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及三七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域随机采集51个3年生三七及栽培土壤样品,对三七块根及土壤中铅(Pb)、镉(Cd)、砷(As)、铜(Cu)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三七块根、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其中以Cd、As、Cu 3种重金属超标最为严重,样品超标率分别为62. 7%、35. 3%、64. 7%。(2)文山、红河、昆明、曲靖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 27、1. 31、1. 76、2. 16,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表现为曲靖昆明红河文山。(3)三七块根重金属累积量与土壤重金属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以铅、砷较为明显;三七叶片铅累积量与土壤铅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而镉、砷、铜3种重金属拟合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施用改良剂对重金属铅、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栽培和丝瓜栽培两种作物栽培模式下施用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铅、镉的影响,为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栽培(R)和丝瓜栽培(V)两种作物栽培模式下,分别设不施改良剂(CK)、施用活性炭(AC)和石灰(L)等3个处理,共6个处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改良剂因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铅、镉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在作物可食用部分中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水稻栽培模式相比,丝瓜栽培模式的土壤pH较高,有机质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较低;施用改良剂能促使土壤pH显著增加(P<0.05).丝瓜栽培模式下,活性炭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和有效态镉的含量,石灰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镉相比,铅在水稻和丝瓜可食用部分中含量较低,改良剂对降低作物铅的效果不明显;活性炭增加水稻可食用部分镉含量,石灰降低水稻可食用部分的镉含量.[结论]选择适宜种植作物并兼施土壤改良剂可有效降低重金属铅和镉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改良剂对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小青菜镉、铅含量的效果。【方法】以小青菜品种"塌地乌"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沸石、骨粉、FeS2、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煤灰及其两两组合)处理,测定重度镉(40mg/kg)、铅(1 200mg/kg)污染土壤中小青菜生物量、镉和铅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及土壤pH值,分析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小青菜中镉铅含量的降低效果。【结果】施入改良剂后,小青菜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沸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下的生物量最大,与未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增产51.1%(P<0.05)。小青菜地上部镉含量降幅最大的为石灰+沸石处理;地上部铅含量降幅最大的为沸石+骨粉处理。小青菜中镉的转运系数大于铅,表明镉比铅更容易迁移到小青菜地上部分。施入改良剂后,土壤pH值显著升高,且以沸石+骨粉处理下的pH值最大。【结论】施用改良剂后,小青菜中镉和铅的含量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城市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的富集与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现场采样.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内蒙古城市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评价表明,内蒙古城市菜地砷、铅含量降低;镉、汞超过背最值,但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4、6、7号地区存在汞的警戒级风险。叶菜类砷、果菜类和根莱类铅远超过无公害蔬菜限量标准。相关分析表明,蔬菜中汞、砷主要来源于土壤,铅既有土壤源也有外来污染。不同类别蔬菜的重金属富集顺序:叶菜类镉〉汞〉砷〉铅.果菜类镉〉汞〉铅〉砷,根菜类品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生石灰为材料,调节稻田土壤p H值,研究其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及稻米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撒石灰的对照大田相比,施用石灰后,土壤p H值上升0.22个单位,土壤汞、砷、镉、铬、铅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水稻籽粒中汞、砷、镉、铬、铅含量亦降低,且对水稻产量无不利影响。表明施用生石灰可有效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积累,更好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研究蒲公英种植茬数对土壤重金属镉、铅、铜、汞、砷的影响,可以为蒲公英作为植物修复土壤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采集不同茬数的植株样品5次,分别检测粗根、细根、叶、花部位的5种重金属含量;土壤样品6次,1次为种植前土壤的检测,5次是采集植株时同时采集土壤进行5种重金属的检测。选取蒲公英1a生长周期的前、中、后3茬土壤进行重金属数据分析,每茬土壤设置3次重复;分析5种重金属在植株中分布规律及随种植茬数增加土壤中5种重金属变化规律。蒲公英各部位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存在差异,镉在叶中分布较高并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铜、砷主要分布在细根部,汞主要分布在叶的部位,铅主要分布在根部。通过检测数据表明,蒲公英对土壤镉、铜有富集作用,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铅、镉、铜、砷元素的含量,并且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蒲公英对土壤汞含量降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平邑县不同区域道地药材金银花及其不同组织和生长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方法]以山东省平邑县不同生长区域的金银花及其生长土壤为样品,先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砷、铜、汞、镉、铅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药典规定的5种重金属砷、铜、汞、镉、铅元素在金银花药材中的含量均未超出我国对中药材中重金属残留量规定的检测限;对土壤、药材根、茎、叶、花中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显示,土壤中的金属元素未影响该地区生产的药材质量。[结论]研究可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农艺调控措施组合对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能同时适应水作和旱作两种栽培方式的蕹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人为添加铅镉复合污染情况下,不同栽培方式和施用改良剂(石灰或生物炭)的农艺调控措施组合对蕹菜中铅镉累积规律的影响差异,并从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化特征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旱作和水作两种栽培方式下,蕹菜中重金属累积及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水作条件下施用石灰比旱作能更有效地降低土壤铅镉有效态含量,而水作条件下施用石灰和生物炭均能在提高蕹菜产量的情况下降低蕹菜中铅镉含量,且施用6 g·kg~(-1)生物炭的效果最优。