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天保工程在原州区实施以来,目前实施总面积为22186.7公顷,其中封山育林续封8666.7公顷,成效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世纪之交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既要靠造林绿化,又要靠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后者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天然林资源被保护后,无疑将会使我国的木材产量下降,木材供需缺口加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将成为当前林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成的木材产量调减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到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资源消耗量由1997年的8758万m3调减到2650万m3,调减6108万m3…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泰宁地区天然林与人工林锥栗外生菌根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法】以泰宁县天然锥栗林与人工锥栗林为采样地,采集锥栗根际土壤和根系样品,检测土壤理化性质,采用菌根学形态描述和分子鉴定对锥栗根部外生菌根真菌类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侵染率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然林锥栗与人工林锥栗之间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天然林锥栗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与含水量显著高于人工林锥栗样地。人工林锥栗与天然林共鉴定到五类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2门3科5属。其中天然林锥栗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的侵染率最高,达到了33.62%;而人工林锥栗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的侵染率最高,为65.61%;此外,乳菇(Lactarius kesiyae)、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us sp.)和红菇属(Russula sp.)也是泰宁地区锥栗的主要外生菌根类群。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全磷、全钾和含水量与菌根侵染率密切相关。【结论】泰宁地区锥栗天然林与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存在差异,且天然林外生...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天然林资源更好的进行保护,以此来调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嵩县是豫西森林资源大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2001年该地区开始,2011至2010年实施了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为核心的天保工程一期,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11至2020年以保护和发展并重,资源增长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天保工程二期。本文以嵩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指出豫西山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需要注意的要点及事项。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塔河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6年-1993年,采用固定标准地法,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幼,中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材积定期平均生长量分别是5.68,3.75m^3/(hm^2.a);成熟林的生长量约1.59m^3/(hm^2.a)。草类-落叶松林的生长量平均值最大(包括溪旁-落叶松林),40年生左右林分的材积定期平均生长量是5.36m^3/(hm^2.a),以下依次为杜鹃-落叶松林,杜香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当前我国也面临着森林资源不断短缺的问题。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强化对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以外,还需要做好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为此,文章通过对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现状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在天然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7种模型拟合同一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为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福建省第7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以同一立地条件下639株(人工林326株、天然林313株)马尾松标准木及687株(人工林498株、天然林189株)杉木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利用二次项方程、幂函数方程、对数方程、S曲线方程4种经验方程及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单分子式模型3种理论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4种林分类型的树高曲线,并以调整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总相对误差和预估精度为评价指标,选择4种林分类型的最优树高模型。【结果】马尾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分别以幂函数方程、二次项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812%和96.474%;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用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742%和96.495%。【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最适合模拟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马尾松天然林生长模型及采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天然林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长模型,并结合森林经营实际确定采伐年龄,结果表明,用Richards一般式能有效地表达马尾松天然林的生长规律,其生长模型为:林分平均树高H=53.094798(1-e^-0.006186A)^0.787890;林分平均胸径D=57.665304(1-e^-0.017344A)0.857815;林分平均单株材积V=0.688271(1-e^-0.026333A)0.604964.马尾松天然林的数量成熟龄为43a,采用净现值法计算得到经济成熟龄为40a,采伐年龄为40-45a。表2参8。  相似文献   

9.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树种组成复杂,组成小叶青冈林的植株种类有52科96属167种,其中乔木层24科43属71种,灌木层(下木层)39科74属132种,草本层14科18属22种,在所调查的样地中,重要值总和排前5位的种分别为小叶青冈(235.45%)、甜槠(68.09%)、弯蒴杜鹃(67.01%)、木荷(66.89%)、深山含笑(38.40%).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省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补偿是森林资源外部效益内部化的一种手段.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功能,中部落后的文化经济水平促使该区天然林生态补偿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对海南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的主要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及深入中部与相关市县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对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中部天然林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及补偿途径。  相似文献   

11.
稀疏型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由于点云密度低,难以对单木尺度的森林参数进行估测,在森林资源监测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以2007年机载激光雷达Optech ALTM LiDAR数据、200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机载LiDAR数据预处理、特征参数提取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估测小班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位蓄积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森林参数进行空间制图。结果表明:1) 高度百分位数和累计高度百分位数是影响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的主要特征参数;2)3个遥感估测模型精度对比分析表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蓄积量3个参数的估测精度,均是随机森林算法最高,支持向量机次之,多元线性回归最低;3)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蓄积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人为干扰严重的公园边缘地区和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的山脊较低,山南及山北中部最高。稀疏型机载激光雷达(ALS)数据在林分尺度的森林参数估计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的测树因子估测。本研究应用稀疏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估测风景林森林参数,为稀疏型LiDAR数据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方杉木人工林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模型对比选优法,以639组南方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调查值为依据,求解了24组树高曲线模型的参数和评价指标.经检验,双曲线、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均能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且模型用于杉木树高估计的精度高于98%;双曲线模型略优于其他模型;杉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呈紧密相关关系,双曲线、Gompertz和L...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银杏单木胸径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径是立木测定的基本因子,自动获取胸径数据是准确高效计算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关键。以银杏Ginkgo biloba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得影像数据,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图,进而提取单株银杏的树冠面积(Ac),冠幅(Wc)及树高(H)。3个参数分别与胸径(DBH)建立一元回归模型(Ac-DBH,Wc-DBH,H-DBH),二元回归模型(Ac&Wc-DBH,Ac&H-DBH,Wc&H-DBH)和三元回归模型(Ac&Wc&H-DBH)。52组拟合样本的结果显示:Ac&Wc&H-DBH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25 0,均方根误差(ERMS)最小为0.959 1。19组检测样本的结果显示:Ac&Wc&H-DBH模型反演的胸径值误差率为4.20%,小于A类森林资源胸径因子允许的误差值(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采集树冠面积、冠幅和树高3个参数,可计算得到较高精度的胸径值。  相似文献   

