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对20%阿维·杀单微乳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甘蔗蝽象属半翅目,长蝽科,俗名糖虱.国外分布于日本.国内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均有发现.1998年4月,云南元江县(红光农场)也在甘蔗上发现了蝽象.蝽象不仅危害甘蔗,还危害其它禾本科作物.  相似文献   

7.
荔枝蝽象是荔枝的主要害虫。成虫、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荔枝的幼芽、嫩梢、花穗、果实等汁液,影响新梢生长,或造成落花、落果,对产量影响极大。为了筛选生产上适用的化学杀虫剂,我们于2006年4月10—17日用12%氯氰菊酯水乳剂在海南省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纪小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31-131,189
掌握在盲蝽象1、2龄若虫高峰期用药,杀虫和保护效果显著,过早或过迟用药,防效明显下降;或者掌握在蔬菜秧苗期、现蕾期、开花结荚期主动用药加以保护。用药量以每667m^2用20-30mL为好。对连续开花结果(荚)的蔬菜还应连续用药,间隔期10-15d。施药时一定要均匀周到,使植株上中下部、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药液。选择早晚或多云、或阴天用药,避开中午前后施药;选用弥雾机或细孔(孔径1.0mm或0.7mm喷头)喷细雾,以增强药液在植株、叶片上的粘着力和数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2001年8月上旬,长丰县双墩、杨庙、下塘、土山等乡镇水稻田稻褐蝽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3500亩。一般田块百丛虫量150~300头,被害株率达20%~30%;严重的田块,百丛虫量达2417头,被害株率80%~90%。受害田块损失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稻褐蝽的防治。现就稻褐蝽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介绍: 1.为害症状 成若虫刺吸水稻茎叶和稻穗汁液,影响水稻生长、结  相似文献   

10.
2.5%功夫水乳剂防治荔枝蝽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相对防效可达94.74%,不仅速效性好,持效期也较长,且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对荔枝安全无药害,因此可在荔枝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蝽象种类调查及药效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为害杂交水稻的蝽象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与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蝽象为害严重时期为杂交水稻抽穗灌浆期,有成虫、若虫和卵等各种虫态。其种类共有8种,其中优势种为稻绿蝽。采用混合施药的方法进行防治,结果以17.5%增效水胺硫磷乳油和2.5%敌杀死乳油混合;50%甲胺磷乳油与2.5%敌杀死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混合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95.54%和96.10%,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阿维·杀单微乳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德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42-4042
研究了20%阿维·杀单微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阿维·杀单微乳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5%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系我区水稻上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逐渐加重,由于长期使用甲胺磷、杀虫双等常规农药,螟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给防治带来相当难度.5%锐劲特系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新近推出的新品农药,为探讨其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兼控效果,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近年来,稻黑蝽Scotinophara lurida(Burmeister)已成为四川德阳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的研究表明,该虫在四川德阳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陆续进入稻田,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高峰期,6月下旬为卵孵盛期,8月中旬进入成虫羽化盛期,9月上旬陆续离开稻田,迁入越冬场所。若虫和成虫均刺吸水稻汁液,一般在田边1~3m危害,严重的全田危害。本文还分析了稻黑蝽严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唑磷乳油对防治三化螟、二化螟有良好效果,但因药剂特性等,一般不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15%和邦ME是三唑磷类药剂的新剂型,可提高药剂在作物表面的粘着性.能将胃毒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2003年我们在三代纵卷叶螟大发生的情况下,将其与5%锐劲特SC混用防治纵卷叶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正> 中黑盲蝽象是南阳棉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棉苗被害后多形成无头苗,中、后期被害后使蕾铃脱落,棉株呈高、大、空状或形成畸形桃、烂桃,僵桃,衣分下降,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1987、1989年防治失时的棉田,减产达20%以上。我们从1987年以来,采用百叶箱内饲养和田间试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生活史中黑盲蝽象在南阳一年发生4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达孵化盛期,1代成虫于5月中旬达羽化盛期。6月上旬2代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为2代成虫羽化盛期。3、4代成虫羽化盛期分别在8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2009年在遭遇强降雨、连阴寡照、台风袭击的条件下,盲蝽象在棉花上的发生情况,以及在棉花不同生育期盲蝽象的为害症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