。年平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19.5℃,极端最高气温39℃。全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区的基本情况试验区位于株洲县朱亭林区,属低山丘陵,海拔250~300米,坡度在25°~30°之间,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1423毫米,主要土壤为板页岩红壤,土层厚度80~120毫米,造林前主要植被为灌木林。标准地杉木林是1994年冬用1年生优质种源种苗造林,初植密度为3000~3600株/公顷,成活率在95%以上,栽植后每年进行2次抚育。二、试验地设置与处理试验区一共设标准地9块,3个重复,每块面积666.7平方米。其中度间伐3块;强度间伐3块;对照3块,间伐方式全部采用下层疏伐。三、不同间伐强度的结果与分析1.对直径生长量的…  相似文献   

16.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杉木、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同样的整地,造林密度不同,经过14年的经营管理,除草、施肥,抚育间伐,其林木生长效果不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比纯林的林木生长效果好,平均树高分别高8.8%、22.8%,胸径粗17.3%、24.3%,树冠大31.5%、4.4%,蓄积量多27.8%、76.3%.对不同的试验地土壤肥力进行比较,杉木、木荷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比杉木、木荷纯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分别高25%、14.5%,25%、12%,11.8%、6.5%.  相似文献   

17.
吴县地处苏州市郊,临近太湖之滨,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全县共有丘陵面积27万亩,其中宜林山地22万亩。解放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大量引种杉木达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仅0.5万亩。这主要由于对栽杉种源选择认识不足,加之造林选地不当等原因造成。为了选择适宜的杉木种源造林,提高现有杉木林的生产力,为种源调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分别对本县皋峰林场栽种的本省宜兴种源和东渚林场栽种的湖南会同种源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浅析于后。 一、林地概况与调查方法 吴县地理位置为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5.9℃,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8.7℃,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降雨量1110.4—1467.2毫米,集中在4—9月,以5月上旬至7月上旬最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适合在红壤侵蚀区应用和推广的杉木经营模式,对红壤侵蚀区的多种杉木营林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5代杉木苗的试验地较采用普通苗造林的试验地,杉木植株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分别增长58.44%和51.75%。采用扩穴连带抚育措施的试验地NS4较不抚育的试验地NS2,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分别超出19.67%和21.39%;而采用块状抚育较扩穴连带抚育效果更佳,分别超出27.05%和28.32%。追施沼肥的NS6号试验地中,杉木平均树高为2.18 m,平均地径为3.06 cm;追施化肥的NS5号试验地中,杉木平均树高为1.89 m,平均地径为2.71 cm;种苗选择和抚育措施相同但未进行追肥的NS3号试验地,苗高只有1.55 m,平均地径仅为2.22 cm。施用沼液肥能更有效地促进杉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不同密度造林对其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窿缘桉不同密度造林的生长规律,我们于1979年进行造林试验研究,1982年测定。现将试验情况和测定结果介绍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地原为窿缘桉皆伐迹地,属浅海沙质土,pH值5.2,全氮含量0.029%,全磷含量0.009%,有机质含量0.796%,土壤比较瘦瘠。造林前机耕全垦整地,开定植沟深40厘米,每株施10斤海泥作基肥。试验总面积90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林下更新技术,选择了一片32年生杉木林设置固定观测试验地,对其采用4种不同疏伐强度(每公顷保留株数分别为75株、150株、225株和300株)处理,随后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林冠下进行造林更新,形成复层林,同时设置对照(皆伐后造林更新形成单层林)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老杉木每公顷保留密度为75株、150株、225株和300株的林下杉木更新幼树的平均树高分别为对照的97.19%、94.94%、90.45%和84.83%,平均地径分别为对照的96.23%、109.12%、96.23%和80.82%。不同处理间的杉木更新幼树的地径生长有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杉木老树每公顷保留株数为105~135株处理的林下更新杉木生长为最好;但不同处理间的杉木更新幼树的树高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