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刘天明的山石盆景作品,京城内外盆景爱好者当中很少有人不知晓。前几年,刘天明创作的《壁立千仞》、《枯木奇峰》、《塞上忠魂》和《小桥流水人家》等曾分别在全国、北京地区的盆景作品大赛中获得殊荣,并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刘天明盆景艺术展览。这次展览汇集了刘天明400余件作品。为此,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欣然为这位年轻的盆景艺术家题写了“聚石斋”的横幅,著名国画家郭传璋先生也赠送了自己多年来的力作《黄山松云》。这两幅书画老前辈的墨宝挂在刘天明作  相似文献   

2.
二、运用音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吉庆祥和的主题,彰显作品的庙堂气 例如贺淦荪大师开动势盆景之先河的作品《风在吼》,就是引用《黄河大合唱》中的句子,非常贴切;陈德伟的杜鹃盆景取名《青春之歌》;魏文富的三角枫《渔舟唱晚》;龙川盆景园的杜松盆景《百鸟朝凤》;《涛声依旧》,彭水章的水蜡《在水一方》;蒋永魁的山石《北国之春》;叶锦豪的水松《迎来春色换人间》等,都从音乐、戏曲等文化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展品或发表的作品照图),一些山石盆景作品时常出现高山顶上栽植大树的现象。如《中国花卉盆景》2001年第1期彩页张老小的《武陵耸秀》(黄杨)、张太春的《祈盼》(铺地松)等等。笔者认为,这种表现手法违背自然之理,值得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4.
读了《中周花卉盆景》今年第9期,为之震撼,感触颇多。那《壮乡魂》、那《柔情似水》、那《汉唐遗风》可称得上是盆景中的精品。不管他们获得过什么奖项,总之摆在金奖的行列中,会令许多作品逊色。真没想到广西会出如此杰作,作品很有力度、很有气度,把自然美浓缩于盆中,可见作者的功力非凡。  相似文献   

5.
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始创于20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每三年举办一届。9月15日,以“地球、家园”为主题的2006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在上海浦东世纪公园拉开了帷幕。本次大赛由立体花坛国际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承办,于11月30日闭幕。大赛共汇集了来自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希腊等15个国家、55个城市共计82件立体花坛作品。布展区域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美国雷丁的作品《西部牛仔》和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蒙特利尔大舞台》被普遍看好。前者主要造型生动,富有动感,特别是腾空的马匹仅仅采用两条支持,需要考虑承重问题,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作品;后者加拿大的作品是本次展览投资最大的作品,难度很大,特别是背景的枫树,每片叶子重量上吨,作品也很具特色。国内部分中北京的作品《通向2008》和上海的《速度与高度》是很出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在首届中国根艺展中,陈琰先生以《硕果》、《猩猩》、《憨》三件作品独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名列全国榜首(《硕果》、《憨》两件作品均已被台湾收藏家所收藏)。近年陈先生又应美国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邀请于纽约及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一天我来到他的琢斋陈列室,这里真是个根的世界。凳子、桌子、茶几、果盘、烟缸、笔筒、画筒、壁挂、屏风无处不在“琢”,体现了作者对根艺的探索与痴情。  相似文献   

7.
如何欣赏一件根艺作品,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可大致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这是人们欣赏根艺作品整个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品和悟的基础。欣赏者经过观,对根艺作品有所感知、把握了作品的基本情调并进而考虑作品体现的主题。如根艺作品“三面头像”之一《土家少女》(注:此作品曾获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初看,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少女头像,进一步会看到这是一位少数民族少女的头像,最后,我们再借助作品的命题,便可看到作品所塑造的是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充满微笑的《土家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盆景》2012,(2):64-65
2005年8月以前被评为盆景金奖的作品,已经由安徽科技出版社编成专集《中国盆景金奖集》公开发行。此次本刊开辟的新栏目《中国盆景金奖作品选刊》,系2005年8月以后的新作品,这些在全国新评出的盆景金奖作品将陆续发表,供广大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9.
时兆先先生阅历丰富,爱岗敬业,兴趣广泛,他早年的盆景作品《公孙情深》、《轻歌曼舞》、《他山之石》、《四时如意》等佳作都曾多次获奖。而他的新作也不乏奖项。2008年10月,全国盆景展览会在南京举行,兆先的作品又在南通选送的五件作品之中,并且获得金奖。"奉献一分爱,点燃颗颗心"。退休以后,时老更忙了,为了推动一方盆景事业的发展,他殚思竭虑,不辞辛苦,奔波四方。凡有人请他做盆景,不管路途远近,他总是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第8期48页,第9期封3和第10期封4连续发表了题为《纤夫》,《历尽沧桑仍矫健》、《古韵春辉》三幅盆景摄影作品,一次又一次拨动了笔者的心弦。作品的共同之处是各自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奏出了抗争、奋进、向上的生命之歌。《纤夫》可算是一象形盆景,十分简练。为了真实地反映纤夫的动态,作者有意将主干下面的两条主根提起并斜栽,尽量让全株树的重心落在盆外,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为什么它没有翻倒?哦,背上有一条无形的绳在拉着它。不!应该是它拉着那条绳在艰难然而又是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进。多少个严  相似文献   

