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鹿的种用年限与生产利用年限不同,种用年限要明显短于生产利用年限.梅花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0~12年,马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2~15年.梅花鹿和马鹿种公鹿的种用年限都明显短于种母鹿,而梅花鹿种公、母鹿的种用年限又短于马鹿,其中人工授精种公鹿的种用年限已反映出短于本交种公鹿.作者曾经统计分析过长白山梅花鹿和清原马鹿等品系、品种的种用年限.其中,人工授精的长白山梅花鹿种公鹿群平均种用年限达2.2年,而其本交种公鹿最高配种年龄达10锯.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研究认为,梅花鹿和马鹿杂交后代都是可育的,但是近几年,在梅花鹿和马鹿杂交利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杂交公鹿配种正常,但所配全群母鹿空怀的现象,这样的公鹿人工采出的精液中通常没有精子。本研究采用细针穿刺睾丸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吉林省和辽宁省部分养殖场的梅花鹿和马鹿(正交和反交)杂交后代的成年公鹿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一些雄性花马杂交鹿睾丸表现生精障碍,这些公鹿精子的发生被阻断在不同发育阶段。同时,观测梅花鹿和马鹿杂交雄性后代不育个体和可育个体的睾丸体积,没有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部分省区鹿布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鹿场饲养的梅花鹿、马鹿群中普遍存在鹿布氏杆菌病,母鹿阳性率明显高于公鹿,梅花鹿阳性率分别为10.06%、4.77%;马鹿阳性率分别为4.90%、11.15%。  相似文献   

4.
公鹿的配种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马鹿的配种期较梅花鹿早10-15天。此期,公鹿性欲冲动强烈,食欲急剧下降,争偶顶撞严重,能量消耗大。据测定,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成年公鹿在配种期的体重平均下降18.12%,参加配种的种公鹿每天配4只母鹿,半月内其体重可下降20%左右。因此期不是所有的公鹿都参加配种,所以,对种用公鹿和非种用公鹿应在饲养管理上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新宾县种鹿繁育改良基地位于辽宁省新宾县南杂木镇。2006年建场,2011年初梅花鹿存栏400余只,公母各半。2011年夏收茸结束后,将生产公鹿(鹿茸平均售价7 000元/只)200余只全部卖掉后,从辽宁省盘锦佳禾鹿场(场长朱国仁)进种母鹿近200只。现有可繁殖母鹿400余只,种公鹿(为一级、特级、超特级)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其鹿血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补血、抗疲劳和抗氧化等作用。本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只东北梅花鹿血液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为梅花鹿的饲养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4只东北梅花鹿血液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公鹿和母鹿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公鹿的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等生理指标均略高于母鹿。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人工授精配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花鹿公鹿在全麻(半麻)状态下,实行电刺激采精,采用两种稀释液配方稀释精液,在超低温下细管冻精,对精液品质标准检测;梅花鹿母鹿的短期优饲促情与发情鉴定,进行梅花鹿人工输精设备、方法,部位和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电刺激采精成功率100%(124/124);筛选出两种梅花鹿冷冻稀释液配方用于细管冻精试验,成功主96.58%;母鹿发情鉴定采用公鹿试情方法揭发率90%以上。母鹿最佳输精时间为在试情公鹿爬跨母鹿,母鹿站立不动之后8-12h;应用直肠把握和圆开膣器输精,将细管冻精输入到过子宫颈口2-3个皱褶,其受胎率达78.13%。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自1956年开始从事梅花鹿、马鹿的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是集梅花鹿、马鹿种源保护、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2006年农业部批复我所成立农业部长白山野生生物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  相似文献   

9.
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改善和提高鹿群品质,培育鹿品种的关键技术.近两年在我团鹿场开展了马鹿的人工授精工作,怀胎率达80%,现将其技术报道如下. 1 授精母鹿的组群饲养 在8月底仔鹿断乳后,母鹿要及时组群,每群以15只为佳;同时要饲喂全价精料(根据情况每只每日2kg左右),并多喂多汁饲草,以增膘催情. 2 公鹿试情 2.1 试情公鹿的挑选及饲养 试情公鹿的挑选尤为重要,它是准确鉴定母鹿发情,防止漏掉发情母鹿的先决条件.试情公鹿最好选择3~6周岁,且发育良好,性欲强、胆小易拨的公鹿.在8月中旬以前选定,多选几只备用.选定后单圈专人饲喂,配以全价精料,并适量多一点,同时多喂多汁饲草,以提高其膘情和性欲.1只公鹿可以试2~3群母鹿,并且固定这几群母鹿,不要轻易调换.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遍布全国,哪里都可以买到.不过最好到其产地吉林来买,吉林有国有鹿场80多家,千只以上鹿场几十家,他们经过多年选育鹿群质量比较高.最好请专家(行家)帮助买,免得受骗上当.鹿的行情是:梅花鹿生产公鹿4000-5000元/只,种公鹿15000-25000元/只,母鹿3500-4500元/只,仔鹿4000-5500元/对.  相似文献   

