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尽管我国铁路运力相当紧张,但成品油的运输仍主要靠铁路,这样不但损耗大、成本高、而且占用双向运输能力。而管道运输具有占地少、连续性强、投资省、损耗少、自动化水平高、便于操作管理等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是理想的运输方式。这一点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至今我国尚无一条商业性的成品油长输管道,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没有一个常设领导机构,统一负责成品油管道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组织开展必要的调研论证与新技术的开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成品油管道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专题研究,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北方炼厂炼油能力与运输、消费市场的矛盾突出,东北、西北地区每年约有2000×10~4t的成品油亟待外运,较大地制约着原油及石油化工的生产,东北、西北地区成品油管道建设势在必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已决定进行大规模成品油长输管道建设,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负责东北、西北两条成品油管道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氨是一种高效的储氢介质,在“无碳未来”愿景下,其有望成为未来化石燃料替代品。鉴于氨相对稳定的液态储运形式,利用在役成品油管道构建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对绿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介绍了中国绿氨产能分布情况、各运输方式的优劣性及在役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的潜力;从输送介质特性、长输管道系统结构、管材与设备、管输工艺、水力计算方式、运行压力与流速安全共6个方面进行了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系统适应性分析;考虑了绿氨与成品油运输环节的耦合特征,并就“西氨东送”“北氨南运”的供需格局提供了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规划设想。【结果】随着绿氨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管道成为首选的长距离运输方式,加之在役成品油管道输送负荷率不足,在经济效益的推动下,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极具潜力;理论层面上,成品油管道与已有液氨长输管道系统相似性高,部分特殊需求可通过工艺或设备改造满足,在制定合理的压力、流速控制策略前提下,在役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的系统适应性整体较强,应进一步采取实验手段验证其可行性。基于此,对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规划、多种运输方式协同优化、液氨管输运行边界落实及管输批次优化4个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张艳彩  李珍  李绍文 《油气储运》2011,30(7):550-552,472
总结了目前成品油管道工程经济评价存在的3个问题:管道输送损耗指标与实际成品油管输损耗率不一致;只将管道输送运费与建设方提供的现行运输方式下的运费进行对比,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未考虑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而这种概率与项目的风险程度密切相关。结合工程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成品油管道经济评价应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预测效益,提出了完善成品油管道项目经济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成品油管道运行模拟软件制定分输调度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了成品油管道系统可能涉及的因素,编制了成品油管道运行模拟软件,根据制定分输计划时的一些原则,给出了分输计划的制定步骤。以兰成渝管道为例,介绍了该软件的性能,利用该软件可以协助管道经营者对成品油管道进行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品油管道存在管道互联互通性差、区域油品不平衡、管道负荷率偏低及部分区域输送瓶颈等问题,亟需推动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促进成品油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美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现状,并对其管道公司制订的准入条件、信息交流、服务模式、管输费率、运输能力分配以及混油处理等准入规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推动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有利于促进能源体制改革、保障成品油供应安全以及提高成品油管道系统负荷率。借鉴美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经验,结合中国成品油输送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中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方案的构想:①加快成品油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为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奠定基础;②规范和完善成品油管输定价体系,维护成品油运输市场的秩序;③在有“剩余能力”基础上开放管道,社会各界行使监督权;④保障管道公司经营话语权,分步推动成品油管道独立;⑤规范成品油管道公司的开放条款,无歧视性对待各类用户。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成品油管道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适应、建设和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对我国成品油管道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压力等级高、设备先进、自动化水平高、输送油品种类少、管理相对粗放、运行管理高度集中。指出了存在的几个问题:不能准确检测批次界面,检测仪表缺乏校准,混油处理能力不足,规模不合适,工艺流程复杂,界面跟踪误差大,水击保护不恰当。针对管道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推行“分储分输”模式,配备掺混设施,控制新建管道规模,开发通用界面跟踪技术,开展成品油管道精确化管理技术研究。(图3,参14)  相似文献   

8.
邓松圣  蒲家宁 《油气储运》1997,16(2):7-8,11
成品油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油品温度升高的问题,当输送介质为轻质油品且输量增大时,温升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油品发生损耗,油品质量降低,污染环境及管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等。这是在成品油管道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仕章  蒲家宁 《油气储运》2002,21(10):22-27
在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过程中,随着混油段的移动,管内输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某时刻管道的输量将由各站间供能(开泵方案),耗能(沿程阻力)以及高程决定,使用优化模型,研究了以寻求最大输量为目标的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问题,给出了计算实例,旨在获得运量多,混油少以及能耗低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管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梁翕章 《油气储运》1995,14(4):8-11
分别论述了原油管道与成品油管道特点,说明这两种管道有很大的差异,若将原油管道的经验用于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和管理,会导致误区。原油管道的特点有(1)输送的原油不是最科产品,(2)与油田紧密相连管道输量与油田产量同步,(3)服务对象是炼油转运站,运行管理比较简单,成品油管道是在原油管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有(1)送的成品油是最终产品,(2)必须采用顺序输送(3)服务对象是油品销售市场,(4)输的油  相似文献   