11.
1994年第二期《作品赏评》栏是一个很好的“课堂”,作为学习,我试对其中的树木盆景作些分析,以此与盆友共探讨。《榕树》系近景式大树型作品,格调清新、自然,勃勃生机,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美感。但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考虑,该作品也有可改之处。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花艺总会组织的第六届世界杯花艺大赛于1989年8月在日本东京科技馆举行。参加此次决赛的,是从4000多预赛者中选拔出的23个国家的23人,他们每人按规定要完成六件作品。其中五件的题材规定为《我的国家》、《21世纪》、《双人餐桌花艺设计》、《水果与花草组合设计》、《新娘捧花设计》,另一作品的题材为《神秘果》,即由比赛组委会统一分发材料(密封在一个大纸箱内),参赛者在赛场当众启箱,思考两分钟后即兴创作。  相似文献   

13.
根艺作品是否都需要有一个底座,这要看作品的需要,强求一律是不妥的。但如有个得当的底座,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弊病,深化主题。平心而论,某些根艺作品的品位不算低,有的还是一流的。但是由于忽视底座的作用,看起来总有点不协调,实在可惜。比如,《绝技》和《翱翔》(见《中国花卉盆景》1987·10·P17,以下刊名略)两件作品,如果各置一个底座,便可拿掉“稳定腿”,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实际;《鹰击长空》(1990·3·插四)也可卸掉拧在木栅  相似文献   

14.
96年第3期《中国花卉盆景》上李润先生的《根艺配座的要求》,提出了一个根艺制作与欣赏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对作者所持的某些观点提几点不同看法。一、作者在文章中所举的三个例证,其实两个并无配座。一件是李久贡的《冲浪》(见1995年第4期《中国花卉盆景》彩页)。这件作品中三只鸭下面的部份,显然是“浪”,作品既然题名《冲浪》,那么这“浪”就应视为主体,是与鸭相辅相成的主体的构成部份,而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2期刊载的《富有意境的佳作》一文,肯定、赞赏了盆景作品《古道西风》(见1986年第1期彩页)。我则认为,这个作品不值得称道。《古道西风》盆景是以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为题的,它和现在的时代已相差七百年了。对待这首元曲,也和欣赏其它古代作品一样,应该历史主义地去分析它,因为它毕竟不是现在的现实。这个曲子的中心内容是“断肠人生在天涯”,配景是灰色的,一  相似文献   

16.
《没脸见人》这个作品确实十分精彩;而赏评作品的短文写得也精彩,可谓入木三分。希望大家多介绍些这类作品,多写些可读性强、符合作品内涵、引人思考的赏析文章。谢谢合作。  相似文献   

17.
1984年金秋时节,四川省首届盆景艺术展览在成都百花潭公园举行。当省委书记谭启龙同志步入德阳展厅时,在一盆景名为《望归》的作品前驻足观赏,连声称赞:“还是自然式好!”这盆作品出自中年知识分子、二重绿化科科长万海清之手。作品刊登在《四川画报》上。  相似文献   

18.
读《诗入景中,意在盆外——盆景作品的题名点景》(见贵刊89、8)一文很有启发。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就应达到“诗入景中,意在盆外”,“景中寓诗,诗中有景,诗外有诗,景外有景”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我创作盆景《鹤引诗情到碧霄》的苦苦追求。《鹤引诗情到碧霄》是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盆景》去年第7期刊登了一篇《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文章及根艺照片。我难以放下对作品的欣赏。我从这件作品中得到这样两点启示:一是如何利用状牛、状马来开拓创新。在根材中能制作似牛、似马的作品太多了,各种动物在某种意义上无任何意蕴,只具有观赏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12月29日,2023中国花卉园艺短视频大赛评选结果出炉,各类奖项全部揭晓。《匠者如光微以致远》《武汉的春日江城的花海》《相约春天赏紫荆》和《你好,雅长兰花》4个作品分别获得行业发展、美好生活、科技创新、文化科普4个类别的一等奖。本次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指导,《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主办,中国花卉协会各分支机构协办,于2023年9月初启动,经过作品征集、评选入围、网络展示集赞、专家评审等环节,历时3个多月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