14.
李华玉    陈永富  陈巧  王娟    张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220-229
基于遥感手段的森林类型/树种(组)的精准识别是森林参数提取和计算的前提,是林业遥感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为宏观尺度快速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重要途径。对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树种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基于遥感数据的树种识别已成为林业遥感的研究热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近地低空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已相对成熟。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林业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成熟背景下,低空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森林树种的精确识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木种质资源概念及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理清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念及调查方法,对做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提出了林木种质资源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结果表明,广义的林木种质资源相当于林木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主要应用于物种资源保护;狭义的林木种质资源指用于林木品种选育和种苗生产的遗传资源,主要应用于育种和用于种苗生产。针对种质资源的不同概念,并结合当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普查和重点调查的目标、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尚未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的地区,提出了具体调查方法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树蛀干害虫扩散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其成虫在林间产卵扩散的数学模型,可用指教曲线的模式表述;杨树株行距与株虫口密度累积数之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模式来描述。当杨树平均株行距为1.51m时,杨树受蛀干害虫危害最为严重,株行距在2m以上时,受害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吸储作用对降低环境中含硫污染物浓度有积极意义。筛选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3处森林类型,检测了32个树种叶片和枝条中的总S含量(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次生常绿阔叶林16个树种,广州市南沙区海岸防护人工林11个树种,佛山市顺德区龙凤山人工改造恢复林5个树种)。结果显示:该32个物种的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4±0.02)%和(0.14±0.02)%,叶片硫含量显著高于枝条中的(P=0.000)。相同森林类型不同物种间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呈现显著差异。帽峰山和南沙森林样地中优势种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近似,分别为(0.22±0.01)%和(0.22±0.02)%(枝条:(0.13±0.01)%和(0.10±0.01)%);而龙凤山的最高,叶片和枝条中分别为(0.39±0.13)%和(0.28±0.09)%;多重检验结果显示,在龙凤山森林类型植物体吸储硫元素的量,显著大于帽峰山和南沙森林类型,这与不同森林类型所处空气环境中S污染物格局较为吻合。在近缘类群中(如豆科、樟科),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的差异显著,暗示近缘植物类群(在科的水平上)在吸储硫元素方面受系统发育约束作用不明显。在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中,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所处环境的过滤作用相关。广州和佛山地区各林型的植物体内硫含量存在的差异,基本反映出该两地区空气环境中受含硫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今后在该地区的造林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应用S污染物吸储能力较强的树种,并注重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组配,构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8.
天宝岩竹阔混交林毛竹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高,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不高,除了栲树生态位重叠指数Lhi值为0.509,其余树种Lhi值均小于0.5,说明毛竹与大多数树种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彼此间可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3)整体上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也相对较大,当毛竹所利用的资源不足时,也更易对其造成潜在的竞争。4)竹阔混交林混交比在15%~20%时,毛竹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最大;当混交比过大时,毛竹逐渐失去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它与阔叶树形成的共生协同关系更多转变为了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人工杉木立木材积方程研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蓄积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森林蓄积的计量标准是立木材积表或材积方程。本文利用贵州省1 840株人工杉木的立木材积实测数据,通过采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中心区和一般区的相容性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及树高曲线方程。结果表明:中心区和一般区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和树高曲线方程有显著差异,而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则相差很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省通用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斑块生态服务功能,以鸟类为指标,阐述以城市森林结构为基础的城市鸟类栖息响应机制。  方法  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1处面积在0.5~2.5 hm2的城市森林斑块为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及结构特征调查,以固定样线和样点结合的形式在秋季观测记录选取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结合ArcGIS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相关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明确与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标间的潜在关系。  结果  ①研究记录样地植被90种,隶属51科76属;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 213只;城市鸟类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喜鹊Cyanopica cyan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各斑块之间的鸟类组成有着较高的相似度,相似度均值为0.588。②非参数秩和检验表明在有无水域条件上,鸟类群落差异不明显,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③利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阐述影响因素,可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斑块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斑块的资源富集程度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  结论  城市森林对城市鸟类的吸引力取决于多个结构层次,能反映城市森林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资源富集程度的指标是影响鸟类栖息的重要因素。图3表3参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