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1999-2001年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前2-5天在水稻秧苗上喷施40%乐果乳油等药剂对本田潜叶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在90%以上,而且安全省工,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水稻潜叶蝇的特征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分析了水稻潜叶蝇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水稻潜叶蝇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水稻秧苗的培育、提高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思想认识、合理使用农药、采用浅水灌溉、加强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潜叶蝇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生长期病虫害主要包括: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潜叶蝇、粘虫、稻蝗、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现将水稻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本田缓秧至分蘖末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主要防治水稻潜叶蝇,注意查治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稻秧苗插秧1周内,选用稻乐丰(20%氰戊·马拉松乳油)50 ml/亩,锐劲特(2.5%氟虫氰悬浮剂)30 ml/亩防治水稻潜叶蝇。在5月底6月上旬及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趋性,本研究主要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并且分期调查诱虫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6月4日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数量最多,为16 128头;说明6月4日左右是稻田防治潜叶蝇的最佳时期,水稻潜叶蝇主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史明 《现代农业》2011,(5):79-79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富锦市近年来潜叶蝇对水稻的危害较重。因此,本文对潜叶蝇的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稻害虫有很多种,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潜叶蝇、负泥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潜叶蝇和负泥虫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本文对两种害虫如何识别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1、水稻潜叶蝇:水稻潜叶蝇,别名稻小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北方稻田苗期常见虫害.  相似文献   

7.
水稻潜叶蝇在黑龙江垦区稻田发生较为普遍,是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水稻育秧时,结合浇最后一次苗床水施用杀虫剂来防治本田前期水稻潜叶蝇已成为常用方法,一般喷施氧化乐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氧化乐果的防效已明显下降,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稻潜叶蝇的危害.为此,2001年黑龙江省七星、八五三农场进行了阿克泰防治水稻潜叶蝇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8.
一、水稻潜叶蝇的防治 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轻则影响稻苗生长分蘖,重则造成秧苗死亡。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北方水稻种植区潜叶蝇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危害程度,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安达、密山、汤原等9个市县,对大豆根潜蝇的种群数量与大豆重迎茬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重迎茬加剧了大豆根潜蝇的危害,重茬1,2,3年的有虫株率分别比正茬高14.8%,23.5%和25.5%。在大豆根潜蝇的防治中,采用呋多福、甲多、大豆种衣剂、叶喷剂、绿肥和大豆硼肥等药剂进行防治,较对照明显降低了危害株率和有虫株率,对大豆根潜蝇防治效果达7.7%~88.5%。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中栽植的黄瓜,比较严重的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叶蝇、二斑叶螨等。一、黄瓜二斑叶螨防治方法1.25%博杀特乳油1袋(10毫升)加0.9%阿巴丁乳油1支(10毫升)对水  相似文献   

12.
罗挺  况敬梅 《农技服务》2007,24(6):72-72,74
介绍了稻秆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在水稻制种上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在水稻制种田稻秆潜蝇主要为害早播的亲本,在秧苗3~8叶期主要表现为啃食心叶。防治稻秆潜蝇的药剂应选择强内吸性、药效期较长的农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潜叶蝇是辽宁地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文章从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等做了阐述,并从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基数、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验证短稳杆菌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发现,水稻插前带短稳杆菌防治潜叶蝇,效果不理想,但当田间发现潜叶蝇危害后使用短稳杆菌,具有起效快,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较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能做到稳产丰产。病虫害防治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严加防范,科学防治,避免水稻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其中水稻潜叶蝇对于水稻的危害是十分常见且危害也较重的,特别在东北稻区水稻潜叶蝇更是主要害虫,本文主要针对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条件、为害症状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等,希望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能够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安达,密山,汤原等9个市县,对大豆根潜蝇的种群数量与大豆重迎茬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重迎茬加剧了大豆根潜蝇的危害,重茬1,2,3年的有虫株率分别比茬高14.8%,23.5%和25.5%,在大豆奶潜蝇的防治中,采用呋多福,甲多,大豆种衣剂,叶喷剂,绿肥和大豆硼肥等药剂进行防治,较对照明显降低了危害株率和有虫株率,对大豆根潜蝇防治效果达7.7%~88.5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施氮量和灌溉方式对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发生情况的影响,对不同化学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为该区域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空育131的负泥虫和潜叶蝇发生率较高,分别为百株197头和25头,与龙粳31和龙粳39品种害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施氮量对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影响,发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浅水灌溉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发生率较正常灌溉呈显著性降低。2%阿维菌素对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25%吡虫啉对潜叶蝇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在吉林省地区内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生危害的田间条件与症状表现,并从做好测报工作、保护利用天敌、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早插秧、秧本田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寒地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潜叶蝇田间试验表明,在水稻田插秧前2 d时,利用6000~7800 g/hm~2兑水对秧苗进行喷淋,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效达75%以上,持效期可达20 d以上。不同施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在6 000 g/hm~2和7 800 g/hm~2的剂量与对照药剂25%噻虫嗪悬浮剂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水稻潜叶蝇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该药用于水稻潜叶蝇防治时,具有施用简便、持效期长、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水稻潜叶蝇,属于双翅目水蝇科。幼虫危害稻苗,潜入稻叶内咬食叶肉仅留下表皮,致受害叶片呈白色条斑纹或腐烂,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从水稻秧田揭膜开始至插秧缓苗期是水稻潜叶蝇为害的主要时期,深灌或弱苗上为害尤其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