总的来说,与旱作模式相比,水作条件下施用改良剂往往对蕹菜-土壤系统中铅镉累积特性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采样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化学调控。调查表明,重庆市蔬菜重金属总体上尚未达到污染水平,但其污染危险有随时间推延而升高的趋势。叶菜类蔬菜除砷外,镉、汞、铅等进入临界级。蔬菜中的镉、砷主要来自于土壤,汞、铅则来自于大气。不同类型蔬菜的富集能力为叶菜类>茄果类>豆类>块茎类>瓜类,不同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镉>汞>铅>砷。盆栽试验表明,在高污染背景条件下,添加石灰、腐植酸、硫化钠、亚硒酸钠都能够抑制土壤汞、镉进入蔬菜,但选用腐植酸既能增产,又能降低蔬菜汞、镉含量。汞镉在莴笋各器官的分配仅与重金属元素有关,而添加的化学物质及其添加量无关,汞主要积累于根部,镉则积累于可食茎叶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按无公害水稻产地环境要求,对该区103个水稻土样品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耕层全砷、铅、铬、镉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23.7、88.9、0.18和0.22 mg.kg-1;被测定的土壤未受到砷和铅的污染,有94个点(占总样点数的91.3%)符合无公害水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有9个点(占总样点数的8.7%)受到镉和汞的污染。提出了加强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农田施用石灰、增施磷肥和有机肥及选用抗逆性强的水稻良种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芥蓝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及盆栽试验方法,对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及芥蓝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用生物有机肥使惠州菜园土的Hg、Cu、Zn、Cd、Cr含量和南海菜园土的As、Zn含量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较小。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除了广东南海菜园土由于其本底含Cd量较高而使其含Cd量只能达到三级水平之外,其他指标都达到一级或二级的水平,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不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除对在广东惠州菜园土上生长的芥蓝的Cr、Cd含量有少量提高外,对其Pb、N i、Zn、Cu含量以及在广东南海菜园土上生长的芥蓝的Cr、Cd、Pb、N i、Zn、Cu含量均有减低作用;并且,对照无公害蔬菜质量指标(广东省地方标准),所有的生物有机肥处理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其影响要素,制定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技术和策略。【方法】系统采集了吉林省四平市部分区域内设施菜地、露天菜地、大田玉米地及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148个样品,分析了其Cr、Ni、Cu、As、Cd、Pb、Zn等重金属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结果】在研究区域内,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中Cr、Ni、Cu、As、Cd、Zn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平均含量顺序均为:设施菜地露天菜地大田林地,但对Pb含量的影响不显著。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设施菜地中Cr、Ni、Cu、As、Cd、Zn的累积最多,其次是露天菜地、大田玉米地,林地未出现累积。研究的7种重金属元素中以Cd的累积较严重,其次是Cu。其中设施菜地的Cd含量平均达0.467mg·kg-1,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II级标准(0.3mg·kg-1,6.5pH7.5),也相当于自然状态下林地Cd含量平均值的5.2倍;但4种利用类型中其它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国家II级标准。分析认为,与土地利用年限相比,农用化学品、特别是肥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导致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对Cr、Ni、Cu、As、Cd、Zn的累积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设施菜地累积较显著,避免重金属含量较高化肥、有机肥和农药的施用是防止土壤重金属累积、促进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某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方法]采用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广西某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中Cd、Pb、Zn、Hg的存在形态分布,分析各存在形态的相关性与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研究区土壤Cd主要以可交换态为主,Pb以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Zn以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Hg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重金属Cd、Pb、Zn的可交换态均与相应的总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而Hg的可交换态与其总量不相关;Cd的可交换态与碳酸盐态存在极显著相关,Pb的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之间相关性较好,Zn的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之间显著相关;Hg的各存在形态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大小依次为Cd、Pb、Zn、Hg。[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开展矿区土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煤矸石风化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贵州水城矿务局周围煤矸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形成的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u有明显积累,积累强度顺序为Cu>Cd>Zn>Pb,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含量较低,多以铁锰氧化物和残渣态存在,受雨季影响,形态分布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植物可利用性高,实验植物吸收的重金属特别是Zn、Cd的量均已远远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the different land use soils, which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on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148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land use patterns including greenhouse field, uncovered vegetable field, maize field, and forest field in Siping area of Jilin Province, China, and Cr, Ni, Cu, As, Cd, Pb, and Zn contents of thos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with ICP and ICP-Mas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rather large difference in effect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Cr, Ni, Cu, As, Cd, and Zn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except Pb.