11.
杨承汉 《油气储运》1994,13(2):8-11
多年来我国成品油管的管道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越来越不能适应石油工业及油品运输 销发展的要求,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势发,认识成品油管道建设的迫切性,分析成品油管道难以发展的原因,根据我国成品油管具有“运输-销售“型、油流集中在铁路运输、“一省一厂“的炼油布局特征,支录觅成品油管道建设发展的途径,并对发展途径进行了广角度的分析与探讨,还对有关成品油管道建设经营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还处在比较年轻的时期。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管道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十年,全国先后建成长输原油管道38条,总长约7000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油气管道102条总长约11500公里。其中:原油管道41条,约7500公里,天然气管道46条,约2500公里,成品油管道15条,约1500公里。这些管道承担了全国70%左右的原油运输量和100%的天然气运输量,成品油的管道运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成品油管道建设正向着大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油品从炼厂到管道终端市场需要经过多个中转环节,管输油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借鉴国外成熟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管理经验和技术。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是世界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典型代表,通过介绍该管道在油品进线前、管输过程中、储罐存储中的质量控制做法以及出现不合格油品后的处理方法,针对中国成品油管道设计、运行管理现状,提出在管道设计时要切实做到与市场需求接轨,罐区采用小容量多油罐设计,选用短行程时间阀门;管道生产管理中应制定进线油品质量标准,死油管段应进行冲洗,管道产生的混油处理需要多方参与;科学研究中应重视管输油品质量衰减,扩展管输油品研究覆盖面等一系列建议,以弥补中国在成品油管输油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条成品油管道停输后出现管道压力降低的现象,讨论了油品温度和管道所处地形对停输管道压力的影响,同时结合西部成品油管道的现场数据展开分析.建立了考虑地形因素影响的成品油管道停输阶段温度压降计算模型,模拟了成品油管道停输阶段因打孔盗油和泄漏导致的管道压力变化,并与管道停输的温度压降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分析计算结果,制定了西部成品油管道的停输保压方案.  相似文献   

15.
港枣成品油管道在实施计划停输期间,频繁出现管内压力大幅下降的问题。采用常温密闭输送工艺的长输成品油管道,管输油品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体积可压缩性和膨胀性,因此,在工艺计算中不应忽略温度对管输运行参数的影响。基于港枣成品油管道的相关数据,计算了温度对管内油品体积和管道压力的影响程度。分析认为:油品温度的降低是港枣成品油管道停输后管内压力出现平滑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2):19-22
介绍了南输成品油管道的实际情况,针对管道的最大输能力及最佳经济输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成品油管道的水击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权  刘凯 《油气储运》2006,25(12):61-63
分析了长输成品油管道水击的形成过程、水击特点及其危害.为保证成品油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水击波拦截、自动泄压保护、自动调节保护、顺序停泵保护及加强成品油管道运行管理等防止水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曾多礼 《油气储运》2001,20(10):54-56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为例,分析了输送距离,油品的剪切速度,中间泵站,翻越点、停输和落差6种因素对成品油管道混油产生的影响,指出把性能相近的两种油品,按轻质油品在前,重质油品在后的顺序进行输送,采用球阀切换油品;简化泵站工艺流程,严格控制翻越点后各泵站的进站压力和避免停输等一系列方法对减少混油效果显著,介绍了处理混油的工艺流程和掺混比例。强调指出,油顶油的直接输送方式经格拉成品油管道实践证明简单易行,推荐在我国成品油顺序输送中采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型成品油减阻剂区别于原油减阻剂的技术要求、制备方法、试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现场应用试验.利用简便安全的本体聚合工艺方法和常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的成品油减阻剂,减阻性能优越,研制的样品不会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在内的多种成品油的各项国家强制规定的技术指标造成不良影响.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现场应用试验表明,新型成品油减阻剂不但可为兰成渝管道未来增输提供一种灵活高效的技术手段,而且对我国其它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剂实现增输降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型成品油减阻剂区别于原油减阻剂的技术要求、制备方法、试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现场应用试验。利用简便安全的本体聚合工艺方法和常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的成品油减阻剂,减阻性能优越,研制的样品不会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在内的多种成品油的各项国家强制规定的技术指标造成不良影响。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现场应用试验表明,新型成品油减阻剂不但可为兰成渝管道未来增输提供一种灵活高效的技术手段,而且对我国其它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剂实现增输降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