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洪  赵密珍 《落叶果树》1992,24(3):22-23
对国家果树南京桃种质圃253个桃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连续三年测定,提出桃品种果实糖、酸及Vc含量的分级及分级标准.同时分析了桃果实糖、酸、Vc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巴厘菠萝果实发育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48种成分,主要为酯类、烯烃,其中辛酸甲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成分是菠萝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菠萝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巴厘菠萝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周碧燕  叶永昌 《园艺学报》1998,25(3):236-240
对‘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及无核荔枝与有核荔枝(淮枝)内源激素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核荔枝果实生长模式与有核荔枝不同,果实鲜重的增加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分裂素(CTK)及赤霉素(GA1+3)的含量动态与淮枝果皮相似。在果实发育前期,无核荔枝果实脱落酸(ABA)含量高、GA1+3含量低;生长素(IAA)含量在果实发育中期以后比有核荔枝高,而ABA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无核荔枝中后期落果率低与ABA含量低及IAA含量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桃不同类型果实发育的解剖结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普通桃、油桃、蟠桃和油蟠桃果实发育期表皮、亚表皮和中果皮细胞的解剖结构差异,试验以同一杂交群体内的这4种类型(各2株)为试材,通过显微和超微观察果实表皮、亚表皮和中果皮细胞发育。结果表明,4种类型果实的横径发育皆呈双S曲线,果实亚表皮细胞前期变化较小,开始膨大期为盛花后42d。普通桃、油桃和油蟠桃中果皮细胞在整个果实发育期持续膨大,类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蟠桃中果皮细胞在盛花后70~84d存在膨大延缓期。盛花后42~98d,普通桃和蟠桃亚表皮与中果皮细胞膨大倍数之比大于油桃和油蟠桃。分析认为,果实有毛/无毛基因单独影响着表皮细胞形状和亚表皮与中果皮细胞膨大倍数之比,而无毛基因与扁平基因共同影响着亚表皮淀粉粒数目,并且这种作用有累加现象。  相似文献   

7.
梨2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历程不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和黄金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以及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2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IAA、GA3含量低于黄金梨,果实发育后期ABA含量高于黄金梨,且提前20d达到含量高峰;2)2品种种子中GA3含量变化分别呈近似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但早蜜梨IAA、ZT含量高于黄金梨,提前30d达到ABA含量高峰;3)2品种果肉和种子中Put、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种子中Put含量低于黄金梨,Spd略高,Spm含量接近。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Put、Spd含量高于黄金梨。因此,2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桃果实不同成熟期总酚含量的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桃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期的果实中总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揭示不同品种桃果实成熟过程中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品种桃果实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在采摘初期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显示,绿原酸、儿茶素、新绿原酸、表儿茶素是各品种桃果实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其含量在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与总酚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5年生映霜红×Honey blaze和晴朗×平顶蟠桃杂交群体后代为试材,共设置2个处理(CK,清水;A1,1000微摩尔/升),研究了喷施高浓度脱落酸(ABA)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以提高桃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有助于提高果实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桃果实内果皮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木质素沉积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熟桃‘京玉’和‘大久保’果实为材料, 测定桃果实内果皮在细胞分裂和硬核期糖的含量, 分析糖积累的变化情况; 通过间苯三酚—HCl对‘大久保’桃果实内果皮进行染色, 观察木质素沉积的进程; 应用常规戊二醛—锇酸双固定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内果皮细胞壁的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桃果实内果皮在花后40 d前, 细胞不断分裂增生, 初生细胞壁不断膨大, 糖的积累快速增长, 大约40 d时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量达到最高; 到40 d后, 糖含量及山梨醇代谢迅速下降。此时内果皮开始木质化, 内部逐渐呈现红色, 大约半个月后, 整个内果皮都变红, 木质素从内到外基本沉积完毕, 说明木质素沉积发生在糖积累高峰之后, 糖的大量积累为木质素前体的合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糖积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内果皮发育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果实中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有两个迅速积累期。前期淀粉积累对采收时果实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果实中的转化酶活性与蔗糖积累,淀粉酶活性与淀粉积累均呈负相关。果实后期软化与果胶甲酯酶(PE)关系不大,而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密切相关。果实中糖含量和果实着色面积可作为红富士苹果适期采收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而酸含量及硬度可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桃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桃24个中国地方品种、19个中国育成品种、2个新疆桃栽培品种及5个中国野生种、33个欧美品种和16个日本品种共99份种质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约占总可溶性糖的73%和总酸的60%; 大多数种质中果实内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近, 但1个中国野生种和部分地方品种果实内的果糖含量较低, 果糖/葡萄糖低于0120; 中国育成品种果实的蔗糖平均含量最高, 而中国野生种果实蔗糖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种质; 中国育成品种、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果糖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野生种; 中国野生种的总酸含量最高, 其次为欧美品种, 中国地方品种、中国育成品种和日本品种相对较低; 欧美品种果实平均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及日本品种。另外, 果实内蔗糖与山梨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苹果酸与柠檬酸之间以及奎宁酸与莽草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和糖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肉、白肉和黄肉3种不同果肉颜色的12份桃品种为材料分析成熟时果肉中花色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肉桃与白肉、黄肉品种间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且红肉桃品种间的花色苷含量差异也很大。利用3个不同果肉颜色的桃品种进一步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及其相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肉桃品种天津水蜜在盛花后25d果肉中花色苷含量较高,而后逐渐减少;直至进入盛花后45d才缓慢回升,并在果实发育后期(盛花后86d)含量迅速增加;与此对应,该品种果皮在幼果期(盛花后35~45d)和果实发育后期(盛花后86d)2次出现红色,但果肉直到盛花后86d才明显变红;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天津水蜜果肉其它内含物的变化与白肉桃品种豫白和黄肉桃品种NJC83相似: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不断增加;可滴定酸前期上下波动变化,但近成熟时天津水蜜的可滴定酸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吴凡 《果农之友》2003,(4):45-46
桃果实管理主要包括疏果和套袋两项内容,在桃树种植过程中,必须加强果实管理,以节省树体养分,减少无效消耗,防止病虫危害,改善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商品性,达到果品产量、质量、效益同时提高的目的。1疏果1.1疏果时期从节省树体养分的角度出发,疏果的时间本应越早越好,但生产实际中,影响坐果和产量的因素很多,为了确保产量不受损失,不能单纯考虑越早越好,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桃园规模确定疏果时期。庆丰、早凤等坐果率高的品种及早熟品种、大果型品种应早疏,坐果率低的品种或花期遇雨、低温,应晚疏。早疏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用2 a时间,以不同来源桃种质果肉为试材,研究其与果实糖酸含量关系。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山梨糖醇、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在黄肉桃和白肉桃之间无显著差异,黄肉桃苹果酸、柠檬酸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白肉桃,黄肉桃奎宁酸和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白肉桃,2003年黄肉桃果糖含量显著高于白肉桃,2004年果糖在黄肉桃和白肉桃之间无显著差异。欧美种质与亚洲种质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差异与黄肉桃和白肉桃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差异2 a中均一致。  相似文献   

