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发展再生稻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杂交水稻的问世,特别是随着汕优63等一批具强再生力的杂交中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掀开了水稻再生利用的新篇章。再生稻以其"两省两增一提高"(省工省种、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的突出特点而深受农户欢迎。1986~2009年  相似文献   

2.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展,并比较了中国水稻数据中心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差异。笔者认为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同,但两系三系杂交水稻不存在优劣之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加强三系两系亲本改良,聚合更多的优良基因,有更强的配合力;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提高三系两系亲本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是用三系配组、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其中三系杂交籼稻、三系杂交粳稻在我镇推广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1976年开始引种杂交籼稻“二九南一号”、“汕优3号”等良种,亩产在500~550kg,产量确实高于当时双季稻.但因制种烦杂、风险较大,米质又一般、加之白叶枯病一年比一年严重等问题,仅风行4~5年后,农户就自然淘汰不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在粮食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但由于杂交水稻是利用品种间、亚种间、远缘间杂种优势育成 ,在栽培上常因杂种自身的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 ,管理措施等原因造成杂交水稻空秕率高 ,解决好造成杂交水稻空秕率高的问题 ,对水稻增产是一种潜力。一、影响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因素1.杂交组合不育系和不育性能对后代产生影响 ,加上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强 ,致使花药开裂散粉迟缓 ,柱头接受不到花粉 ,造成杂交水稻空秕率高。2.由于库、源失调 ,植株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保证颖花总容量的需求 ,从而造成空秕率增高 ,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杂交育种被用于改善农作物,但是当两种亚洲主要水稻品种杂交时,经常产生一种更强壮但是不育的杂交品种。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研究组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基因——他们将其命名为S5——造成了籼稻和粳稻这两种主要水稻品系的杂交品种不育。S5基因具有两种稍有不同的形式,籼稻和粳稻各有一种,使水稻健康而可育,但是当来自这两种水稻的这种基因通过杂交培育结合到一起之后,它们的后代是高度不育的。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研究成功、特别是1976年大面积应用获得巨大效益以来,已倾倒欧美,轰动了世界。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竞相开展杂交水稻的试种、研究和应用,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一、现状目前杂交水稻在世界的发展大体分3种情况:一是正在试种和研究的国家,像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已准备引种;二是已经试种示范成功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埃及、斯里兰卡、泰国等;三是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国家,有越南、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缅甸、美国等,目前它们共种植杂交水稻约70万hm2,一般较当地常规稻增产20%~50…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史,先后取得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选育的成功。目前进行的超级杂交稻研究也已见到了希望的曙光,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确保了我国粮食生产不断登上新台阶,同时促进了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两系示杂交水稻的突破则促进了我国“一优两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的实现,同时丰富了水稻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可以预见,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将使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论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杂交水稻育种是发展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是决定其选育成效的关键。笔者近年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交流,就杂交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回顾。探讨杂交水稻育种方向的确定方法和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盈利需求,必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性状选择要做到"全优、中庸、和谐",即双亲遗传距离适当,绝大部分性状的选择只选中间类型的,且所选性状要求达到与人和谐、与环境和谐以及性状之间相互和谐;高度重视亲本优良性状选择和杂交种性状全优;突出早发性、理想株形、抗倒性、高结实性、后期强功能性、稻米低垩白粒率等性状选择;必须人为创造或利用自然条件对一些重要性状进行增压选择;少种植育种材料和测交F1,多安排品比组合;特别重视品比试验的质量和准确性;注重品种审定规则及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亚、非、美洲等国家推广的情况与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了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技术出口、种子引进、人才培养、推广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品种培养、消除技术出口壁垒、专业人才培训和国际推广体系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爱国  张志庆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5):37-37,27,2
本文对大量的杂交水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山区的气候、土壤、水利等条件提出了山区杂交水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标准、措施;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播种期的确定、有害生物的控制、合理施肥的规程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间杂交组合和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技术体系和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由于人口、经济、气候、耕作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发展的背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杂交水稻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出了今后杂交水稻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将紫苏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和水稻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紫苏-水稻杂交植株;与对照水稻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对紫苏-水稻杂交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10月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与在生产中已初步得到普及的组合共26个,以汕优63做对照,结合品种比较试验对其品质表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新组合与原有组合相比,在粒型的长/宽比、整精米率和综合食味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表明我国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方面基本没有多少改进,它们将直接影响杂交水稻优势化的整体水平;少数组合还存在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的问题。综合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品质与商品性进行考虑,初步认为新组合取代汕优63成为新一代当家组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毛润静 《吉林农业》2011,(3):168-169
推广应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对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超级杂交水稻广泛推广,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并进一步探索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文章对超级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的播种期、移栽秧龄、移栽密度和施肥方法等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中浙优1号因种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归纳出超级杂交水稻"提炼秧苗、强化茎秆、均衡单穗、主攻粒重"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为水稻超高产栽培攻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杂交水稻成功经验对杂交小麦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回顾了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历程 ,重温了其育种经验 ,分析了杂交小麦研究落后于杂交水稻的原因。作者指出 ,对于T型、AL型和Q型杂交小麦 ,应首先解决不育系种子严重皱缩和发芽率低的缺陷 ,其次应降低恢复系的株高 ;对于K型杂交小麦 ,应着重解决易恢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食品结构的变化,山区、半山区人民迫切要求吃大米.但是,这些地方水利条件较差,水稻旱种能否成为节水种稻新技术?利用地膜覆盖旱种水稻能否获得增产?1982年作者开始进行杂交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育苗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得出:地膜覆盖育苗可以改变杂交水稻旱种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获得早熟增产效果.杂交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育苗是增温、保水、早熟、增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首次在老挝万象雨季进行了杂交水稻的试种示范,在当地气候、土壤、病虫害等自然生态情况下,研究了杂交水稻的生长表现和经济、生理、生态特性;提出了杂交水稻在当地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国外发展杂交水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背景 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已走过40年的历程。杂交水稻的发明人袁隆平先生,于1964年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研究.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攻克了三系配套、强优组合选配、杂交制种3大难关.成功培育出单产比常规稻高20%左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大面积推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杂交玉米、水稻和辣椒的F1种子进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发现所测杂交玉米组合8×9、辣椒组合1×3的F1种子都同时具有父、母本特征带,均为真实的杂交种子.所测杂交玉米粤优1号和杂交水稻华优99的F1种子均不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