11.
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三团一鹿场始建于1985年3月,现有765头鹿,其中母鹿320头、公鹿445头,各个年龄层次的公、母鹿都有。1999年以前,成年公鹿鲜茸产量一直徘徊在6.7—7.2kg。1999年,一鹿场在对马鹿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基础上,加强了对公鹿的饲养管理,到2008年已有5岁以上高产茸公鹿135头,最高鲜茸单产达20.3kg,  相似文献   

12.
东北梅花鹿血液某些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梅花鹿血液化学成分的分析,目前尚未见系统资料。本试验测定了东北梅花鹿母鹿、仔鹿(包括初生仔鹿和一月龄仔鹿)、公鹿(包括生茸鹿和非生茸鹿),血清总蛋白、蛋白分类、谷草转氨酶(sGPT)和谷丙转氨酶(sGOT)、全血非蛋白氮(NPN)、血糖、血清总脂、CO_2结合力、Ca、P、Mg、K、Na等13项生化指标,并通过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进行了比较。其中血清总蛋白和SGOT的含量是公鹿>母鹿>1月龄仔鹿>初生仔鹿;γ球蛋白、NPN、血清总脂的含量是公鹿>母鹿>仔鹿。其差异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数据表明梅花鹿血液上述生化指标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公鹿高于母鹿说明公鹿基础代谢较母鹿、仔鹿旺盛。 生茸鹿和非生茸鹿相比,血液总蛋白和sGOT的均数差异极显著,生茸鹿高于非生茸;鹿,表明生茸鹿体内蛋白质合成多、代谢旺盛。血钙生茸鹿又显著低于非生茸鹿。因此,在鹿生茸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含Ca、P多的矿物质饲料是提高鹿茸生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家养的梅花鹿与马鹿的杂交繁育,自1958年起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茸鹿试验场采取了不同于先前F1代间横交的新技术路线。1986年首先用人工培育品种双阳梅花鹿的特级种公鹿冻  相似文献   

14.
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选育的第4个世代2119只1 ̄15锯公鹿和869只可繁殖母鹿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选育公鹿头茬鲜茸和成品茸平均单产分别达4.562kg和1.814kg,畸型茸率占6.8%,锯四杈茸率占68.5%,选育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81.13%,茸料比3.023;生产利用年限15年。  相似文献   

15.
新疆马鹿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高效经济动物。为提高马鹿的饲养效益,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鹿的生活习性马鹿的生活习性有5大特点:(1)白天活动,母鹿3~5头成群,公鹿平时独居,繁殖季节也和母鹿群居  相似文献   

16.
家养梅花鹿和马鹿是常年以粗饲料为主的珍贵茸用鹿,而在公鹿生茸期和母鹿繁殖期则以精饲料的营养为主。由于今年精饲料价格猛涨,而主产品鹿茸价位仍然很低,经大批杀鹿,仅剩下更为优良的鹿群。许多养殖户降低了鹿的日粮饲喂量及其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类饲料量过低,造成鹿茸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如何进行鹿的科学饲养管理,从细节方面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山马鹿体大、耐粗饲、适应性和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结合圈养的方式,在选育期除采用一般性饲养技术外,还采用以下主要的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可获得良好饲养效益. 1 合理分区分群 按鹿的生产和生理特点,分成公鹿区(包括"退役”种公鹿圈、种公鹿圈、预备种公鹿圈和各龄生产公鹿圈,安排在上风向,目的在于减少公鹿在配种期嗅到异性的气味而角斗);母鹿区(包括育成群各年龄圈和生产群各圈,安排在下风向).公、母鹿区用幼鹿群和空闲圈隔开,拉大距离,以便实施不同的饲料配方、饲料量及其它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丁雷 《农村科技》2007,(8):83-83
察布查尔县天山马鹿的驯养多为庭院圈养,在有限的庭院空间用一根铁链栓养,由于公鹿性情暴躁,长期铁链栓养,活动范围小,使公鹿的趾发生弯曲,俗称爬行蹄,在发情期易造成磨损破裂,又不易被发现,导致感染死亡。小面积圈养母鹿怀胎率高,但活动空间小,母鹿难产多,仔鹿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樊驹 《农村科技》2005,(3):26-27
近十几年,我国人工育成了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两个品种,一个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育成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一个塔里木马鹿品种;杂交繁育了东天杂交和花马杂交等杂交鹿。这些鹿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这些鹿种,尤其购买其中的特级、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且神经类型为安静型、茸型呈眉枝(马鹿为双门桩)、遗传呈现显性的,则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春、夏、秋季节,新疆农二师三十四团有3个鹿场饲养的4135头塔里木马鹿体表普遍寄生硬蜱,造成鹿场相当一部分马鹿体质瘦弱,食欲不振,膘情较差,公鹿产茸、母鹿产仔都受到影响,给鹿场带来很大损失。针对这一情况,2006年我们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下面将我们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