16.
桃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脂氧合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吴敏  陈昆松  张上隆 《园艺学报》1999,26(4):227-231
以‘玉露’和‘仓方早生’桃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成熟衰老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玉露桃果实在20℃下贮藏,后熟软化进程很快,采后1~5d,硬度由(14.93±1.00)kg/cm2降至(5.11±0.85)kg/cm2,随后变化平缓,表现为采后初期硬度快速下降期和后期缓慢下降期两个阶段,但仓方早生桃果实的软化类型不同于玉露;两品种果实均具有典型的乙烯跃变过程,LOX活性峰先于乙烯释放峰出现2~3d。5℃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LOX活性及乙烯的生成,有效地减缓软化;经低温贮藏16d后的玉露桃果实,置于20℃仍能正常后熟软化,且不影响其品质。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桃果发生黑斑较为普遍 ,严重的桃园减产 5 0 %~ 6 0 % ,造成损失比较严重。通过观察 ,桃果实发生黑斑是由于黑星病和炭疽病侵害所造成的。1 桃黑星病 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 ,此后逐渐扩大为 2~ 3mm的褐色病斑 ,稍凹陷 ,严重时数块小斑汇成不规则的大斑 ,当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呈紫黑色。由于病斑果皮停止发育 ,而果肉仍然生长 ,所以出现龟裂 ,病部木栓化 ,空气湿度大时 ,病部生长出黑霉。此病从侵入到发病 ,潜育期在果实上为 4 0~ 70天。唐山市桃产区 ,果实发病期从 6月开始 ,7— 8月份发病最多 ,凡是春季和初夏多…  相似文献   

18.
桃果实管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管理是果树管理的核心 ,我国传统的重树体、轻果实、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强调结果年限长的管理模式已难适应市场国际化的要求。为此 ,我们总结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 ,从授粉、疏花 (蕾 )、疏果、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等方面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桃果实管理技术。1 授粉目前我国桃树的授粉技术以配置授粉树为主 ,人工授粉在生产上很少应用 ,相对制约了桃商品果率的提高。1 .1 授粉树配置技术 对自花结实的桃品种 ,异花授粉可提高坐果率 ,而且花粉有直感现象 ,合理的组合还可提高果实品质。一般应配置 1~ 2个授粉品种 ,数量控制在 1 0 %~ …  相似文献   

19.
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并分析了各激素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肉和种子中IAA含量分别在花后50 d和20 d出现高峰;GA3含量分别在花后20 d和60 d达到峰值;ZT含量的高峰则在花后40 d,而ABA含量分别在花后80 d和90 d最高,随后均呈逐渐下降.IAA/ABA、GA3/ABA和ZT/ABA比值对果实的细胞分裂与膨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短时升温对桃果实贮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