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which compared with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soil, the higher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was found in greenhouse and uncovered vegetable field, much less in maize field and forest field. The mean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from high to low were arranged in order of greenhouse field, uncovered vegetable field, maize field, and forest field. Cd and Cu had relatively serious accumulation in soils compared to Cr, Ni, As, and Zn. The mean content of Cd in greenhouse field was 0.467 mg kg-x,which exceeded the grade II of the Chinese Soil Quality Criterion GB15618-1995 (6.5 〈pH〈7.5) for Cd standard of 0.3 mg kg^-1, while it was 5.2 times of Cd standard in the forest fields. The mean contents ofCr, Ni, Cu, As, Pb, and Zn in soils unde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were lower than the grade II of the Chinese Soil Quality Criterion. Compared with the soil cultivated years,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mpounds and manures application, especially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pplied fertilizer wa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leading to different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under the studied land use patterns.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such as Cr, Ni, Cu, As, Cd, and Zn in soil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and use patterns, among them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greenhouse soils was higher than oth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s with high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should be avoided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 and keep high quality soils for sustainable use.  相似文献   

16.
陕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靖边县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Cu、Zn、As、Cd、Pb、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来源,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各重金属元素变异性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u、Zn、As、Pb两两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子分子显示,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研究区附近石油开采活动、交通运输、无机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工业和居民燃煤等;生态危害评价显示,研究区土壤中仅有Cd元素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他Cr、Cu、Zn、As、Pb、Hg 6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含量分析测定,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平均含量为22.5、0.247、63.2、0.040mg/kg,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0.64,皖北地区菜地土壤整体环境质量良好,少数蔬菜种植时间较长的日光温室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镉和汞。菜地土壤镉和汞的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菜地种植时间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常熟市)部分企业周围农田土壤中(Cr、Cu、Zn、Pb、As、Hg和Cd)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耕层土壤(0 ̄20cm)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亚耕层(20 ̄40cm),说明在耕层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富集趋势。总体上看,常熟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是西南部较东北部高。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调查区域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Hg>Cu>Cd>Zn>Pb>As>Cr。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可以看出,综合污染指数为0.93,属警戒等级,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尚清洁。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17个花椒林地中采集土壤样,采用电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线相关分析,确定陕西主要花椒栽培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安全性。结果表明,Pb、Hg、Cr、As、Cu含量均低于国标中的风险筛选值,仅来自凤县石铺村土壤样的Cd含量大于国标中的最大风险管控值,这可能与Cd污染有关;在中、高Pb、Hg、Cr、As及高Cu含量土壤组中,其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土壤的背景值;土壤中Pb-Cd、Pb-Hg、Cr-As、Cr-Cu、As-Cu的含量存在正相关趋势,而Hg-As则有负相关趋势,因而低Pb、低Hg、高Cr及高Cu含量的土壤样所占比例较高。综上表明,土壤中Pb、Cd、Hg、Cr、As、Cu的含量水平存在较弱的关联性,陕西花椒林地土壤中Pb、Hg、Cr、As、Cu含量在国标中的安全范围内,1个土壤样中的Cd含量达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易桂花  彭培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4-10745
[目的]为川芎的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彭州道地中药材川芎种植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川芎根茎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Hg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Cr、As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川芎根茎中Cd、Hg元素含量超出GAP药用植物标准;Cd出现低背景高富集,Hg出现高背景高富集。川芎根茎中的Hg、Pb、Cr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Hg、Pb、Cr元素含量相关关系显著,Cd、As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d、As元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川芎根茎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呈现出Cd>Hg>Pb>As>Cr的变化趋势。[结论]川芎的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Cd、Hg、Pb元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